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尾聲-《朕豈可為炮灰攻乎[穿書]》
第(1/3)頁
合明三年九月初五,太上皇元裕因病駕崩于福安宮。
比起上輩子,
合明三年九月初五, 太上皇元裕因病駕崩于福安宮。
比起上輩子,老爺子還多活了幾年。元熙已經經歷過一次他的離開,這輩子又彌補了曾經的遺憾, 并沒有太過悲傷。
元裕臨終前同元熙說了許久話,說元熙的確是個好皇帝, 只是他很想元烈。有時候也會想如果他們兄弟沒有反目, 如今元烈繼位,元熙做攝政親王,會不會也能開創一個盛世。
元熙想說不可能,但并沒有開口。
能不能的, 元裕也心知肚明。元烈若能容得下元熙,有元熙輔佐, 自然也能一統天下開創盛世??稍胰莶幌略酰B他自己想象兄長登帝位, 六弟恭敬輔佐,都覺得太荒唐。
可他還是希望這個荒唐的幻想能成真, 說到底他只是想自己那死于非命的大兒子,想一家人和樂美滿的時候了。元熙不該在這種時候還要刺他幾句。
國喪期間, 皇帝靈前守孝,皇后陪他守著。
元熙沒那么多的悲傷, 更多的是唏噓。微一轉身看到高懷瑜陪在身邊, 胸口那點郁悶也都沒有了。
合明五年秋,大魏百廢具興,海清河晏。群臣再次進言封禪,皇帝下令修繕泰山祭壇。
南陳滅國時便有人進言封禪之事, 那時候元熙沒去。去一趟泰山, 路途遙遠, 要帶上幾萬人,還要修宮殿祭壇,得花很多錢,在天下初定之時,做這種事情實在沒有必要。
如今治世降臨,便與從前不同了?;实郾菹掠ソ^世,一統天下結束百年戰亂,短短數年又開創合明之治,此等功績本就該封禪告知天地。
百姓連年豐收富足,國庫也充裕,但元熙還是沒把這事弄得太費民力物力,只下令修了個祭壇,其余的也都是一切從簡。
由于撥下去的錢少,也沒怎么調動人力,修個祭壇還慢悠悠地修了七八個月,第二年皇帝才帶著皇后啟程東巡封禪。
路上皇帝皇后還到各處體察民情,原本一月時間足夠到達泰山,結果現在一半的路都沒走完。
春夏之交,還多有暴雨,行進艱難。這日下午突然就黑云遮天,陰沉得跟天黑了一樣,大雨傾盆而下。
皇帝皇后的車駕也只能先停下來,等這陣雨過去。
雨小了些,薛平過來稟報道:“陛下,后君,雨已經小些了,可以啟程?!?
車內元熙一聽外面還有淅瀝雨聲,便道:“還下著雨,就再等等吧?!?
雨小些是可以啟程,可他在車里又淋不到雨,都是隨行的士兵得冒著雨趕路。從前他領兵打仗那會兒,必須趕路行軍的時候,他都是跟著士兵一起冒雪淋雨。如今又不是那么緊要,他在車里跟皇后窩著,讓別人淋雨算什么事。
薛平微微皺眉道:“陛下,天也不早了,這雨下個沒完,若是再等等,恐怕趕不到附近鎮上了?!?
到不了鎮上,皇帝就得在荒山野嶺里睡帳篷。
他是為皇帝皇后考慮,只不過元熙和高懷瑜當年都是行軍打仗能幾天不合眼的人,對此倒是混不在意。
元熙道:“無妨,到不了,便就近尋個地方扎營歇一夜?!?
薛平只好點頭:“是?!?
雨又下了小半個時辰,到鎮上是沒戲了,不過緊趕慢趕,還是沒淪落到在荒山野嶺扎營休息,入夜前到了一處村莊。
薛平先過去打點,看看這村中能不能有空房能給皇帝皇后暫居一夜。結果回來的時候跟來了一群村民,吵吵嚷嚷的。
元熙跟高懷瑜還在車中同玉珠一起玩牌,聽見聲直接把牌放在桌上,掀開車簾就見薛平滿臉的無奈。
“回稟陛下、后君,村里有地方能歇一晚。只是這些村民……在爭誰家能讓陛下后君住。”
這地方就在江邊,地處燕地陳地邊界,當年燕地叛亂,洪災爆發,這處也是受災嚴重。后來洪水治理好,戰亂平定了,朝廷又分田分地安置了好些流民在這里,這一帶的人,基本都是受了大魏新政的恩惠,當然感念他們的皇帝老爺。
今日皇帝老爺突然來了,還要在村里住一晚,他們便要爭著請皇帝老爺去家里住。
“咱家去年剛修的新房,寬敞得很,不比城里那些有錢人的差!”
“就你家那樣,土里土氣的,皇帝老爺和后君住著能舒坦嗎?我家小兒那間屋子,可是讓謝先生親自看過的,有讀書人該有的樣子,瞧著都雅致些?!?
那邊幾個人吵得厲害,元熙好笑地回頭看高懷瑜:“后君,這可怎么辦?”
