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葫蘆是一個老兵,一個跟隨呂布南征北戰很多年的老兵,要從起源說起來,恐怕還要追溯至當年朔方城下,大破南匈奴十萬聯軍的時候了。 之所以叫大葫蘆,并不是因為他長得像葫蘆,也不是他們家種了葫蘆,而是因為他們家從來都是一脈單傳,父母生下他以后,希望還能繼續生養更多的孩子,改變先前幾輩人的運勢,便為他起了小名叫葫蘆,只因為葫蘆有著收攏天地靈氣,延綿福澤子嗣的象征寓意。 也虧的好,此后父母又為他添了兩個弟弟,三個妹妹,可算是如愿了。 大葫蘆作戰并不勇猛,甚至還有些怯懦,像沖鋒陷陣這種事,他從來都是能逃則逃,如果萬一逃不掉,他也會在作戰時多長幾個心眼。 能夠從無數次大戰中活到現在,大葫蘆靠的不是過人的勇武,也不是逆天的運勢,靠的從來都是他小心謹慎,在戰場上沖殺時,從來都是跑到敵人最為薄弱的地方。 即便如此,大葫蘆還是幾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記得有一次攻打長安董卓時,那時候的大葫蘆還是一個年輕的半大小伙子,也有一腔澎湃的熱血,他被甄選為沖鋒在最前面的先鋒營,當時的他很害怕,只能跟隨在先鋒營身后,渾渾噩噩向長安城沖殺。 董卓的長安守軍異常頑強,死守城墻向下放箭,放落木滾石,即便死了一茬又一茬也沒有退卻。 大葫蘆親眼看著一個又一個身邊的同伴倒在血泊之中,一個又一個攀爬在城墻云梯之上的并州勇士,從高空跌落,喪生在城下火油遍地的火焰里。 大葫蘆曾經想過退卻,即便當一名逃兵??缮砗筮€有無數并州的兄弟前赴后繼,擁著他向前沖殺,哪里還有他回頭的余地。 從那時起,大葫蘆就學會了觀察戰場形勢,他發現城墻馬面交合處,有一個小小的防御死角,無論從哪一方面射來的弓箭,都難以到達那里,只零星的幾支箭,比起其他地方交織的箭雨來說,那根本就是天與地的差距。 甚至已經有好幾個爬上了城頭,與敵人短兵相接了。大葫蘆心想,這城下箭雨實在猛烈,還不如爬上城,與敵人大戰一場,近距離交起手來,大家都是兩只手兩只腳,還能怕他們涼州蠻子不成?況且一身力氣,總不好在城下白費,若被射死了,可就很不值了。 大葫蘆尋機往那里跑,當時身后竟還跟來了一個鼻涕蟲。 大葫蘆又好氣又好笑,這鼻涕蟲名叫丁旭,據說是老主上丁原的侄子,今年才剛剛從軍,年方十六,連媳婦都還沒有娶,鼻子下面黃毛絨絨的,一根毛都沒有,每到秋冬之時,鼻涕總會流下來,隨著呼吸一長一短,成為兵營里的笑談。 “你跟著我干什么,擦干你的鼻涕去城門那里,哪里需要你?!? 丁旭生就一身虎勁,在軍中被笑稱為小呂布,只因他事事都要爭先。 就像這次來先鋒營,以他的年紀與資歷,像這種炮灰角色根本還輪不到他,他只有殿后,收拾戰場的資格。 可這丁旭卻與常人不同,竟然主動報名先鋒營,被當時的主將侯成怒斥一番之后,他還是死不悔改,直接去找了領兵大將,當時官拜車騎將軍的呂布。 在大葫蘆眼中,呂布是一個很好說話的人,屬下兵將有什么事找他,他都會盡量的滿足。就像丁旭的請求,很順利得到了呂布的許可,最終還是加入了先鋒營。 “這里防衛松懈,只有爬上城頭才能殺敵,我要上去?!? 丁旭的睿智超乎想象,大葫蘆甚至都有些佩服,竟然還有人在自己之后發現此處敵軍的弱點,果然是英雄所見略同。 丁旭說完加速向前,爭在大葫蘆身前爬上了云梯,如猴子一樣幾下便爬了老高。 “急著去尋死嗎?”大葫蘆囔囔自語道。 跟隨丁旭爬上云梯,到城墻盡頭,只見丁旭跳上城頭,立馬便陷入了敵軍的包圍之中,幾十名涼州兵,各持長戟行成一個半環形的戰陣,朝著丁旭圍殺而來,更有無數兵將,對著剛剛爬上城頭的丁旭放箭。 地上躺著無數具尸體,大多都是同來的并州勇士,他們爬上城頭,卻陷入了苦戰,最終還都是死在了這里。 城上慘烈比之城下有過之而無不及! 大葫蘆看著城頭陣勢,站在云梯之上竟不敢向前,只想順著云梯爬下去,可向下一看,云梯上密密麻麻趴著十幾人,正等著他往上爬,讓出向上的通道。 大葫蘆一咬牙,跳上長安城頭,朝著苦苦支撐的丁旭沖了過去。 “鼻涕蟲別怕,大葫蘆來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