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綠油油的真好看-《混在大明當老師》
第(3/3)頁
……
所謂,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恍惚間,半個月過去了。
整個京城一片祥和,書院也在按部就班的建造,原本的流民也安定了下來,他們在書院附近形成了個不小的村落,和杜家村正好接壤,因此也被劃進了杜家村里。
雖說是外來人口,但杜家村民風氣淳樸,很快流民們就融入了其中,現如今已不分彼此。
而秀才劉全則加入了書院當了老師,只是讓他不解的是,恩公杜慎先生,非要在老師面前加個語文二字,說是要劃分職稱一類的。
并且,杜慎還吩咐自己,一定要把身體練好,說是回頭代體育課的時候能用的上。
他自問:恩公何其大才,自然不會坑人,讓做什么做便是。
因此,他近來狂吃海吃,再加上營養跟上,身體也逐漸恢復了往日的健壯,一米八的個頭在這個時代已經算是很高的了,大部分人最多也就一米七多點,他光是站在那里,就讓人心生震撼。
這一日。
杜慎帶著劉全和張灝到了京城。
進來受直隸等地粉筆浪潮的興起,涌入了大批量的粉筆,使得粉筆的價格一跌再跌,甚至連最早一兩銀子的價格都無法保持。
這樣一來,就導致開采石灰石的流民們,不好過了。
本身是鄉紳富豪的承包商們最為現實,能賺錢他們就肯花錢,但是賺的少了,他們自然就不那么舍得了。
流民們的工錢在降,吃的東西也開始變差。
弘治皇帝對此表示不滿,但他高坐龍椅之上,乃是一國之君,總不能去指點承包商們如何做生意吧!
所以,這件事就落在了杜慎的頭上。
以他現在的名聲,處理這件事最為合適,而且也是讓弘治皇帝最放心的人。
到了文具用品店!
掌柜的見了杜慎等人,趕緊行禮。
杜慎問道:“現在店里的粉筆作價幾何?”
掌柜的答道:“半貫不到。”
杜慎嘆氣,想不到竟然已經跌到這種程度了。
一兩銀子等同于一貫,如今卻半貫不到,怪不得那些承包商會不舍得花錢了。
其實按照杜慎的設想,這件事根本就不需要解決,北方的粉筆市場飽和以后,這個價格還會再跌,但跌不了太多,就會有人出來護盤。
而后,便會有人想辦法把粉筆生意做到南方等地,根本用不著出手。
但安置妥當流民之后,無人不對弘治皇帝口稱圣明,如今見流民們的日子不好過,他當然坐不住了,所以這苦差事,只能落到自己身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