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256章 全文完結-《穿成科舉文里的嫡長孫》


    第(2/3)頁

    在未遇到小南小風以前,小意兒稍顯膽小怕生,和小南小風一起玩以后,則日益活潑起來。

    此時的燕意兒沒有少女羞赧,與正觀相處親昵而自然,她輕提柳青色的馬面裙轉了一圈,問道:“小南哥哥,穿這身裙子去賀壽,你祖母可會喜歡?”

    “喜歡,自然喜歡。”正觀應道,“你每回過來,祖母都極高興。”

    燕意兒面露歡喜,她估量了一下時辰,道:“該開午宴了,小南哥哥你快回去罷,我也該回去了……等午后,我再隨爹爹和娘親過來賀壽。”

    午宴前,是裴家人自己先聚一聚,等午后,才是其他親朋前來祝賀。

    言罷,燕意兒小跑離開了小巷,簪上的小銀鈴叮叮當當不止。

    裴正觀望得正迷,一聲“咳咳”從巷子另一頭傳來,嚇得他一激靈,回身一看,竟是父親穿著官服款步走過來。

    “為父不是有意要聽的,我只是正巧從宮中回來,想從小巷抄近道。”裴少淮緩解尷尬道,兒子都已二十歲了,他還頗有一種抓到早戀的錯覺,又道,“不過,為父還是得問一句……多久了?”

    裴少淮有些驚訝,因為兒子平日里讀書辦事極認真、極安靜,認真到讓人以為他沒有心思去談情愛。可轉念一想,“南風知我意”,他們兩個青梅竹馬一起長大,又覺得此事自然而然、不足為奇。

    裴少淮又好奇問:“你們是怎么躲過你燕世伯的眼線的?”

    燕承詔那家伙搞情報出身,又是個十足的女兒奴,不可能不盯緊意兒。

    要從他手里“拐走”意兒,等同于千里走鋼絲。

    “孩兒也說不上多久了。”他倆自己都不知道何時開始的,又豈能答得上多久了,裴正觀道,“至于燕世伯,意兒曉得他的習慣,想要躲著燕世伯……倒也不太難。”

    裴少淮頗有些與燕承詔同病相憐的感覺,因為他也被“躲著”了。

    他點了點兒子的頭,道:“你呀你,你不知道你燕世伯什么性子,不知道他是個女兒奴?要當他姑爺,你也真是夠膽大的了。”

    “父親快別說孩兒了。”裴正觀道,“孩兒可不似父親當年上元節(jié)會見母親時那般,猶猶豫豫的。”

    “好你個渾小子……”裴少淮佯裝生氣道,“去郡王府提親的事,你自個想法子罷,我不管了。”

    “可別,父親,孩兒知道錯了。”

    父子二人就這般說說笑笑,走出巷子,入了伯爵府。

    正巧準備開席,一家人吃酒聊天,歡喜一堂。

    人間樂事之甚,杯低酒吟約明年今日,眾親賀聲皆付清茶濃酒間。

    裴少淮來到娘親身邊,他年已四十,林氏瞇著眼,笑說:“連我的淮兒都已兩鬢生白發(fā)。”話里帶著心疼。

    裴少淮感慨,伴雙親到白頭,世上為人子,孝義莫過如此。

    ……

    幾日之后,郡王府里。

    新帝登基之后,燕承詔辭去了神機營、北鎮(zhèn)撫司的職務,只獨管一個南鎮(zhèn)撫司,因此清閑了不少。

    裴少淮一路笑吟吟走進王府,沒等燕承詔起身迎賓,便自己坐了下來,一邊倒茶一邊羨慕說道:“我當真羨慕王爺,天天在宮外‘當值’,還能照樣拿俸祿,不似我,一大堆事纏身。”

    “今日什么風把裴首輔吹來了。”

    “許久不見,過來閑敘幾句。”

    “前幾日到貴府賀壽,不是剛見過嗎?”和裴少淮相處久了,燕承詔早省得他“無事不登寶殿”的性子。

    裴少淮換了好幾個話題,終于把話題扯到了兒女婚事上,他一副恍然想起的模樣,道:“誒,意兒年十九了罷,王爺是不是該物色物色尋個好姑爺了?”

