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人才匯聚,稷下之風-《明朝第一駙馬》
第(2/3)頁
倘若是別的大臣,經過二十多天披星戴月的風塵奔波,到襄陽后一定要休息幾天。但是楊嗣昌不肯休息,到襄陽的第二天就召見了湖廣巡撫和其他幾個大員,詳詢目前軍事和地方情形,并且閱鑒了許多有關文書。僅僅隔了一天,他就在行轅中升帳理事。從他到襄陽的這一天起,明朝末年的國內戰爭史揭開了新的一章。
且說楊嗣昌那里忙著剿匪,宋友亮這里忙著迎接請來的講師。在當初派人的時候,宋友亮惟恐人家看不起自己是軍戶,不愿前來,還特地請宋學朱出面,寫了幾封書信。他哪里知道,崇禎兩次拿他當典型鞭策群臣,雖然沒有以邸報形式發布,但是現在自己早已是家喻戶曉。
這次請人,除了方以智和徐霞客沒請到之外,宋應星、王徵、吳有性和薄玨都欣然前來。
宋友亮聽說這些巨匠快要到了,連忙出城四十里迎接。“晚輩見過幾位先生,本來應該晚輩親自去請,可正好遇到榆園鬧匪,晚輩分身無術,這才失禮,還請先生們恕罪~!”
宋應星生就一副書生臉,他笑道:“如今天下之人都很虛浮,就算讀書人也一心只想著當官謀求功名。你出身軍戶,卻大興教化,實在難得。我宋某人就沖這點,也要助你一臂之力。”
王徵笑道:“當年齊王有稷下學宮,如今齊魯大地,又要學風鼎盛了!”
吳有性和薄玨上前說道:“我等不過一介草民,承蒙大人如此看得起。”
宋友亮還禮,仔細一看,發現四人身后還站在三個人,其中一人儒生打扮,氣度不俗,另外二人則是一身短衣。“這三位是?”宋友亮問道
一旁的孫和鼎趕緊上前一步,介紹道:“這位是家父的好友陳子龍。”
“可是編撰《皇明經世文編》的陳子龍~!”宋友亮驚呼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