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原來這才是問題-《卻道尋常》
第(3/3)頁
“那該如何解?”
劉先生沉默了下來,這一次沉默了更長時間后方才開口道:“唐國將士戍守邊關(guān),以血肉筑起城墻抵抗來犯之?dāng)常麄冃扌惺菫榱颂茋傩眨@就是為了天下。”
“先生的意思是修行所為者不是自己,而是天下?”
劉先生搖了搖頭,伸手指了指一旁低頭喝水的梁小刀,問道:“如果在他和一個陌生人之間選一個活著,你會選誰?”
李休回答道:“他。”
“那倘若是他和十個陌生人之間選一個呢?”
“他。”
“百人,千人?”
“他。”
“十萬人,千萬人又該如何選?”
李休面無表情,淡淡道:“還是他。”
劉先生不再說話,喝了一杯酒。
李休又問道:“那修行是為自己?”
劉先生放下了酒杯,目光中帶著一些追憶,輕聲道:“當(dāng)年我也如此問過蕭泊如,他回答說修行乃是順心意,所做之事無非就是心中所想,你要救他是因?yàn)樗麑δ銇碚f比那千萬人還要重要,唐國將士以血肉筑起城墻是因?yàn)樯砗蟮奶茋傩毡人麄兊纳€要重要。”
“修行為了什么是一個很籠統(tǒng)的概念,所以你最應(yīng)該清楚地就是什么是自己要做的,什么對自己來說是值得的。”
修行就是順心意,修的便是值得二字。
而做什么才是值得,那才是真正所需要修行的地方。
李休仰頭將碗里的白開水一飲而盡,目光鋒銳而平靜的注視著身前男子,淡淡道:“既然道理都擺在這里,先生何以自困牢籠,邁步不出?”
不遠(yuǎn)處的葉修渾身一顫。
劉先生看著他,目光復(fù)雜:“原來這才是你要問的問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