    一說到這個,燕承詔便躺在椅上,一臉惆悵不舍,只冷冷“嗯”了一聲。

    “不如由我這個當叔父的,替你相看相看?”裴少淮問。

    燕承詔不語。

    裴少淮自言道:“去歲那個武狀元如何?一上任守關便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

    “一介武夫。”

    “那翰林院的李編修呢?能說會道,學問是極扎實的。”

    “文弱如雞。”

    “這也不行啊……”裴少淮思忖片刻后,繼續(xù)“推薦”,他道,“那兵部的廖主事呢?去過邊關督軍,又是二甲進士出身。”

    “年紀太大,相貌不雅。”

    裴少淮掰手指算道:“既不能太魯莽,也不能太文弱,既要才華橫溢,還要年紀輕輕、品貌具佳……”他一副為難模樣,卻話鋒一轉,道,“細算下來,裴某認識的人里,僅剩一人尚可滿足王爺?shù)囊蟆!?

    燕承詔驀地坐起身,道:“誰?”他不是真的想知道是誰,他只是驚訝,竟然還能有人滿足他提的條件。

    裴少淮滿臉堆著笑,緩道:“你覺得我們家正觀如何?”

    燕承詔陡然明白裴少淮繞的圈子,氣得他起身來回踱步,憤憤道:“拿走我的夜明珠不說,你們裴家現(xiàn)在竟然打我家意兒的主意。”

    一邊生著悶氣,一邊又找不出拒絕的理由。

    如果連裴少淮家那小子也不行,意兒以后該嫁給誰呢?

    裴少淮哄道:“王爺不要這么小氣嘛……你我兩家沒有嫁娶之分,若是能成親家,我家得了好兒媳,你家也得了好姑爺,豈不兩全其美。”

    ……

    待裴少淮走后,燕承詔“氣急敗壞”,特意把兒子喊過來,“斥責”其道:“你怎么就不長進長進,想法子把你裴叔父家的閨女給娶進門?”

    世子直搖頭,斬釘截鐵說道:“父王可別瞎說,我與小風姐之間唯有姐弟之情。”

    又道:“小風姐這樣百年難得一見的奇女子,做事素來有自己的主意,誰都拿喬不了她。能娶小風姐的人,要么是學問本事樣樣都超出她,要么就是能夠一直默默守在她身邊……孩兒正巧哪個都不沾邊。”

    燕承詔又更生氣了幾分。

    ……

    ……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日月互換,斗轉星移。

    仿佛昨日還在跟燕承詔為正觀、意兒的婚事拌嘴,一眨眼就到了孫兒出世,為孫兒取名的事繼續(xù)和燕承詔吵吵不休。再晃一晃神,孫兒讀書、娶親、生子,裴少淮當了曾祖父。

    聽到丈夫說起老皇帝的趣事、燕承詔的趣事,不知聽了多少遍,楊時月每回都忍不住樂呵呵地發(fā)笑。

    “倘若人能知曉生來如何,要怎樣才能平靜面對幾十載的光陰?”裴少淮突然感慨問道。

    “那一定需要很大的膽氣與魄力罷。”楊時月并不知道問題的答案,看著身邊這個鮐背之年、白發(fā)蒼蒼,卻依舊一身儒雅文氣的老頭子,她道,“我只知道,不管多少世,若是生來便知曉有夫君這樣的人,我還是想越過春秋交序,再次與你相遇。”

    這回輪到裴少淮樂呵呵地發(fā)笑。

    “我也是。”

    翌日午后,裴少淮躺在院子里的睡椅上,緩緩搖著,享受著秋日里的斜陽。

    院子外,一群少年郎散學歸來,正在大寬巷子里蹴鞠耍樂,清亮的呼聲不時傳進來,讓這午后時光又慢了幾分。

    不大一會兒,小廝又搬來一張睡椅,擺在裴少淮旁邊。

    同樣鶴發(fā)蒼蒼的裴少津躺了下來,與兄長一起輕搖,望著樹梢上的枯枝黃葉出神。

    一枚黃葉被秋風驚到,打了好幾個悠悠,從裴少淮的眼前滑落。

    “一朝榮一朝敗,一朝春露一朝秋霜。”裴少淮又問起昨夜那個問題,“津弟,倘若生來便知曉自己的結局與故事,要如何才能不虛度幾十載光陰?”

