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 也不知道誰在趙禎話音落地以后帶頭喊了一句,百姓們跟著紛紛喊了起來。 他們群情激揚的往前涌。 若不是御前衛攔著,恐怕他們能沖上前,生生咬死丁謂。 百官們見此,渾身一震。 自大宋立國以來,還從沒有參知政事獲罪被誅。 也正是因為如此,一些文臣們獲罪以后,也被免除了死罪。 漸漸的,就有‘刑不上大夫’之類的話,在百官們中間流傳。 趙恒在位的時候,此話雖然沒有公之于眾,但趙恒的所作所為,似乎默認了這個說法。 這讓百官們隱隱把這當成了一種祖制,一種護身符在維護。 如今,年幼的趙禎,開口就要誅殺丁謂。 徹底把滿朝文武嚇了一跳。 真要是讓趙禎斬了一位參知政事,開了先例。 那以后就再也不會有人說什么‘刑不上大夫’之類的話。 寇準對此還沒有言語,當即就有御史跳出來反對此事。 揚言說朝廷沒有誅殺參知政事的先例,此例不能開。 還說丁謂縱然有罪,卻罪不致死。 大可以依照慣例,貶官、流放、刺配。 隨著御史開口,其他的文官們也紛紛開口。 丁謂見此,激動的不能自已,恨不得沖上前抱著趙禎親兩口。 若不是趙禎沖動之下說出那種話,文官們也不會紛紛出班,保他狗命。 見朝堂上的文官一個個站出來反對,趙禎也有些為難。 他意識到了自己說錯話,可有不知道該怎么處理眼前的局面。 他沉吟再三,決定收回自己的話,“朕……” 只是,他剛說了一個字。 曹瑋緩緩出列,摘下了頭頂了官帽,放在了地上,高聲道:“似丁謂這種害慘十數萬將士的賊子,攀咬賢臣良將的奸人,官家若是饒了他的性命,那么臣乞骸骨。” 高處恭緩緩出列,摘下了官帽,學著曹瑋的樣子放在地上,高喝道:“臣亦是如此……” “臣附議!” “臣也附議!” “……” 一瞬間,武勛們紛紛出列,拿自己的官爵,賭起了丁謂的性命。 一場審判丁謂的會審,到最后鬧成了文武相爭。 趙禎見滿朝文武都不把身上的官爵當一回事,小臉漲得通紅。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這是趙禎從小就從趙恒口中得知的為人君的綱領。 在趙禎眼里,朝廷賜下的官爵,那就是君恩。 如今一群臣子把君恩當兒戲一樣隨意的拿來當堵住,這是他不能容忍的。 他心里有憤有怒。 可卻沒有宣泄出來。 他知道,這種場面,他不能意氣用事。 他又處置不了眼前的局面,所以只能求救似的看向寇準。 寇準看出了趙禎的窘迫,他對趙禎微微點了點頭,示意趙禎不要心急,他自有應對的法子。 趙禎見到寇準示意,心里也松了一口氣。 在趙禎眼里,寇準是朝堂上唯一一個能治住滿朝文武的人。 縱然是他大娘娘劉娥,也做不到這一點。 劉娥想要立足在朝堂上,在文武之間,必須拉攏一批,打擊一批。 她不能像寇準一樣,一起打擊。 寇準盯著滿朝文武,冷哼道:“吵夠了沒有?你們當這里是什么地方?各位的府邸嗎?上有官家,下有黎民,你們在這里吵吵鬧鬧的成何體統。 為人臣,沒有一點兒臣子的樣子,為人父母官,沒有一點兒父母官的樣子。 丟不丟人?” “太師,我等并非是在胡鬧,而是我朝自立國以來,尚未有斬殺參知政事的先例。官家今日若開了殺戒,難保以后不會殺更多人。” “……”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