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目的與手段-《北齊怪談》
第(3/3)頁
老奴低聲說道:“家主,畢竟您才剛來,我覺得已經很好了.”
祖珽咬著牙,不斷的搖著頭,再次揪著自己的頭發,作為一個極為自信的怪才,祖珽依舊覺得自己的想法沒有任何問題。
要成就大事,還有比自己這套戰略更完善更方便的嗎??
自己可是考慮到了一切因素,能以最小的代價來成就最大的事業,他要治民,等成了皇帝,什么不能治?不比現在要理所應當的嗎?
老奴看著苦思冥想的家主,也不去打擾他,出門安置那些東西。
而接下來的幾天里,祖珽都沒有出門,一直都待在書房,只有如廁的時候才會出門,其余時候,便是孤身一人,誰也不見,甚至都沒有再去見安西將軍。
老奴對此也不太擔心。
祖珽向來就是這么一個人,老奴是跟著他一同長大的,他從小就是這般性格,無論學什么,若是沒有學到最好,便不會罷休,沒日沒夜的去做,直到做好了,得到認可這些年里,奴仆看著他學了無數的東西,奴仆都不知道自家家主到底都會些什么,他好像什么都會.
這一天,老奴照常在帶著人收拾諸院,準備在院落里養些家禽,門外便傳來了叩門聲。
奴仆趕忙上前開門。
站在門外的,是一個年輕的文士,文士身材高大,臉色黝黑,一眼就知道是個邊地出身的文人。
老奴倒也沒敢輕視,畢竟人家身后跟著兩甲士,那還不是尋常士卒,是真正的甲士,這規格一看就不是什么底層人。
那人笑著遞上了名帖,“在下乃是恒州別駕崔剛,前來拜見祖公,這是我的名帖。”
老奴大驚失色,“原來是崔公!怠慢了!怠慢了!”
“速速開大門!”
博陵崔氏,那是個龐然大物。
老奴急忙進去稟告,片刻之后,祖珽搖搖晃晃的從書房出來,前來迎接。
崔剛主動行禮拜見,祖珽也不托大,笑著回了禮,將他帶進了書房內。
兩人坐在書房里,崔剛方才說道:“過去總是聽聞祖公的大名,卻沒有結交的機會,我前來武川稟告諸事,聽聞你在此處,便前來拜見,唐突了。”
“豈敢,豈敢,我們兩家,也算是頗有交情,前來邊塞,卻不曾先去見君,是我的不對。”
兩人皆是熟練的用出了大族的客套方式,隨即開始攀關系,攀來攀去,發現祖珽的父親故車騎大將軍祖瑩跟崔昂的父親曾一同跟大儒張天龍請教過《尚書》,因此,崔剛便稱對方為兄。
祖珽的家庭并非小門小戶,他是范陽祖氏出身,聞雞起舞的祖逖,便是他同族祖宗。
兩人熱情的攀談了片刻,崔剛這才問道:“聽聞大兄兩次拜見將軍,授予官職后卻沒有去復命,待在家里不出門,這是什么原因呢?”
“是將軍讓君來的嗎?”
“不是,將軍如今最是忙碌,我是自己來的。”
祖珽搖著頭,感慨道:“我前來此處,并非是為了得到個小官職來謀生,我是為了輔佐將軍,成就大業,可我獻出的對策卻沒有得到將軍的認可,我自己也還在想其中的緣由。”
崔剛笑了起來,“我去拜見將軍的時候,將軍給我說過這件事。”
“他是怎么說的?!”
祖珽趕忙問道。
崔剛平靜的回答道:“將軍只是說起了您的對策,卻沒有評價,可我覺得,您有兩件事做的不妥。”
“哦?愿聞其詳。”
“兄長向來輕視官爵名祿,更在意百姓,您的對策是圍繞著如何迅速登基而進行的,卻不是按著如何治理百姓而進行的。”
祖珽搖著頭,“這并不沖突,只有先成就大事,才能去治理百姓。”
“我卻覺得不對,大行皇帝沒有成就大事嗎?楊丞相不曾執掌大權嗎?再往前,如神武,文襄如何?”
“將軍便是當了皇帝,這地方上的人還是過去的那些人,當官的,當吏的,當兵的,除卻皇帝不同,還有什么區別呢?”
“我覺得,我家將軍所要的是天翻地覆,破而后立,并非是要繼承一個渾身疾病的王朝”
祖珽忽然間想通了些什么,雖然他還是不太認可對方的說法,可他又確實抓住了些什么東西,破而后立,舊與新.妥協與徹底。
他猛地站起身來,“來人啊!準備車馬!!”
崔剛看著他跳起來,跑出了書房,只丟下他一個人坐在這里。
他茫然的看著祖珽跑出去,欲言又止。
片刻之后,祖珽又跑了進來,拉著他的手,“往后若能成就功名,絕不忘今日之事!”
說完,他再次跑了出去。
崔剛茫然的走出門,就看到那老奴大叫著,準備好了車,載著他的主人沖了出去。
還真的是有其主必有其仆。
怪。
怪人,怪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