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七、身世之謎(大結局)-《本宮不在線》
第(1/3)頁
二百二七、身世之謎(大結局)
蘭溪滿臉期待地看著變成陳隱的望帝。等著他說出全部的前因后果。
陳隱緊緊抱住他,面上滿是悲凄和不甘,似乎想尋找溫暖和依靠,從未見過他這幅樣子的蘭溪心里頓時很柔軟,緊緊的依偎著他,聽他慢慢道來。
三十多年前,坐在龍椅上的是他的親生父親文帝,他與嫡妻德賢皇后少年結發,感情十分深厚,可惜德賢皇后卻一直不能生育,宮中已有六位庶子卻無嫡子。
堂堂大國沒有嫡子傳承,讓文帝和滿朝文武都極為不安,請了最高明的醫生診治,卻不能如愿,文帝雖然待她依舊,德賢皇后卻十分苦悶和自責,甚至自請降為妃讓文帝另立皇后,愛妻心切的文帝堅決不許。
文帝有一弟弟封北王,也就小魚的親生父親,雖非一母同胞,卻自幼感情深厚。北王妃陳氏是個溫厚重情之人。是德賢皇后的表妹,深得德賢皇后信任。一日北王妃生病,德賢皇后只告訴了文帝,瞞了眾人去探病。
北王妃也不過是心病而已。她嫁于北王兩年了,也一直沒有孕育,且北王重情一直不肯納妾,所以感到對不起北王,才憂思成疾,與德賢皇后同病相憐感情深厚,見到德賢皇后親自探望,感動之余病好了大半。
中午用飯時,德賢皇后面對滿桌精心準備的佳肴卻連連做嘔,北王妃問清她已兩個多月未來月事,猜她可能是懷孕了,就要傳御醫入府診治。
德賢皇后以前也曾有過幾次月信不至并作嘔誤以為懷孕,結果并不是,她怕希望再次落空又被別的嬪妃暗中嘲笑,就不讓請御醫,而是從外面請了不認識的醫生,并換了普通裝束,說是北王府的遠親身體不適。
結果得來全不費功夫,那個醫生診治德賢皇后果然懷孕了兩個多月,且是雙胞胎。
德賢皇后還沒來得及高興,就受了沉重的打擊,因為孿生在民間是喜事,在皇家卻是大忌。孿生女兒或者龍鳳胎倒無妨,孿生因極有可能出現李代桃僵之事。前朝就曾發生過,所以在皇家先出生的那個尊貴無比,后出生的那個是堅決不允許存活的。
同樣的親生骨肉,只因出生晚了幾分鐘,命運便云泥之別。德賢皇后憂心忡忡心痛難抑,覺得還不如沒有孕好,北王妃勸她心安,暫且壓下消息,說不定還是龍鳳胎或者孿生女兒。
德賢皇后回宮后,萬般無奈告訴了文帝實情,文帝日夜盼著嫡出的孩子,聽到這個消息也驚呆了。后來決定指定一個心腹御醫專門負責皇后的孕情,牢牢瞞住懷了雙生子的消息,為了掩人耳目,還把懷孕兩個多月說成是三個月。
因為刻意隱瞞,這個消息除了心腹御醫就只有皇上皇后和北王夫婦,懷孕八個月多時,因為肚子越來越大,怕被別人看穿是雙胎,就決定提前讓孩子出世,為了不走露消息。特意設計讓孩子出生在北王府。
痛苦的是果真生下了孿生子,第一個生下來就抱回宮并告知天下,普天同慶。第二個本該讓他死,文帝雖然極為痛苦和不舍,但為了朝堂穩定還是狠下心想棄了他,德賢皇后苦苦哀求,最后想出萬不得已等他稍稍成人之后服從宮里不能生育的秘藥,一個無后之人自然不能威脅到皇位,文帝答應了,這個孩子就留在了北王府,由北王夫婦找人秘密撫養。
一個月后宮中嫡皇子滿月,各國使者、百官命婦皆來朝賀,當日就被封為恪王,賜名唐敏之,記上宗室玉牒,成了天下最尊貴的嬰兒。
而北王府那個可憐的孩子,同樣的滿月,卻只有托病沒有進宮的北王妃和一個奶娘一個粗使嬤嬤陪伴,北王妃親手給他剃了胎毛,還不如窮人家的嬰兒金貴,甚至隨時都有送命的危險。
還好,文帝和德賢皇后沒有忘記這個可憐的小,夜里悄悄來到北王府,見了一面,賜名唐捷之,假名陳隱,假托是北王妃陳氏的娘家遠房親戚之子。為了怕被人發覺,此后他們除了給北王府的賞賜特別豐厚之外,再沒有來看望過這個孩子。卻從離北王府最近的右辰宮里修了一條通往北王府的秘道。
北王對府里奴才說是收養的親戚家無依無靠的孩子,因身患疾病不能見外人,嚴令不許府里任何人議論此事。而陳隱也同樣不能跨出住的院子,陪伴他的只有奶娘和嬤嬤,北王和王妃抽空來看顧他。甚至他到了上學的年齡,怕泄密沒有請教師,北王買了書送給他親自教導,就這樣,主要靠自學的陳隱還是學業非常優秀。
漸漸他開始懂事,雖從未與外人接觸過,卻也從書本上和電視中了人情世故,也明白北王夫婦不是他的生身父母,因為他喊她們姑父姑母,他不理解為從懂事開始就不許見外人,更不能跨出小院,可每次問起總是被大人們搪塞。
終于有一天夜里,從未出過小院的他被悄悄帶到北王夫婦的臥室,那里有一對十分高貴的夫婦,看到他兩人激動的落下淚來,他這才那才是他真正的父母。他還以為他們是來接走他的,他們卻很快控制住了感情,叮嚀他幾句轉身而去。
從來沒有一次傷害勝過那一次,他們看起來是極富貴之人。為何卻不養而托付給別人?陳隱傷痛之后從此不再提及親生父母。
后來多年未孕的北王妃生下一女,就是小魚,那年望帝已經十三歲,因為沒有親情,偶爾能見到的北王夫婦和嬰兒小魚就是他最親的人。
也是那一年,心情抑郁的德賢皇后偷偷見了他最后一面,她來時帶了一瓶藥汁,卻沒有讓他喝下,半年后就離世了,從此他才是害得親生母親憂思過重而生病離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