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用武之地!-《北齊怪談》
第(1/3)頁
第283章 用武之地!
武川。
高浟領著群臣們趕來,卻并沒能見到劉桃子。
前來迎接他們的人是路去病,田子禮,崔剛等群臣。
田子禮看著面前那位戎裝打扮,溫良如玉的宗室王,不知為何,心里總覺得有些怪怪的。
路去病反正是開心壞了,這廝一點都沒有作為衛將軍府頭號重臣的覺悟,拉著高浟的手便是說個沒完沒了,神色激動,恍如遇到了偶像。
倒也沒錯,廟堂里這些名臣,一直都是路去病所仰慕尊崇的對象。
而這次,能臣名臣來了好多好多。
路去病選擇了其中自己最喜歡的那位,熱情的拉著他往城內走,“得知大王要來,屬下是翹首以盼,只想要早些見到大王。”
“大王能前來邊塞,是整個北地之福!”
“大王有所不知啊,這北地有很好的吏,就是缺一個像大王這般的重臣來統籌大局。”
陽休之跟在他們的身后,聽著路去病的話,臉色不斷的變幻著。
大家都在找自己認識的人來招呼。
例如崔剛,就找上了自家親戚,崔達孥。
崔達孥同樣出身博陵崔氏,乃是三房出身。
他的父親,便是赫赫有名的大齊名臣崔暹,崔暹號稱鐵面御史,他的一生,一點都不像是北齊官員,他為人剛烈,正直,嚴格執法,廉潔自愛,整頓吏治,為天下人所敬佩。
后來權貴們誣陷,讓他被流放,即便后來高洋意識到了不對,將他再次召回,可人卻已經不太行了,在天保十年病逝在家中。
崔達孥自幼得到父親的教誨,崔暹對他格外寵愛,又有很高的期待。
他在年幼時表現出了極強的才能,寫的很好的文章,制文,也受到很多人的喜愛。
可如今,崔達孥看起來卻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樣,整個人都恍惚,崔剛連著說了許多話,他才緩緩的回上一句。
看著祖兄如此模樣,崔剛長嘆了一聲。
可惜了。
他過去不是這樣的。
在文宣皇帝時期,崔達孥遭受了極大的打擊。
高洋看他有才能,就將高澄的女兒嫁給了他,后來公主回家,高洋跟她詢問家里的情況,公主說大家都對我很好,只有婆婆不喜歡我。
而后,高洋就將崔達孥的母親召到皇宮,虐殺之后將尸體丟進漳河。
從那之后,崔達孥就仿佛變了個人似的,整日渾渾噩噩,很少言語。
崔剛拉著他的手,認真的說道:“我知道兄長的心事,只是,當初太常公對你抱有很高的期待,豈能如此度日呢?”
崔達孥輕輕點頭,沒有說話。
他原先在中書負責寫寫詔令之類的,這些年里都沒有再用心學習其他方面的內容,絕對是浪費了天賦,浪費了太常公對他投入的心血。
崔剛為他感到不值,卻又不能訓斥或輕視他。
魏收是最忙的,因為到來的眾人里,他的朋友是最多的,不是跟著他修過齊律的,就是跟著他搞過新政的。
氣氛很是熱鬧。
路去病領著高浟走在最前頭,也不忘記給他解釋,“我家桃大王是回不來了,本來是要趕回來迎接你們的,只是偽周的楊忠聚集軍隊,準備出兵奪回永豐等地,大王不敢輕易回來,幾個將軍都已經領兵前往永豐去協助大王了,只要戰事一結束,大王就會來見您。”
趁著路去病去跟胡長粲攀談的時候,陽休之走上前來,對高浟低聲說道:“大王,我們遠道而來,與將軍府有爭權的嫌疑,請大王勿要輕視,對方的話,未必就不是在試探,若是進了官署,讓您坐在上位,請您一定要拒絕幾次,勿要表露出要執掌大權的想法。”
陽休之是老臣,也是名臣之一。
按理來說,怎么也不該將他趕走的,奈何,這位向來管不住嘴。
先前楊愔被殺,趙彥深接替他的位置,陽休之竟公開對別人說:將涉千里,殺騏驎而策蹇驢,可悲之甚也。
后來胡長仁上位,跟趙彥深一同執政朝政,陽休之又評價道:驢鳴狗吠,聒耳而已。
然后就沒然后了,他來邊塞了。
聽到他的話,高浟沒有認同也沒有反對。
陽休之經歷的很多,不會輕易相信別人,怕被這些人給坑了。
別人不說,那個祖珽他是認識的,不是什么好東西,可謂是百毒俱全的一個玩意。
武川經歷了幾次擴建,可跟鄴城卻無法比較。
官署倒是還不錯。
眾人浩浩蕩蕩的來到了平日里開朝議的大堂,路去病拉著高浟的手,指著遠處說道:“那上位乃是我家大王的座位,您可以坐在一旁。”
跟在身后的陽休之一頓,這么直接的嗎??
“好。”
高浟點點頭。
陽休之更懵了,你也是??
北道大行臺出現在邊塞,這里存在著一個誰主誰從的問題,當然,大家心里也都清楚,此處乃是劉桃子的地盤,別說是高浟領著他們前來,就是皇帝將這里當首都搬過來,只怕也沒有任何的可能,肯定還是以劉桃子為主。
但是彭城王這個人吧,畢竟又不是個尋常的大臣,他為人剛烈,三臺大臣們也不知道他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他們最怕的就是彭城王鐵了心的要與劉桃子一較高低,若是這樣,那他們的處境就會變得相當糟糕。
可看眼下的局勢,似乎彭城王一改平日里的模樣,不坐主位,就表明了他的態度,他是愿意向劉桃子低頭的。
又或許,只是因為此處乃是衛將軍府而不是大行臺?
路去病是個較為直接的人,說話雖然多,卻不喜歡繞,而高浟同樣如此,沒什么好爭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