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兵臨城下-《三國之狼行天下》
第(1/3)頁
大軍通過函谷關休整一夜,次日出發,又走了兩天,才到了潼關。
呂小樹頗為無奈,這古人打仗,時間全耗在路上了,每一個城池,光趕路就得半個月時間,這還是中原大地,人口密集的州郡,要是去攻打南方城池,耗時更多。
當呂小樹領大軍趕到時,馬騰早已在關外迎候。近兩年未見,馬騰早已不似當年的馬是吳了,留有三寸長須,,一身亮銀戰甲,更顯英武不凡。
一番寒暄后,呂小樹詢問奪關經過,馬騰便如實回答。
原來董卓在函谷關布下重兵防御,便覺得高枕無憂了,給了馬騰一千兵馬駐守潼關,原本想函谷關依據天險,守個十來天不成問題,到時候有了敵情再去增援。
誰想西征大軍兵不血刃就拿下了函谷關,遠在長安的董卓根本不知道函谷關已經淪陷。其實就算黃榮沒有兵變,呂小樹率軍強攻,函谷關也不會有援軍到來,因為馬騰控制了潼關必經之地,求援信使根本無法到達長安城。
大軍在潼關前安營扎寨,休整三日。
當晚,呂小樹心緒不寧,離開軍帳大營,乘著月色策馬來到潼關黃河南岸。
潼關地勢險要,南接秦嶺,北臨黃河,西近華岳。周圍山連山,峰連峰,谷深崖絕,山高路窄,中通一條狹窄的羊腸小道,往來僅容一車一馬。后來人們常以“細路險與猿猴爭”、“人間路止潼關險”來比擬這里地勢的險要。再后來唐朝詩人杜甫游此地后,也留下了“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的詩句。
呂小樹身臨懸崖,聽得崖間夜獸啼叫,黃河之水奔騰翻涌之聲,大有俯視蒼生之感。抬頭只見星辰漫天,半月將盈,忽覺今日已是十月初九。遠在洛陽的蔡琰正是今日大婚,心頭微痛之余,只希望她不要重復歷史的悲慘結局,做一個幸福的人。
又想起去年自己大婚的前一夜,也是同樣的月亮,同樣的星辰,當時驕縱純真的嚴秀麗,如今已經成了自己的愛妻,溫柔可人,一改往日習性。如今她身懷六甲,自己卻出征異地。一種相思,兩處離愁。呂小樹臨江而嘆,矗立半夜。
潼關附近鳳凰嶺上樹木茂盛粗壯,大軍借休整三日大量制作攻城器械,以備來日攻城只用。只因攻城器械太過高大粗重,移動非常緩慢,所以只能就地取材,臨時建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