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王者歸來⑵-《三國之狼行天下》
第(1/3)頁
楊修幾句話急忙說完,卻不見兵將有任何行動,都站在原地,眼中異光連連。楊修驚覺不妙,后背隱隱發涼,回首只見呂布不知何時已經回來,就在他身后,眼中光彩凜冽,就像這初冬呼嘯的北風,讓人不寒而栗。
原來呂布走出幾步,不見楊修跟來,正對著民房院中與幾名兵將指指點點,頓時便知道他想要做些什么。
呂布向來重用楊修,令他負責情報收集,以及許多事的善后工作,可以說是呂布的眼睛與第三只手,基本都由他來完成。這就讓楊修慢慢養成了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性格,多年來的經歷,使他漸漸變得暴劣,在許多事上,甚至都不請示呂布,便會自然而然的為他剪除后患,因為他知道,若他請示呂布,以呂布的性格,必然不會允許,許多事便會留下尾巴,成為日后的牽絆。
在楊修心目中,呂布什么都好,就是心太軟,都說成大事當不拘小節。若非殺伐果決之人,絕沒有能爭奪天下者。說的難聽就是婦人之仁,項羽雄才更勝君侯,也不是落下一個養虎為患的結局?
因此,楊修便將自己定位成一個呂布身后的清道夫,為他掃清路上的一切牽絆,哪怕因此失去呂布信任,也絕不妥協。
“德祖眼中還有沒有我,如此作為,是想將我置于何地?”
看著呂布眼中憤怒光芒已如實質,楊修暗自苦笑,君侯答應這心懷不忿的民夫兩個要求,以他的為人,若民夫有所求,必竭盡全力。可聽民夫方才之言,似乎恨君侯入骨,若他心懷歹意,提一些不利于眾人的要求,豈非自尋煩惱?
這時見呂布動怒,楊修也只能作罷,只能退而求其次。
“君侯誤會了,我是看這戶農家有幸救得君侯性命,老小孤苦無依,在這亂世中只怕難以存活,既然他們對君侯有恩,那便是對我并州將士有恩,休愿意接他們過府,照看余生,以報他們今日恩德。”
呂布眼中神光終于緩和,楊修急智,想出這個應對之策也是難得,況且小豆一家屬實不易,若能得楊修照看,自己也能了卻一樁心愿。
“你最好言行一致,他們若在你手中有什么閃失,我定不會饒你。”
養幾個閑人對于楊修來說并不是什么難事,他家大業大是官宦世家,幾代往上都是高官厚祿,豈會在意多這幾張嘴,只是這番搬了石頭卻砸了自己的腳,難免讓他不爽。可事已至此,既然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那他就費些心思,將這不穩定的禍患留在自己身邊,總比放在不可掌握的地方要好得多。
呂布知道以胡老漢的心性,未必會跟著自己走,但楊修素來手段莫測,至于他用什么方法,也便由他去了,量他也不敢使用太激烈的辦法。
待呂布走后,楊修與幾名兵將大眼瞪小眼,一時無所適從。
“軍師,還殺不殺?”偏將趙雷問道。
“殺個屁,君侯既然已經關注此時,就絕不會允許你們胡來,要殺你們去殺,我可沒說過。”
趙雷訕訕而笑,他也不傻,豈會自己背這個黑鍋,自己大好年華,還未娶親,生的妖嬈多姿迷煞萬千少女,雖然武藝稀松平常,可有一個武藝高強的堂兄趙云,足以保他前途無量,在安邑街頭呼風喚雨,豈會無知無畏去觸君侯的霉頭。
“那該怎么辦?”
“還能怎么辦,你去請他們與我等同回安邑。”
“請?”
“不然呢?”
看著院中遙遙怒視眾人的胡老漢,趙雷苦笑道:“這老頭看我們像仇人一樣,豈會跟我們走,請只怕是請不動。”
楊修心中打算受阻,也在氣頭上,只是冷冷道:“既然君侯有令,無論如何你都要辦好,不然你就住在這里,別回去了。”
說完氣呼呼直向著大軍去的方向,策馬揚長而去,只留下趙雷與十幾兵士愣在原地。
“無恥!自己大包大攬,卻讓我來收拾殘局,什么玩意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