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如諸葛武侯復生!-《北齊怪談》
第(3/3)頁
“這些人不必參與戍防,是可以外出作戰的野戰軍隊?!?
“我聽聞劉桃子如今又在燕幽等地設軍府,號曰幽燕兵,再次操練?!?
“只怕人數不會比上一次要少,那里的百姓更多?!?
“賊將暴顯,這人名聲雖然不大,但是經歷數百戰,作戰的經歷比段韶都要多!”
“這操練新兵的事情,肯定是由他來負責的?!?
“國公,若是等到十月,這些所謂的幽燕兵,只怕是已經操練得當,有了可戰之力。”
“到那個時候,劉桃子麾下不參與駐守能拉出去作戰的軍隊就達到了四萬人!”
“況且此時他們糧草充足,兵強馬壯,這個時候再去討伐他們,我認為及時能戰勝,也會付出極大的代價!”
楊忠的嘴很快,他詳細的介紹了對方的情況,隨后說道:“故而,我請國公勿要等到秋收,先前我們囤積的糧食,足夠我們提前出兵了,便是稍微影響今年的秋收,整體也是利大于弊?!?
“五月聚集,六月出兵,趁著劉桃子糧食還不曾足夠,幽燕兵還不曾操練成型,趁早奪回永豐,搶占懷朔武川,將他們擠壓到晉陽”
宇文護有些詫異,“我從未聽說過夏日出大軍的道理.”
“國公,事情并非都是一成不變的,凡事有得有失,若得大于失,那還有什么好遲疑的呢?”
宇文護板著臉,嚴肅的說道:“我知道揜于兩次敗給了劉桃子,心里對他甚是痛恨。”
“誠然,讓這小蒼頭奪了永豐,我心里也很是痛恨,恨不得食其肉,飲其血??!”
“只是,作為統帥,大將,豈能因為自己的憤恨而急著出兵呢?”
楊忠一愣。
宇文護繼續說道:“揜于啊,伱因為憤怒而失了神智啊。”
“這偽齊的江山,不只是有恒朔。”
“這偽齊的將領,也不只是有劉桃子一個人?!?
“劉桃子算得了什么呢?什么恒朔兵,什么幽燕兵,就是讓他練出來,四萬人而已,我將馬鞭對準陰山的方向,舉起武器為我沖鋒的將士便有二十余萬!”
“區區四萬人,能改變天下大勢嗎?”
“我們與齊人在邊塞鏖戰許久,誰又占了便宜?不過是損兵折將,對大事沒有任何的利益。”
“勿要將眼光局限在邊塞,局限在小小的劉桃子身上,要在意天下大勢,不然,怎么能算是天下名將呢?”
楊忠此番真的是不知該怎么去反駁對方了。
他有心直接開罵,可又承擔不起這后果。
你說四萬人如何能改變天下局勢?你現在分給我四萬人試試,你看看能不能改天下大勢。
楊忠深吸了一口氣,低著頭,“國公說的很對,只是,偽齊當下朝政雖然混亂,朝中卻有高睿高浟,地方悍將許多,想要一戰而定乾坤,只怕是不容易。”
“不過,偽齊病入膏肓,就是高睿高浟,段韶斛律光等人,也無法醫治。”
“只是,劉桃子這個人,他不是尋常的將領,也不是尋常的大臣?!?
“他在邊塞另開新制,令魏收,祖珽,元修伯,唐邕等人革新科,增設諸吏,重法典,安民生”
宇文護大手一揮,不悅的說道:“對邊塞之事,我亦有耳聞?!?
“我聽聞他用殘酷的律法來對付百姓,刑罰峻急,上下震恐,大量的百姓都往周境逃亡,這是商鞅之秦法,是自取滅亡的手段,這算是什么本事呢?”
楊忠搖著頭,“逃來的那些人,不是賊寇便是豪強?!?
“我私以為,這絕非是商鞅之酷法.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罪不懲,無善不顯,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這是古代諸葛武侯治蜀時的風范??!”
宇文護有些繃不住了,他的臉色變得格外陰沉,“楊將軍在說什么?”
楊忠再次說道:“國公,我并非是吹捧敵人,只是劉桃子并非是尋常的將領,他在邊塞所推行的諸多政策,都是效仿各家之所長,絕對不能輕視!”
“偏偏齊國朝中混亂,二王爭功,外戚做大,這些人無心去對付劉桃子?!?
“若是我們放任不管,劉桃子的勢力將會越來越大,現在還只是邊塞六州有教化,恒朔幽燕兵壯?!?
“再過幾年,便是河北之地竟歸其所有,精兵十萬,直逼玉璧!”
宇文護瞇著雙眼,“提前出兵,就能解決這樣的大禍患了?”
“不只是如此,還要分兵才成。”
“當下齊人的軍隊雖然兇猛,但是數量卻不多?!?
北周早早完成了軍事改革,軍中許多漢人,人口不多,可軍隊數量卻不少,北齊的軍頭勢力實在太強,反對一切軍事改革,導致他們在軍隊數量上并不占優勢,但是在質量上,那就不太好說了,反正北周以大兵力吃虧的次數也不少。
楊忠說道:“若是二十萬人一同進軍,只怕是難以突破敵人,可若是我們分成五支大軍,以將軍們統率,從不同方向進攻,牽扯進攻,敵人的兵力就得逼迫分散,他們的將領們彼此大多不和睦,只要分開作戰,就難以被統一命令,那就是我們分而擊破的最好時機.他們的地方官員大多怯弱無能,只要我們的軍隊到達,投降歸順的人一定有許多”
“國公,您看”
楊忠從衣袖里拿出了一封關于此次出征的建議,遞給了宇文護。
從這里離開的時候,楊忠心里依舊是帶著一點點的僥幸。
萬一他就聽了呢?
走出了府邸,楊忠看到道路上滿是斑斑血跡。
有國公府奴仆抱怨著,埋頭清掃。
楊忠問起來,奴仆也只是告知:
有幾個玉璧來的瘋子,竟自戕與此。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