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憂愁不已的弘治-《混在大明當老師》
第(3/3)頁
此話一出,君臣們都怔住了,不約而同的嘆了口氣。
安置流民說出來容易,但是做起來難。
每個地方的人口和土地都是相對的,流民們眾多,貿然安置會造成大麻煩。
打個比方說,直隸人口有十萬,每人十畝地勉強能生活,每年流通的銀兩和人口土地以及當地的產業對等。
可如果在這個基數上新加入一萬人,這就不一樣了,首先他們是外來人口,除非有一技之長,否則在當地不會找到能維持生計的行當,也就是說最適合他們的便是種地。
但如果讓他們種地,就得把現有的土地分配出去,可這樣一來當地的百姓就會陷入尷尬的局面。
地不夠用!
并且,土地在封建時期,并非是國有,而是掌握在農民和鄉紳的手里,讓他們平白分出來,基本不可能。
可開拓新的土地,就更是天方夜譚了。
大明發展了那么多年,并且再往前數有幾十個朝代,千百年來這片大地上適合耕種的土地早就被人開墾的差不多了。
而人跡罕至的地區土地雖然多,但是要把流民安置過去,所消耗的財力物力非常巨大,根本折騰不起。
想到這,弘治皇帝呢喃自語道:“莫非真的就沒有妥善安置流民的辦法?”
徐浦搖頭道:“一時半會恐怕沒有。”
劉健也搖了搖頭道:“或許只能將他們返送回鄉。”
弘治皇帝閉上眼,返送回鄉所耗費的錢財也不少,只能說是下下之策,不到萬不得已不能動用。
他憂愁不已。
如果是前幾年,大明的國庫還算充裕,北方沒有遭遇大旱,能將流民安置妥當,但現如今卻心有余力不足。
此乃朕之過也……
他心中自責。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