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武川對-《北齊怪談》
第(3/3)頁
馬車在城門口停下來,早有騎士在這里等著他,他們領著祖珽前往武川的官署,前去拜見劉桃子。
這座軍事城寨,此刻格外的寂靜,四周都沒有什么聲音,校場都是分外的安靜。
祖珽認真的觀察著周圍,臉上的笑容愈發的明顯。
拜見安西將軍的流程并不麻煩,他似乎也不怕別人會行刺自己,只需要在門口登記,就有人領著祖珽進了內屋,連他的劍都沒收走。
這比見縣令都要容易的多!
“臣祖珽拜見安西將軍!!”
祖珽后退了一步,隨即格外肅穆的朝著劉桃子行了大禮。
劉桃子瞥了眼鄭道謙和田子禮所送來的書信,又盯著面前這人,看了片刻,“起來吧。”
“多謝將軍!!”
“多日不見,將軍英武依舊!”
“你見過我?”
“皇建二年,在鄴城見過將軍!”
“將軍那時騎著青色大馬,在陛下的陪同下進城,聲勢無雙!”
“皇建二年,你擔任著作郎,應該是在大行皇帝身邊,怎么會在鄴城見過我?”
“將軍有所不知,當時陛下還不曾登基,他在鄴城召集巫師,想要謀反,我擅長此事,就去了鄴城?!?
劉桃子沒有說話,只是盯著他猛看。
祖珽面不改色,很是肅穆的說道:“將軍,此番前來,我有兩個禮物要獻給您?!?
“哦?”
祖珽開口說道:“這第一個禮物,是在鄴城?!?
“臣在鄴城的時候,城內有童謠,說將軍要謀反?!?
“臣稍作修飾,讓童謠應驗在高歸彥的身上,皇帝本就喜怒無常,而高歸彥在朝中權勢太大,引起了許多人的忌憚?!?
“當下,皇帝的精力應當都會集中在高歸彥的身上,甚至很可能會出現戰亂,那廟堂就顧不上朔州,將軍就能繼續在邊塞養精蓄銳,不必擔心廟堂之事了。”
劉桃子皺起了眉頭,嗯了一聲。
祖珽繼續說道:“這第二個大禮,便是臣要獻給將軍的四大策?!?
“四大策?”
“我知道將軍有安定社稷,拯救天下黎民的大志向,臣不才,也有輔佐明君,匡扶社稷的想法!”
“將軍出任成安,則成安太平,將軍前往黎陽,則黎陽大治,將軍到定州,定州上下清明,將軍到邊塞,邊塞便有了如此大變化!”
“因此,想要治理好天下,讓天下百姓過上好日子,只有讓將軍統領天下,方才能做到。”
“而我這里有四個對策,可以讓將軍做到這一點。”
“若是將軍愿意聽,我便講述。”
祖珽緩緩抬起頭來,偷偷看著坐在上位的男人。
劉桃子點點頭,“你說?!?
祖珽大喜過望,他猛地抬起頭來,挺直了身子,“將軍,這第一個策略,便是討賊自保之策!”
“當下將軍之所以能在邊塞獲得如此權勢,都是因為西面的偽周與北面的突厥勢大,廟堂對他們很是忌憚。”
“將軍若要擴大勢力,就得不斷出擊,主動去討伐這些賊人,偽周的兵力大多分布在南邊,塞外只留下了戍鎮兵,沒有太過在意,如沃野等重鎮,駐守的將士不超過四五千,而很多將領都是宇文護的親信,不懂得戰事,將軍要擊敗他們,并不困難?!?
“一來收取這些土地為自己所用,偽周邊塞諸鎮,是能耕作的肥沃土地,當初斛律光領兵攻下金河,白馬,翼城等地,周人并不重視,也沒有想派兵要回?!?
“二來是頻繁的交戰,廟堂便不會急著對付將軍,若是將軍在邊塞取得戰功,開疆擴土,一心與外賊交戰,那皇帝就可以騰出手來收拾左右之人,不會像現在這般整日想著如何除掉您。”
“此謂討賊自保之策,壯大己身,從廟堂亂政里脫身?!?
“這第二個策略,便是挾持幼主,把持廟堂。”
“高湛好吃酒,身體很差,需要吃藥才能維持,他未必能活過三十,而他的孩子都很年幼。”
“他為人殘暴,疑心很重,一旦發現將軍不是威脅,他就會一一去處置那些跟隨他的人,就是大行皇帝的太子高百年,也未必能脫身。”
“當下廟堂群臣,都覺得高湛能做大事,都愿意跟隨他,不過,我看高湛是個不能成事的爛人,只需要兩三年,群臣就能明白這一點,都知道他是什么德性,自然也不會鐵了心的跟隨?!?
“而到那個時候,將軍討伐外賊多年,麾下城池極多,糧食不少,將士們都是百戰精銳,廟堂里的將軍們卻不知還剩下多少,一落一漲,局勢大變!”
“到那個時候,我們就可以聯絡朝中的賢人,擁立前太子為帝,除掉高湛以及左右親信!”
“廟堂政務皆入將軍之手,將軍只要不效仿高湛,多行仁政,安撫好群臣猛將,以大將軍的身份來治理天下,朝政暫時交給高浟來打理,則天下歸心??!”
“第三個策略,便是敗周稱帝之策?!?
“周的宇文護并不瘋癲,可這個人,私心太重,又沒有相應的能力,他為人多疑,弒殺君王,周內反對他的人許多,等將軍執掌了大權,就可以趁著他們內部混亂的時候,出兵討伐,我們從邊塞出兵,繞開對方防守最堅固的地方,不需要將偽周滅亡,只要將他們打跑,占據潼關以內的地方,讓他們無力再出兵討伐即可?!?
“這個時候,將軍就可以名正言順的稱帝,坐擁天下,以賢人為相,以猛士為將,勵精圖治?!?
“第四個策略,就是滅周亡陳之策?!?
“我們聚集軍隊,先去進攻偽周,最好能收服他們麾下的將軍謀臣為我們所用,而后,順著荊水滅亡偽陳,天下一統,開辟盛世?。 ?
“將軍!!”
“我愿為王先驅!!”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