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一夢回先秦-《北齊怪談》
第(1/3)頁
天統(tǒng)元年(564),二月。
幽州,漁陽郡,望海臺。
一望無際的海面上,大船緩緩靠近。
碼頭上的士卒大叫了起來,有人快步走上高臺,舉起了令旗。
碼頭停靠著許多大船。
外側是許多的建筑群,人來人往,有商賈們聚集,著實喧鬧。
有民夫推著車,載著滿滿當當?shù)呢浳铮瑏砘氐淖邉又?
大船緩緩停靠在了岸邊,有水手們大叫了起來,有士卒舉起木臺階,兩旁以木板形成了一個簡陋的過道。
就看到兩位文士帶頭走出了大船,兩人穿的都頗為厚實,身后有甲士跟隨,大步走下了船,兩旁的士卒們趕忙行禮拜見。
有官員領著許多人前來拜見,官員步伐匆匆,迅速來到了兩人的面前,行禮拜見。
“王公。”
“厙狄公。”
到來的兩人,正是王晞與厙狄顯安。
兩人看起來都不是很精神,畢竟剛剛經歷了許久的航行,尤其是顯安,整個人看起來都格外的落魄,胡須雜亂,打了結,跟過去那模樣完全不同。
王晞看著面前的官員,剛準備開口,卻又愣住了。
面前這個官員,身材高大,神采奕奕,相貌英俊,看起來便不是尋常人,王晞總覺得這個人看著格外的眼熟。
“你是.”
“在下乃是衛(wèi)將軍府度支屬丞,特意前來迎接二公。”
王晞狐疑的問道:“我們是不是見過?”
官員抬起頭來,輕笑了起來,“是見過。”
“王公,我喚作崔瞻,曾擔任黃門,跟隨在楊公左右.”
“哦!!我想起來了!楊愔的親信!”
王晞恍然大悟,可隨即又有些尷尬。
他笑了笑,“許久不見,崔君還好嗎?”
崔瞻平靜的說道:“多虧了二公的福,尚且無恙。”
王晞聽到這么一句,氣氛更加尷尬,顯安開口問道:“崔君怎么會在邊塞呢?”
崔瞻說道:“當初楊公被謀殺之后,我就被除官,免為白身,我便回了老家,正好衛(wèi)將軍在邊塞準備大治天下,他麾下的崔司馬寫信勸我前往,我便過去了,衛(wèi)將軍不以我卑鄙,提拔重用,如今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來報答衛(wèi)將軍的恩情。”
王晞跟顯安都沒有說話。
看著氣氛有些緊張,崔瞻笑著說道:“二公勿要怪罪,我這人最是不善言語,請二公與我來吧。”
他請兩人上了馬車,從官道上經過。
兩旁那人來人往的繁華景象逐漸打破了先前的尷尬氣氛。
“此處竟如此繁華?”
“這里是當下北地最大的海碼頭了,每隔四十多天,都會有一隊商船從南邊趕來,尋常的小商船也不斷絕,都是來北地這邊做貿易的。”
“北地新建,有許多優(yōu)惠,糧船布船等等是免車船稅的,市稅也是按著利潤收取,各地統(tǒng)一”
顯安搖著頭,“推行太難。”
崔瞻點點頭,“是啊,您看,那些就是推行太難的結果。”
崔瞻拉開簾,指了指遠處。
顯安看向了遠處,看到那里樹立了許多旗桿,旗桿上是一顆顆的人頭,觀望著過路的眾人。
顯安也不害怕,他笑著撫摸胡須,“果然啊,這治理天下,還是要利刀快馬才好,只是坐在官署里,左右找不出一把利刃來,夸夸其談,是治理不好的。”
顯安似是另有所指。
王晞輕笑了起來。
崔瞻卻像是完全沒聽出來,他繼續(xù)說道:“這些商品靠岸之后,就要送到丘水碼頭,換上水船,一路到燕都,從那里再分別送往各地。”
“這些大船商隊,是廟堂的某位大臣做主,組織了諸多勛貴,官員,大戶所形成的,你不知道這些人有多厲害,他們甚至能說服太后家族來參與這生意,這幾個月里,各類的糧食布帛那是源源不斷的往這里運,他們還主動在我們這里開采各類礦場。”
崔瞻搖著頭,“不愧是有利刃快馬的人,這掙錢的路子就是不簡單啊,北地的戰(zhàn)馬,皮毛,草藥,銅鐵,拉到南邊一賣,換取天大利潤,再用那些利潤來北邊繼續(xù)換戰(zhàn)馬銅鐵.他們甚至都沒有成本,所需要的就只是快馬和利刃,富的流油啊。”
“彭城王和趙郡王都壓不住他們,彭城王先前派人徹查,派去的人一個都沒活著回來。”
崔瞻緩緩看向了顯安,“您說呢?”
“要我說啊,最擅長做這種事情的,還是當屬崔君這般大族出身的,他們最是擅長把握商機了,勛貴皆是一群莽撞人,哪里能做主這樣的大事?頂多就是被人推上去,覺得自己掙了許多,實際上,還是君這般出身的人,拿走的最多啊,彭城王身邊大多都是這般出身的人,哪里還能徹查清楚?”
兩人再次對視,都沒有說話。
崔瞻率先放棄了對視,他緩緩看向了遠處,“我們該上船了,過丘水,往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