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此故事一出,廢除劉娥的呼聲再次高喊了起來。 那些還沉浸在奪取了提刑司權力的竊喜當中的六部官員,以及御史言官們,終于清醒了過來。 他們此前在劉娥為先帝守靈的時候,謀劃了四十九日的廢除劉娥的彈劾,還沒有上表。 于是乎,百官們彈劾劉娥的奏折,如同雪花一樣飄進了皇宮。 劉娥被百官們彈劾的奏折,弄的焦頭爛額。 才擺脫的危局,又一次被人掀起,劉娥再次陷入危局。 不僅如此,呂夷簡身為劉娥的黨羽,也跟著遭了殃。 原本他出任參知政事的呼聲最高,可當貍貓換太子的故事傳遍了汴京城以后,百官們彈劾劉娥的同時,也厭惡了他,他的呼聲一下降到了最低點,比王欽若還不如。 向敏中出任參知政事的呼聲,一下子蓋過了他。 年關前最后一次大朝會。 決議參知政事人選的時候。 寇忠弓著腰敲響了寇季所在的院子里的門戶。 “小少爺,起了嗎?” 寇忠一邊敲著門,一邊低聲呼喚。 “起了……” 門內傳出了寇季的聲音。 寇忠一喜,趕忙道:“老爺說,讓您換上朝服,隨他一起去上朝。” “要出結果了嗎?” 寇季幽幽的聲音從門內傳出。 “你且等等,等我換上朝服。” 話音落地,門內再也沒傳出寇季的聲音。 寇忠恭謹的站在門外等著。 良久之后。 寇季打開了門戶。 他穿戴著自己那一身朱紅色的官服,邁步往外走去。 到了寇府門口的時候,寇準已經在門口候著了。 寇季對寇準一禮。 寇準點了點頭,道:“隨老夫去上朝。” 隨后,寇準就領著寇季,出了寇府,一路走到了東華門。 等他們到了東華門前的時候,東華門前已經聚滿了人。 今日是年關前最后一個大朝會,滿朝文武都到了。 他們三五成群的湊在一起,高聲討論著要彈劾劉娥的話,生怕別人不知道似的。 寇季對此置若罔聞,他推著寇準到了金水橋邊上。 守在金水橋上的侍衛們自動讓開了道路,寇季推著寇準過了金水橋,直接入了皇宮。 到了垂拱殿以后,趙禎、劉娥已經到了。 趙禎身穿一身十二章袞服,端坐在龍椅上。 十二章袞服,是標準的帝王服飾。 平日里很少穿,只有在大朝會等重要場合,才會穿戴。 袞服分玄衣纁裳,十二章中,八章在衣,分別有日、月、星辰、山、龍、華蟲、火、宗彝;四章在裳,分別有藻、粉米、黼、黻。 劉娥穿戴著一身鳳袍,坐在趙禎下首。 寇準祖孫入了殿內以后,簡單施過了禮。 趙禎請寇準居于御階的第二階,等寇準坐定以后,才吩咐郭槐,鳴鐘上朝。 待到皇城上的鐘聲敲響以后,百官們魚貫而入,進了皇宮,隨后分班站好,進入到了垂拱殿。 在郭槐宣讀了上朝以后,百官們齊齊向趙禎、劉娥、寇準施禮。 禮畢。 郭槐并沒有照例宣告‘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而是寇準開口道:“今日大朝會,乃年關之前,最后一個朝會,當先議參知政事人選,再由各部、各司、各衙,匯總呈報今歲的出入,最后再議諸事。” “喏!” 百官齊聲宣道。 見到百官們應允,寇準點了點頭,又道:“經過百官推舉,參知政事人選,在呂夷簡、向敏中、王欽若三人中選定。 官家年幼,無法親自裁定參知政事人選。 老夫跟太后商議過后,決定施行庭推。” 庭推,就是當庭推舉參知政事人選。 類似于后世的投票選舉,票多者獲勝。 朝堂上一旦遇到了官家難以裁定的事情,又或者官家不變出面裁定的事情,就會出現庭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