    裴少津應道:“‘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倘若真知曉生來如何,是不是從知曉的那一刻開始,接下來的一切都已變得不同?”

    即便都已余年不多,兄弟二人還如往昔一般討論著學問。

    從談論書卷里的學問,換作談論人生的學問。

    “是呀,從一開始,就已經(jīng)變得不同。”裴少淮欣慰笑道,又言,“人有緣降臨于世,必是心間仍有所求,人終將離世,也必定有所得。”

    他能來到這里重活一世,必定是因為這個世道里,有他所期待的東西。

    院外的少年人蹴鞠一場,還未盡興,然大街小巷里,已然交織響起母親呼喚兒郎歸家吃飯的吆喝聲。

    該回家了。

    久久沒有動靜,裴少津喚了一聲:“大哥?”

    還是沒有回應。

    裴少津顫抖著身子從睡椅上起來,再一看,兄長的睡椅已不搖,神態(tài)安詳如睡著了一般。

    兄長的手垂落在地上,裴少津輕輕撣去塵土,哽咽喚道:“大哥,大哥……”

    不遠處的小廝注意到不妥,跑過來一看,正欲大聲呼人,裴少津“噓”一聲制止了小廝的動靜,道:“安靜一些。”

    又言:“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一起長大的兄弟,約定要一起登樓摘星的兄弟,兄長先行一步,回到天上,成了世人的星辰。

    在未遇到小南小風以前,小意兒稍顯膽小怕生,和小南小風一起玩以后,則日益活潑起來。

    此時的燕意兒沒有少女羞赧,與正觀相處親昵而自然,她輕提柳青色的馬面裙轉了一圈,問道:“小南哥哥,穿這身裙子去賀壽,你祖母可會喜歡?”

    “喜歡,自然喜歡。”正觀應道,“你每回過來,祖母都極高興。”

    燕意兒面露歡喜,她估量了一下時辰,道:“該開午宴了,小南哥哥你快回去罷,我也該回去了……等午后,我再隨爹爹和娘親過來賀壽。”

    午宴前,是裴家人自己先聚一聚,等午后,才是其他親朋前來祝賀。

    言罷,燕意兒小跑離開了小巷,簪上的小銀鈴叮叮當當不止。

    裴正觀望得正迷,一聲“咳咳”從巷子另一頭傳來,嚇得他一激靈,回身一看,竟是父親穿著官服款步走過來。

    “為父不是有意要聽的,我只是正巧從宮中回來,想從小巷抄近道。”裴少淮緩解尷尬道,兒子都已二十歲了,他還頗有一種抓到早戀的錯覺,又道,“不過,為父還是得問一句……多久了?”

    裴少淮有些驚訝,因為兒子平日里讀書辦事極認真、極安靜,認真到讓人以為他沒有心思去談情愛。可轉念一想,“南風知我意”,他們兩個青梅竹馬一起長大,又覺得此事自然而然、不足為奇。

    裴少淮又好奇問:“你們是怎么躲過你燕世伯的眼線的?”

    燕承詔那家伙搞情報出身,又是個十足的女兒奴,不可能不盯緊意兒。

    要從他手里“拐走”意兒,等同于千里走鋼絲。

    “孩兒也說不上多久了。”他倆自己都不知道何時開始的,又豈能答得上多久了,裴正觀道,“至于燕世伯,意兒曉得他的習慣,想要躲著燕世伯……倒也不太難。”

    裴少淮頗有些與燕承詔同病相憐的感覺,因為他也被“躲著”了。

    他點了點兒子的頭,道:“你呀你,你不知道你燕世伯什么性子,不知道他是個女兒奴?要當他姑爺,你也真是夠膽大的了。”

    “父親快別說孩兒了。”裴正觀道,“孩兒可不似父親當年上元節(jié)會見母親時那般,猶猶豫豫的。”

    “好你個渾小子……”裴少淮佯裝生氣道,“去郡王府提親的事,你自個想法子罷,我不管了。”

    “可別,父親,孩兒知道錯了。”

