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迪終究還是硬不下心腸,看著寇季自找麻煩。 雖然他在心里無數次的告訴自己,以后再撞上了寇季惹麻煩,就假裝沒看見,讓這個惹自己生氣的臭小子,好好張張教訓。 但是當寇季真要惹麻煩的時候,他還是忍不住開口勸誡。 寇季聽到了李迪的話,想到了之前在貢院門口,他開口提醒柳永,柳永卻什么也沒做,頓時有了主意。 寇季放下了柳永的卷子,對李迪、馬元方二人拱了拱手。 “小子多謝您二位掛懷,小子并沒有取中他的打算。小子只是見您二位似乎對他的文章評價的很高,所以就想看看,好在何出。 小子仔細的瞧了一下,確實好。” 李迪、馬元方二人,聽到了寇季的話,心里齊齊松了一口氣。 他二人還真怕寇季會意氣用事,硬取了柳永。 雖說他二人皆是性情中人,沒少做一些性情中事。 可正是因為如此,他們才了解性情中人在官場上行事,有多吃虧。 昔年。 馬元方一個正三品的都轉運使,就是因為一時克制不住性子,打了人。 瞬間就被貶為從五品的知州。 由此可見,性情中人在官場上做事,害處有多大。 也正是因為了解性情中人在官場上不好行事,所以他二人才不愿意看到寇季也成為一個性情中人。 二人松了一口氣以后,回想寇季剛才的話,反應不一。 馬元方撫摸著胡須,緩緩點頭。 李迪則啐了一口,不屑的道:“就你小子肚子里那點學問,能看出什么……” 馬元方聞言一愣,疑問道:“寇工部學問有點差?” 寇季剛要開口為自己正名,就聽李迪道:“何止是有點……簡直是奇差……圣人文章他都不一定背的全。” 寇季不樂意的辯解道:“我雖不會圣人文章,可我會的東西,天下沒幾個人會。” 然而。 馬元方似乎沒聽到他的辯解,居然一臉驚愕的詢問李迪,“他不通圣人文章,居然也能擔任科舉考官,沒有道理的啊?” 李迪嫌棄的道:“誰說不是呢……” 寇季張了張嘴,不知道說啥好。 當初可是寇準、李迪、王曾三人幫他謀劃的科舉考官事宜。 如今居然開口嫌棄他。 明顯是打擊報復。 二人數落完了寇季,就愉快的剝奪了寇季繼續閱卷的資格。 李迪隨手遞給了寇季一份名錄,讓他去審閱試卷中那些需要避諱的字,看看是否缺筆。 古人在一些重要常客,寫文寫字,皆有避諱。 首先要避諱的就是身處的王朝中的歷代帝王的名諱、太后的名諱,以及帝王們明確指出,需要避諱的詞。 所以古人在寫文章的時候,碰到了需要用到避諱字眼的時候,都需要巧妙避過。 實在避諱不過,那就在寫這個需要避諱的字的時候,少寫一筆。 李迪交給寇季的任務,就是讓寇季去審閱,看那些考生們當中,有沒有人粗心大意,寫了什么需要避諱的字。 但事實上。 經歷了秋闈的考生們,基本上已經熟練的掌握了所有要避諱的字。 在他們的卷子上,很少很少能借著這一點挑出錯。 所以寇季的任務就顯得十分簡單。 基本上處在無事可做的狀態。 咸魚一般的在貢院里廝混了兩日。 李迪、馬元方等人,經過多此審核,選出了一百多份卷子,送進了宮里交給趙禎審核。 大宋朝初期的科舉,不必宋中期、后期,還有明清兩朝。 一科選取三四百位學子。 大宋朝初期的科舉,選取學子很隨意。 有幾十人的一科,也有上百人的一科。 但很少出現兩百人以上的常科。 可能是因為常科、恩科,開的比較多的緣故…… 趙禎在寇準、王曾二人幫助下,審核完了卷子。 確認了沒有什么看著不痛快的家伙以后,點了會元,重新把卷子發回到了貢院。 李迪、馬元方、寇季三人,擬定了榜文以后,讓人張貼了出去。 榜文一出。 有人歡喜,有人憂。 榜上有名的,自然喜不自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