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在寇季的笑容中,看到了一些無奈。 顯然,寇季不太看好,大宋擁有的百萬兵馬。 “老夫三人回頭會商討一下此事……此事你別參與,那些官員們鬧起來,可不是你能對付的。” 王曾皺著眉頭,低聲說了一句,不再搭理寇季。 寇季也沒有再湊上去,自討沒趣。 此后,三人再也沒有言語,一直注視著王云升趕著耕牛在耕田。 由于出宮的時候,時間已經過了午時,所以直到日落西山的時候,王云升只耕了四畝的田。 當他大汗淋漓的驅著耕牛,拉著犁具到了趙禎身邊,向趙禎報訊的時候。 趙禎親自扶起了施禮的王云升,并且用陳琳的拂塵,幫王云升彈掉了身上沾染上的泥土,又用汗巾,親手幫王云升擦汗。 王云升激動的拽著趙禎的手,大聲哭嚎,說出了無數表忠心的話。 “臣等為官家賀!” 寇準領頭,帶著文武大臣們,齊齊向趙禎施禮。 趙禎拉著王云升,對文武大臣們朗聲道:“自從朕登基以來,收到的祥瑞,不計其數。但唯有王愛卿獻上的祥瑞,才是真的祥瑞。 在朕眼里,能利國利民的東西,才是算得上是祥瑞。 那些奇珍異獸,獻給了朕,只會擺在宮里、藏在內庫內,與國無用,與百姓無用。 算什么祥瑞? 以后,朝野上下,需要以王愛卿為諫,多多獻上與國、與民有用的東西。 朕一定會不吝賞賜。” 趙禎發表完了感慨。 文武大臣們齊齊躬身應答了一聲。 趙禎又對寇準道:“寇太師,王愛卿,還有工部諸多官員,一起創出了這兩種利國利民的祥瑞,當重賞。” 寇準微微拱手,道:“老臣一定酌情重賞工部上下官員。” 趙禎點點頭,又道:“兩種新犁具的推行,就有勞寇太師操心了。” 寇準再次拱手,“老臣遵旨。” 趙禎吩咐完了寇準,目光又落在了兩種新的犁具上,幽幽的道:“陳琳……” “老奴在……” “這兩種犁具,帶回宮里,好生的照看,待到了明年祭祖的時候,朕要帶著它們去太廟。” 趙禎此話一出。 在場的文武大臣們,一臉驚愕。 寇準、李迪、王曾三人下意識皺起了眉頭,卻沒有開口。 但有人忍不住,走了出來,對趙禎拱手道:“官家……此舉不妥……” 趙禎瞥向他,淡淡的道:“如此利國利民的利器,誕生在了朕的手里,朕難道不應該告知祖宗嗎?” 那人拱手道:“官家,新的兩種犁具固然好……但還不足以進太廟……” 趙禎眉頭微微一挑,沉聲道:“朕若是非要帶它們進入太廟呢?” 那人正色道:“官家若是硬要帶它們進太廟,臣自然不敢阻攔。只是此舉傳出去以后,難免會被天下間的百姓詬病。 為了官家的圣名,臣還是希望官家不要帶它們進太廟。” 趙禎聞言,背負雙手,淡淡的一笑道:“朕尚未親政,有何圣名?就算是有,那百姓們也會看在朕年幼的份上,不予朕計較。” 文武大臣們聞言,愣愣的抬起頭,盯著趙禎。 不等有人再開口,趙禎甩了甩袖子,邁步上了龍攆,吩咐了一聲,“回宮……” 御龍直護衛著趙禎,往汴京城內走去。 文武大臣們卻留在原地,一臉的愕然。 “官家……” “挺好……” “怎么會挺好的?官家不聽我等勸誡,將來必定會惹出大禍。” “哼!官家若是事事都聽你們的,那還是官家嗎?” “……” 文武大臣們對趙禎表現出來的‘叛逆’反應不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