    父子二人就這般說說笑笑,走出巷子,入了伯爵府。

    正巧準備開席,一家人吃酒聊天,歡喜一堂。

    人間樂事之甚,杯低酒吟約明年今日,眾親賀聲皆付清茶濃酒間。

    裴少淮來到娘親身邊,他年已四十,林氏瞇著眼,笑說:“連我的淮兒都已兩鬢生白發(fā)。”話里帶著心疼。

    裴少淮感慨,伴雙親到白頭,世上為人子,孝義莫過如此。

    ……

    幾日之后,郡王府里。

    新帝登基之后,燕承詔辭去了神機營、北鎮(zhèn)撫司的職務,只獨管一個南鎮(zhèn)撫司,因此清閑了不少。

    裴少淮一路笑吟吟走進王府,沒等燕承詔起身迎賓,便自己坐了下來,一邊倒茶一邊羨慕說道:“我當真羨慕王爺,天天在宮外‘當值’,還能照樣拿俸祿,不似我,一大堆事纏身。”

    “今日什么風把裴首輔吹來了。”

    “許久不見,過來閑敘幾句。”

    “前幾日到貴府賀壽,不是剛見過嗎?”和裴少淮相處久了,燕承詔早省得他“無事不登寶殿”的性子。

    裴少淮換了好幾個話題,終于把話題扯到了兒女婚事上,他一副恍然想起的模樣,道:“誒,意兒年十九了罷,王爺是不是該物色物色尋個好姑爺了?”

    一說到這個,燕承詔便躺在椅上,一臉惆悵不舍,只冷冷“嗯”了一聲。

    “不如由我這個當叔父的,替你相看相看?”裴少淮問。

    燕承詔不語。

    裴少淮自言道:“去歲那個武狀元如何?一上任守關便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

    “一介武夫。”

    “那翰林院的李編修呢?能說會道,學問是極扎實的。”

    “文弱如雞。”

    “這也不行啊……”裴少淮思忖片刻后,繼續(xù)“推薦”,他道,“那兵部的廖主事呢?去過邊關督軍,又是二甲進士出身。”

    “年紀太大,相貌不雅。”

    裴少淮掰手指算道:“既不能太魯莽,也不能太文弱,既要才華橫溢,還要年紀輕輕、品貌具佳……”他一副為難模樣,卻話鋒一轉,道,“細算下來,裴某認識的人里,僅剩一人尚可滿足王爺?shù)囊蟆!?

    燕承詔驀地坐起身,道:“誰?”他不是真的想知道是誰,他只是驚訝,竟然還能有人滿足他提的條件。

    裴少淮滿臉堆著笑,緩道:“你覺得我們家正觀如何?”

    燕承詔陡然明白裴少淮繞的圈子,氣得他起身來回踱步,憤憤道:“拿走我的夜明珠不說,你們裴家現(xiàn)在竟然打我家意兒的主意。”

    一邊生著悶氣,一邊又找不出拒絕的理由。

    如果連裴少淮家那小子也不行,意兒以后該嫁給誰呢?

    裴少淮哄道:“王爺不要這么小氣嘛……你我兩家沒有嫁娶之分,若是能成親家,我家得了好兒媳,你家也得了好姑爺,豈不兩全其美。”

    ……

    待裴少淮走后,燕承詔“氣急敗壞”,特意把兒子喊過來,“斥責”其道:“你怎么就不長進長進,想法子把你裴叔父家的閨女給娶進門?”

    世子直搖頭,斬釘截鐵說道:“父王可別瞎說,我與小風姐之間唯有姐弟之情。”

    又道:“小風姐這樣百年難得一見的奇女子,做事素來有自己的主意,誰都拿喬不了她。能娶小風姐的人,要么是學問本事樣樣都超出她,要么就是能夠一直默默守在她身邊……孩兒正巧哪個都不沾邊。”

    燕承詔又更生氣了幾分。

    ……

    ……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日月互換,斗轉星移。

    仿佛昨日還在跟燕承詔為正觀、意兒的婚事拌嘴,一眨眼就到了孫兒出世,為孫兒取名的事繼續(xù)和燕承詔吵吵不休。再晃一晃神,孫兒讀書、娶親、生子,裴少淮當了曾祖父。