他和高懷瑜兩個人,做不到“雨露均沾”啊。
高懷瑜就怕別人如此熱情,他連幾個宮女殷勤伺候都受不了,更搞不來這些事。元熙問他,他哪兒有主意。
茫然無措地看看那邊爭執的幾人,他道:“不如……便不去了吧?!?
“好。”元熙點點頭,放下車簾。
薛平沉著臉過去制止還在爭吵的幾人:“多謝幾位,不過今日太晚,陛下和后君不想打擾各位,打算扎營歇下了。”
正吵得不可開交的幾人一愣,旋即又繼續吵起來。
“都是你,早說了別在這吵,皇帝老爺都不來了!”
“是我吵嗎?你們非得跟我爭……”
薛平硬著頭皮道:“明日陛下想同后君一起到村中各家坐坐,大家還是先回去吧?!?
到村中各家坐坐……
幾個人立馬喜笑顏開,跟薛平道了謝,跑回家連夜準備迎接皇帝皇后去了。
元熙在附近扎營睡了一晚,第二日當真跟高懷瑜一起,到村里挨家挨戶地走訪。本來這一路走得這樣慢,也是想多了解了解民生,這也是照例行事。
這家坐下來問幾句,那家坐下來聊一會兒,等走完整個村子,都到傍晚了。
元熙和高懷瑜從村里木匠家出來,見好些人都往同一個方向走,手里都還提了一小袋東西,露出幾分好奇神色。
薛平便攔下一個婦人問:“大娘,怎么都往村頭趕?”
婦人本著急過去,不想搭理別人,轉頭看見是皇帝老爺的人,便直接停了下來,與他們解釋道:“我們村有個女教書先生,就在那邊,我們村的謝先生。她在村口開了學堂,村里人都把孩子送去學字。人家心善,每月就收咱們那么一小袋米,今天月初,接孩子下學,順便把糧給人家送去?!?
元熙有了點興趣:“這倒是少見……”
這年頭,能識字的人極少。這邊還大部分都是流民,早幾年吃飽穿暖都是問題,誰有那閑心認字,認了又有什么用呢?他們只要有手有腳,在田間勞作,就成了,學了字也用不上。
平民百姓里,只有想考試當官,或者是想做生意的人,才會去學這些。而且能學這些的,也都是平民百姓里比較富裕的那些了。
這小村子里,居然還能有個女教書先生開私塾,也是叫人驚奇。
“是啊,我聽說想送孩子去城里上學,可得花不少錢呢。也是我們這邊運氣好了,能有謝先生?!蹦菋D人道,“謝先生她是幾年前落水被沖到村子里的。那會兒還在打仗,她也是福大命大,還能活下來。村里人救她上來,其他什么都記不得,就記得自己姓謝,叫文心?!?
元熙和高懷瑜聽了這個名字,同時一怔。
謝文心……不會是他們想的那個謝文心吧?
若是她,那她如今在此處教人讀書寫字做做好事,也不錯了。
告別那婦人,元熙和高懷瑜就帶了玉珠和兩三個護衛,跟著人群一起進那家私塾。
這一家與村里其他屋舍也并無太多不同,看著都是這兩年新蓋的,土磚砌墻,青瓦壘頂。不過都沒見到什么農家人會有的東西,連個養雞鴨的禽圈都沒見有。
小院子里此刻擠了一堆大人小孩,有個年輕女子在中間微微笑著,不停與人交談。
元熙覺得這女子樣貌看著很是眼熟。
而高懷瑜和玉珠一眼就認出了她真是謝文心,微微變了臉色。
可是……院子里那個謝文心,氣質談吐都與他們見過的那個謝文心毫無相似之處。
應該是謝文心,但不是那個穿越來的原文作者,這位是真正的謝家小姐。
終于回想起謝文心模樣的元熙嘆息道:“可惜了……”
高懷瑜從他的語氣里知道了他的話外之意,搖頭道:“陛下,越王成婚五年了,夫妻恩愛,我們的侄兒都已經四歲了?!?
元熙還惦記著讓謝文心當弟媳呢!
若不是當年被原作者魂穿了,謝文心如今就是越王妃……不過做越王妃好,還是做這小村子里的教書先生好,誰又說得清楚呢。
元熙笑笑,對身邊護衛道:“捎封信回去告訴謝閔,他女兒在這?!?
沒有再進小院,元熙直接回了車上啟程趕路,天完全黑之前還能到鎮上呢。
“太好了,謝家小姐回來了。不過我什么時候才能回得去呢……”玉珠嘆口氣。
跟她同樣從后世穿越過來的人都已經回去了,她還一點頭緒都沒有呢。
天下都統一了,大魏在皇帝皇后的治理下也逐漸國富民強,顯露出盛世之象。到底還缺些什么呢?難不成真要等她壽終正寢了才能回去?可是原作者怎么就回去了,不公平!
“憑什么她能回去啊……”玉珠有點氣,“她就沒干過什么好事,還害得謝小姐與家里失了聯系,失憶那么多年……還有,她寫的什么破小說!”
“其實,朕還得感謝她呢。若不是她寫了那么一本小說,朕恐怕還沒機會與懷瑜再聚……”元熙執起高懷瑜的手,柔聲道,“若無此生,朕與卿便錯過了太多?!?
