第(2/3)頁 而現在福爾摩斯口中輕描淡寫的話卻表明了他并不是一名普通的偵探,而是幫偵探們解決問題的偵探,他壓根和這些偵探不是一個等級的。 但是他們隨后他們就感覺到了一種舒爽感,比爽文里的高潮情節還要舒爽。 這才對嘛,要不然怎么配的上“福爾摩斯”的大名。 可是自吹自擂簡單,如何證實卻很難。 因此“秦川”在書里幫讀者們解決了這個問題,畢竟吹牛逼如果能圓上的話,那就是真牛逼。 因此緊接著,就是福爾摩斯迷們津津樂道的又一個知名場面了。 福爾摩斯表示:“咱們初次會面時,我就對你說過,你是從阿富汗來的,你當時好象還很驚訝哩?!? 華生并不覺得有什么奇怪:“沒問題,一定有人告訴過你。” 但是福爾摩斯卻表示:“沒有那回事。我當時一看就知道你是從阿富汗來的。由于長久以來的習慣,一系列的思索飛也似地掠過我的腦際,因此在我得出結論時,竟未覺察得出結論所經的步驟。但是,這中間是有著一定的步驟的。” 隨后,也就是演繹法的第一場實戰,也是福爾摩斯的第一個推理。 福爾摩斯的推理過程是這樣的。 【這一位先生,具有醫務工作者的風度,但卻是一副軍人氣概。那么,顯見他是個軍醫。他是剛從熱帶回來,因為他臉色黝黑,但是,從他手腕的皮膚黑白分明看來,這并不是他原來的膚色?!? 【他面容憔悴,這就清楚地說明他是久病初愈而又歷盡了艱苦。他左臂受過傷,現在動作品來還有些僵硬不便。試問,一個嚶國的軍醫在熱帶地方歷盡艱苦,并且臂部負過傷,這能在什么地方呢?】 【自然只有在阿富汗了!】 也正是因為這一段推理,無數看到這里的讀者都沸騰了。 他們按捺不住心里的沖動,紛紛在網上發表起了自己的想法: “夏洛克·福爾摩斯真的太牛掰了吧!” “這一章節名字叫做《演繹法》,所以這就是福爾摩斯使用的推理手法了嗎?” “其實演繹法還挺科學的,從一些對話和福爾摩斯發表的那篇文章來看,是指人們以一定的反映客觀規律的理論認識為依據,重復從該認識的已知部分推知事物的未知部分思維方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