    聽到丈夫說起老皇帝的趣事、燕承詔的趣事,不知聽了多少遍,楊時月每回都忍不住樂呵呵地發(fā)笑。

    “倘若人能知曉生來如何,要怎樣才能平靜面對幾十載的光陰?”裴少淮突然感慨問道。

    “那一定需要很大的膽氣與魄力罷。”楊時月并不知道問題的答案,看著身邊這個鮐背之年、白發(fā)蒼蒼,卻依舊一身儒雅文氣的老頭子,她道,“我只知道,不管多少世,若是生來便知曉有夫君這樣的人,我還是想越過春秋交序,再次與你相遇。”

    這回輪到裴少淮樂呵呵地發(fā)笑。

    “我也是。”

    翌日午后,裴少淮躺在院子里的睡椅上,緩緩搖著,享受著秋日里的斜陽。

    院子外,一群少年郎散學歸來,正在大寬巷子里蹴鞠耍樂,清亮的呼聲不時傳進來,讓這午后時光又慢了幾分。

    不大一會兒,小廝又搬來一張睡椅,擺在裴少淮旁邊。

    同樣鶴發(fā)蒼蒼的裴少津躺了下來,與兄長一起輕搖,望著樹梢上的枯枝黃葉出神。

    一枚黃葉被秋風驚到,打了好幾個悠悠,從裴少淮的眼前滑落。

    “一朝榮一朝敗,一朝春露一朝秋霜。”裴少淮又問起昨夜那個問題,“津弟,倘若生來便知曉自己的結局與故事,要如何才能不虛度幾十載光陰?”

    裴少津應道:“‘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倘若真知曉生來如何,是不是從知曉的那一刻開始,接下來的一切都已變得不同?”

    即便都已余年不多,兄弟二人還如往昔一般討論著學問。

    從談論書卷里的學問,換作談論人生的學問。

    “是呀,從一開始,就已經(jīng)變得不同。”裴少淮欣慰笑道,又言,“人有緣降臨于世,必是心間仍有所求,人終將離世,也必定有所得。”

    他能來到這里重活一世,必定是因為這個世道里,有他所期待的東西。

    院外的少年人蹴鞠一場,還未盡興,然大街小巷里,已然交織響起母親呼喚兒郎歸家吃飯的吆喝聲。

    該回家了。

    久久沒有動靜,裴少津喚了一聲:“大哥?”

    還是沒有回應。

    裴少津顫抖著身子從睡椅上起來,再一看,兄長的睡椅已不搖,神態(tài)安詳如睡著了一般。

    兄長的手垂落在地上,裴少津輕輕撣去塵土,哽咽喚道:“大哥,大哥……”

    不遠處的小廝注意到不妥,跑過來一看,正欲大聲呼人,裴少津“噓”一聲制止了小廝的動靜,道:“安靜一些。”

    又言:“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一起長大的兄弟,約定要一起登樓摘星的兄弟,兄長先行一步,回到天上,成了世人的星辰。

    在未遇到小南小風以前,小意兒稍顯膽小怕生,和小南小風一起玩以后,則日益活潑起來。

    此時的燕意兒沒有少女羞赧,與正觀相處親昵而自然,她輕提柳青色的馬面裙轉了一圈,問道:“小南哥哥,穿這身裙子去賀壽,你祖母可會喜歡?”

    “喜歡,自然喜歡。”正觀應道,“你每回過來,祖母都極高興。”

    燕意兒面露歡喜,她估量了一下時辰,道:“該開午宴了,小南哥哥你快回去罷,我也該回去了……等午后,我再隨爹爹和娘親過來賀壽。”

    午宴前,是裴家人自己先聚一聚,等午后,才是其他親朋前來祝賀。

    言罷,燕意兒小跑離開了小巷,簪上的小銀鈴叮叮當當不止。

    裴正觀望得正迷,一聲“咳咳”從巷子另一頭傳來,嚇得他一激靈,回身一看,竟是父親穿著官服款步走過來。

    “為父不是有意要聽的,我只是正巧從宮中回來,想從小巷抄近道。”裴少淮緩解尷尬道,兒子都已二十歲了,他還頗有一種抓到早戀的錯覺,又道,“不過,為父還是得問一句……多久了?”

    裴少淮有些驚訝,因為兒子平日里讀書辦事極認真、極安靜,認真到讓人以為他沒有心思去談情愛。可轉念一想,“南風知我意”,他們兩個青梅竹馬一起長大,又覺得此事自然而然、不足為奇。

    裴少淮又好奇問:“你們是怎么躲過你燕世伯的眼線的?”

