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唐維鈞也開腔補充道:“畢竟漢高祖本身就是個小混混出身,所以史料中描繪的慷慨激昂之說,大部分人都認為是史官的粉飾太平,但是那時候的史官是出了名的硬骨頭,所以這也算是歷史迷案之一了?!? “當然,當時僅存下的,項王的《垓下歌》倒是不錯,我還挺喜歡的。” 蘇尋點了點頭,他好像也聽說過。 不過他倒是好整以暇的平淡開口:“所以你們在激動什么,王榭不就擅長這個嗎,不論是假曹植之口的《洛神賦》還是假白樂天之口的《琵琶行》,雖然確實讓人感到驚訝,不過這些不都是杜撰嗎?” “你們該不會把這玩意當史實了吧?” “不會吧?不會吧?” 蘇尋的一席話直接給齊和之潑了一頭涼水,他這時候才想起好像真是這樣,自己是不是太過于激動了。 不過這也情有可原,畢竟這可是歷史上的一個巨大迷案,他有些重視過頭了。 隨后他也樂了,看來王榭是史實派的,他認為漢高祖真的寫過這么一首詩。 那他就要好好看看了,看看王榭假劉邦之口寫的《大風歌》,是不是配得上這位爭議極大但是又絕不容忽視的高祖。 …… 臺上。 伴奏已經開始播放了,或許是因為從中間開始播放的,壓抑的琵琶聲化作金戈鐵馬,直接讓所有聽眾感到一陣陣的心驚膽戰。 反倒是作為鋪底的編鐘和古箏,給這首歌到來一絲古意和松弛感。 屠金剛這時候就直接開口了。 “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三句唱畢,齊和之就眼神一亮:“高祖還歸,過沛,留。置酒沛宮,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縱酒。酒酣,高祖擊筑高歌。” “要是屠金剛一邊擊筑一邊高歌就更好了?!? 蘇尋此時卻皺著眉不解道:“雖然這三句直抒胸臆、雄豪自放、又有帝王之王霸之氣,但是如果放到當時的情況下,這幾句好像并不怎么樣啊,離《洛神賦》可差遠了吧?!? “你懂個der啊!” 齊和之頓時炸了毛:“剛才老唐不是說了嗎?劉邦本來就是個小混混,他能認識字就不錯了,更別說做出《洛神賦》那種華麗的賦文了?!? “王榭寫的這種純口頭語的《大風歌》,這才是真正代入了漢高祖,這才叫做尊重基本史實好吧?!? “而且《大風歌》雖然總共只有三句,但是因為其獨特的時代背景、獨特的創作者以及這首短歌散發出的雄渾慷慨的英雄氣息,著實是做到了一唱三嘆,百轉千回?!? 隨后齊和之還不斷的自我感慨:“王榭不得了啊,要不是早就知道失傳了,我還以為這首《大風歌》就是高祖的大作呢?!? “誒,可惜了?!? “要真是高祖做的就好了,這樣歷史就沒有遺憾了?!? 對于齊和之突然之間的暴躁,蘇尋顯然沒有生氣。 畢竟對于突然得到棒棒糖的小孩子來說,他們眼中最大的就是手上這根棒棒糖了。 當然,就在齊和之和蘇尋對陣的時候,屠金剛的演繹并沒有停。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