“陛下……”高懷瑜輕笑,對上他目中的無限深情。
從前,確實錯過了太多太多。
*
正吵得不可開交的幾人一愣,旋即又繼續吵起來。
“都是你,早說了別在這吵,皇帝老爺都不來了!”
“是我吵嗎?你們非得跟我爭……”
薛平硬著頭皮道:“明日陛下想同后君一起到村中各家坐坐,大家還是先回去吧?!?
到村中各家坐坐……
幾個人立馬喜笑顏開,跟薛平道了謝,跑回家連夜準備迎接皇帝皇后去了。
元熙在附近扎營睡了一晚,第二日當真跟高懷瑜一起,到村里挨家挨戶地走訪。本來這一路走得這樣慢,也是想多了解了解民生,這也是照例行事。
這家坐下來問幾句,那家坐下來聊一會兒,等走完整個村子,都到傍晚了。
元熙和高懷瑜從村里木匠家出來,見好些人都往同一個方向走,手里都還提了一小袋東西,露出幾分好奇神色。
薛平便攔下一個婦人問:“大娘,怎么都往村頭趕?”
婦人本著急過去,不想搭理別人,轉頭看見是皇帝老爺的人,便直接停了下來,與他們解釋道:“我們村有個女教書先生,就在那邊,我們村的謝先生。她在村口開了學堂,村里人都把孩子送去學字。人家心善,每月就收咱們那么一小袋米,今天月初,接孩子下學,順便把糧給人家送去?!?
元熙有了點興趣:“這倒是少見……”
這年頭,能識字的人極少。這邊還大部分都是流民,早幾年吃飽穿暖都是問題,誰有那閑心認字,認了又有什么用呢?他們只要有手有腳,在田間勞作,就成了,學了字也用不上。
平民百姓里,只有想考試當官,或者是想做生意的人,才會去學這些。而且能學這些的,也都是平民百姓里比較富裕的那些了。
這小村子里,居然還能有個女教書先生開私塾,也是叫人驚奇。
“是啊,我聽說想送孩子去城里上學,可得花不少錢呢。也是我們這邊運氣好了,能有謝先生。”那婦人道,“謝先生她是幾年前落水被沖到村子里的。那會兒還在打仗,她也是福大命大,還能活下來。村里人救她上來,其他什么都記不得,就記得自己姓謝,叫文心?!?
元熙和高懷瑜聽了這個名字,同時一怔。
謝文心……不會是他們想的那個謝文心吧?
若是她,那她如今在此處教人讀書寫字做做好事,也不錯了。
告別那婦人,元熙和高懷瑜就帶了玉珠和兩三個護衛,跟著人群一起進那家私塾。
這一家與村里其他屋舍也并無太多不同,看著都是這兩年新蓋的,土磚砌墻,青瓦壘頂。不過都沒見到什么農家人會有的東西,連個養雞鴨的禽圈都沒見有。
小院子里此刻擠了一堆大人小孩,有個年輕女子在中間微微笑著,不停與人交談。
元熙覺得這女子樣貌看著很是眼熟。
而高懷瑜和玉珠一眼就認出了她真是謝文心,微微變了臉色。
可是……院子里那個謝文心,氣質談吐都與他們見過的那個謝文心毫無相似之處。
應該是謝文心,但不是那個穿越來的原文作者,這位是真正的謝家小姐。
終于回想起謝文心模樣的元熙嘆息道:“可惜了……”
高懷瑜從他的語氣里知道了他的話外之意,搖頭道:“陛下,越王成婚五年了,夫妻恩愛,我們的侄兒都已經四歲了?!?
元熙還惦記著讓謝文心當弟媳呢!
若不是當年被原作者魂穿了,謝文心如今就是越王妃……不過做越王妃好,還是做這小村子里的教書先生好,誰又說得清楚呢。
元熙笑笑,對身邊護衛道:“捎封信回去告訴謝閔,他女兒在這?!?
沒有再進小院,元熙直接回了車上啟程趕路,天完全黑之前還能到鎮上呢。
“太好了,謝家小姐回來了。不過我什么時候才能回得去呢……”玉珠嘆口氣。
跟她同樣從后世穿越過來的人都已經回去了,她還一點頭緒都沒有呢。
天下都統一了,大魏在皇帝皇后的治理下也逐漸國富民強,顯露出盛世之象。到底還缺些什么呢?難不成真要等她壽終正寢了才能回去?可是原作者怎么就回去了,不公平!
“憑什么她能回去啊……”玉珠有點氣,“她就沒干過什么好事,還害得謝小姐與家里失了聯系,失憶那么多年……還有,她寫的什么破小說!”
“其實,朕還得感謝她呢。若不是她寫了那么一本小說,朕恐怕還沒機會與懷瑜再聚……”元熙執起高懷瑜的手,柔聲道,“若無此生,朕與卿便錯過了太多。”
“陛下……”高懷瑜輕笑,對上他目中的無限深情。
從前,確實錯過了太多太多。
*
正吵得不可開交的幾人一愣,旋即又繼續吵起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