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乘風歸去-《村醫的三國夢》
第(2/3)頁
劉貞笑道:“大漢子民在羅馬落地生根,有益于治理地方。”
劉澤說道:“長文,告知軍機處諸臣,若有羅馬戰報傳來,不論何時,報于朕知曉。”
陳群急忙答是。
自此,劉澤源源不斷看到羅馬戰報,漢軍向前推進的極為順利,羅馬大軍節節抵抗,不斷敗退。后來日耳曼人和高盧人趁機發難,羅馬帝國千瘡百孔,搞得米薩焦頭爛額。八個月后,捷報傳來,羅馬都城被攻下,羅馬王公大臣被漢軍一股腦捉了,現在正送往大漢京師,請皇上定奪。
劉澤接報大喜,羅馬城陷落,羅馬滅亡之日不遠了。劉澤開始思考退位的問題了。
一年零八個月后,羅馬戰事宣高結束,高盧人臣服大漢,日耳曼人也被漢軍打殘了,退往其腹地,漢軍目前已經越過萊茵河和多瑙河,正向前推進。
諸葛亮上書劉澤,請朝廷委派官吏,前往羅馬。劉澤與軍機處連夜議,決定劃分羅馬為三十六個行省,每個行省參考大漢官制,設行政長官一名,副職四人;軍事長官一人,主管全省軍隊,副職二人,宣教郎一正一副。羅馬每一個行省主要官員全部由朝廷任命,行省下設縣,重要縣的主官也由朝廷任命。這樣一來,人事大權緊緊抓在中央手中,避免地方自作主張。每個行省主官任期都是五年,到期輪換或者調離本地。
又一個月后,日耳曼地方平定,劉澤長舒了口氣,立刻飛書諸葛亮、周瑜,讓他們穩定地方,等待朝廷派遣的官員到任,并穩定一段時日后,即可班師回朝,等候朝廷封賞。
對于派往羅馬的官員,劉澤沒有過多的參與,放手讓兒子劉貞去安排。雖然各個行省皆有駐軍,但對整個羅馬來說,行省的駐軍處理地方軍務還是綽綽有余,一旦發生大的戰爭,必須要有一支百戰精兵,才能保證不出大亂子。劉澤考慮再三,建議劉貞以姜維、鄧艾、霍峻為主帥,各自率領大軍分駐羅馬,起到威懾的目的。
一日早朝,劉澤面對群臣,開言說道:“各位愛卿,朕登基二十有年矣。想朕出身低微,本想以醫術濟世,不料陰差陽錯,先皇付朕重任,得為遼東太守,數十年來,北逐鮮卑,南定三韓,置扶桑諸島為大漢版圖,繼而征戰天下,方有就今日疆域。我大漢天威不可侵犯,凡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我大漢爭霸世界雄心不可滅,凡我大漢子民,牢牢記住此雄心壯志,傳諸子孫后代。朕今年六十六歲矣,身體大不如前,劉貞年壯,朕決意傳位于太子劉貞,望諸位大臣,善扶保之。”
劉澤退位,只有軍機處的幾位重臣知曉,其他群臣一聽,頓時炸了鍋,因為多年來,他們已經習慣了在劉澤的領導下,順風順水的工作,驀然聽到劉澤也要致仕,心中恐慌,對劉貞一來不太適應,二來對他的能力,還有些質疑。
劉澤看到群臣的模樣,大聲喝道:“肅靜。新老交替,自然之理,諸位熟讀經書,難道這點也不知道嗎?朕意已決,來人吶,安排傳位大典。”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