    燕承詔那家伙搞情報出身,又是個十足的女兒奴,不可能不盯緊意兒。

    要從他手里“拐走”意兒,等同于千里走鋼絲。

    “孩兒也說不上多久了。”他倆自己都不知道何時開始的,又豈能答得上多久了,裴正觀道,“至于燕世伯,意兒曉得他的習慣,想要躲著燕世伯……倒也不太難。”

    裴少淮頗有些與燕承詔同病相憐的感覺,因為他也被“躲著”了。

    他點了點兒子的頭,道:“你呀你,你不知道你燕世伯什么性子,不知道他是個女兒奴?要當他姑爺,你也真是夠膽大的了。”

    “父親快別說孩兒了。”裴正觀道,“孩兒可不似父親當年上元節(jié)會見母親時那般,猶猶豫豫的。”

    “好你個渾小子……”裴少淮佯裝生氣道,“去郡王府提親的事,你自個想法子罷,我不管了。”

    “可別,父親,孩兒知道錯了。”

    父子二人就這般說說笑笑,走出巷子,入了伯爵府。

    正巧準備開席,一家人吃酒聊天,歡喜一堂。

    人間樂事之甚,杯低酒吟約明年今日,眾親賀聲皆付清茶濃酒間。

    裴少淮來到娘親身邊,他年已四十,林氏瞇著眼,笑說:“連我的淮兒都已兩鬢生白發(fā)。”話里帶著心疼。

    裴少淮感慨,伴雙親到白頭,世上為人子,孝義莫過如此。

    ……

    幾日之后,郡王府里。

    新帝登基之后,燕承詔辭去了神機營、北鎮(zhèn)撫司的職務,只獨管一個南鎮(zhèn)撫司,因此清閑了不少。

    裴少淮一路笑吟吟走進王府,沒等燕承詔起身迎賓,便自己坐了下來,一邊倒茶一邊羨慕說道:“我當真羨慕王爺,天天在宮外‘當值’,還能照樣拿俸祿,不似我,一大堆事纏身。”

    “今日什么風把裴首輔吹來了。”

    “許久不見,過來閑敘幾句。”

    “前幾日到貴府賀壽,不是剛見過嗎?”和裴少淮相處久了,燕承詔早省得他“無事不登寶殿”的性子。

    裴少淮換了好幾個話題,終于把話題扯到了兒女婚事上,他一副恍然想起的模樣,道:“誒,意兒年十九了罷,王爺是不是該物色物色尋個好姑爺了?”

    一說到這個,燕承詔便躺在椅上,一臉惆悵不舍,只冷冷“嗯”了一聲。

    “不如由我這個當叔父的,替你相看相看?”裴少淮問。

    燕承詔不語。

    裴少淮自言道:“去歲那個武狀元如何?一上任守關便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

    “一介武夫。”

    “那翰林院的李編修呢?能說會道,學問是極扎實的。”

    “文弱如雞。”

    “這也不行啊……”裴少淮思忖片刻后,繼續(xù)“推薦”,他道,“那兵部的廖主事呢?去過邊關督軍,又是二甲進士出身。”

    “年紀太大,相貌不雅。”

    裴少淮掰手指算道:“既不能太魯莽,也不能太文弱,既要才華橫溢,還要年紀輕輕、品貌具佳……”他一副為難模樣,卻話鋒一轉,道,“細算下來,裴某認識的人里,僅剩一人尚可滿足王爺?shù)囊蟆!?

    燕承詔驀地坐起身,道:“誰?”他不是真的想知道是誰,他只是驚訝,竟然還能有人滿足他提的條件。

    裴少淮滿臉堆著笑,緩道:“你覺得我們家正觀如何?”

    燕承詔陡然明白裴少淮繞的圈子,氣得他起身來回踱步,憤憤道:“拿走我的夜明珠不說,你們裴家現(xiàn)在竟然打我家意兒的主意。”

    一邊生著悶氣,一邊又找不出拒絕的理由。

    如果連裴少淮家那小子也不行,意兒以后該嫁給誰呢?

    裴少淮哄道:“王爺不要這么小氣嘛……你我兩家沒有嫁娶之分,若是能成親家,我家得了好兒媳,你家也得了好姑爺,豈不兩全其美。”

    ……

    待裴少淮走后,燕承詔“氣急敗壞”,特意把兒子喊過來,“斥責”其道:“你怎么就不長進長進,想法子把你裴叔父家的閨女給娶進門?”

    世子直搖頭,斬釘截鐵說道:“父王可別瞎說,我與小風姐之間唯有姐弟之情。”

    又道:“小風姐這樣百年難得一見的奇女子,做事素來有自己的主意,誰都拿喬不了她。能娶小風姐的人,要么是學問本事樣樣都超出她,要么就是能夠一直默默守在她身邊……孩兒正巧哪個都不沾邊。”

    燕承詔又更生氣了幾分。

    ……

    ……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日月互換,斗轉星移。

    仿佛昨日還在跟燕承詔為正觀、意兒的婚事拌嘴,一眨眼就到了孫兒出世,為孫兒取名的事繼續(xù)和燕承詔吵吵不休。再晃一晃神,孫兒讀書、娶親、生子,裴少淮當了曾祖父。

    聽到丈夫說起老皇帝的趣事、燕承詔的趣事,不知聽了多少遍,楊時月每回都忍不住樂呵呵地發(fā)笑。

    “倘若人能知曉生來如何,要怎樣才能平靜面對幾十載的光陰?”裴少淮突然感慨問道。

    “那一定需要很大的膽氣與魄力罷。”楊時月并不知道問題的答案,看著身邊這個鮐背之年、白發(fā)蒼蒼,卻依舊一身儒雅文氣的老頭子,她道,“我只知道,不管多少世,若是生來便知曉有夫君這樣的人,我還是想越過春秋交序,再次與你相遇。”

    這回輪到裴少淮樂呵呵地發(fā)笑。

    “我也是。”

    翌日午后,裴少淮躺在院子里的睡椅上,緩緩搖著,享受著秋日里的斜陽。

    院子外,一群少年郎散學歸來,正在大寬巷子里蹴鞠耍樂,清亮的呼聲不時傳進來,讓這午后時光又慢了幾分。

    不大一會兒,小廝又搬來一張睡椅,擺在裴少淮旁邊。

    同樣鶴發(fā)蒼蒼的裴少津躺了下來,與兄長一起輕搖,望著樹梢上的枯枝黃葉出神。

    一枚黃葉被秋風驚到,打了好幾個悠悠,從裴少淮的眼前滑落。

    “一朝榮一朝敗,一朝春露一朝秋霜。”裴少淮又問起昨夜那個問題,“津弟,倘若生來便知曉自己的結局與故事,要如何才能不虛度幾十載光陰?”

    裴少津應道:“‘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倘若真知曉生來如何,是不是從知曉的那一刻開始,接下來的一切都已變得不同?”

    即便都已余年不多,兄弟二人還如往昔一般討論著學問。

    從談論書卷里的學問,換作談論人生的學問。

    “是呀,從一開始,就已經(jīng)變得不同。”裴少淮欣慰笑道,又言,“人有緣降臨于世,必是心間仍有所求,人終將離世,也必定有所得。”

    他能來到這里重活一世,必定是因為這個世道里,有他所期待的東西。

    院外的少年人蹴鞠一場,還未盡興,然大街小巷里,已然交織響起母親呼喚兒郎歸家吃飯的吆喝聲。

    該回家了。

    久久沒有動靜,裴少津喚了一聲:“大哥?”

    還是沒有回應。

    裴少津顫抖著身子從睡椅上起來,再一看,兄長的睡椅已不搖,神態(tài)安詳如睡著了一般。

    兄長的手垂落在地上,裴少津輕輕撣去塵土,哽咽喚道:“大哥,大哥……”

    不遠處的小廝注意到不妥,跑過來一看,正欲大聲呼人,裴少津“噓”一聲制止了小廝的動靜,道:“安靜一些。”

    又言:“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一起長大的兄弟,約定要一起登樓摘星的兄弟,兄長先行一步,回到天上,成了世人的星辰。

    在未遇到小南小風以前,小意兒稍顯膽小怕生,和小南小風一起玩以后,則日益活潑起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