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9章 負(fù)重前行的人-《北頌》
第(2/3)頁
從很早以前,寇季就知道呂夷簡做事,是一個目的性極強的人。
呂夷簡在入仕以后,所作的每一件事,都帶著極強的目的性。
投靠劉娥,為的就是借著劉娥掌權(quán)的機會,坐上相位。
在看出了劉娥不值得輔佐以后,果斷抽身,選擇了巡視天下養(yǎng)名,借著巡視天下的積攢的功績,坐上相位。
如今他如愿以償?shù)淖狭藚⒅碌奈恢谩?
他在坐上了參知政事的位置以后,選擇對大宋的律法做出修訂,其目的也不言而喻。
為了大功。
為了大功以后,功成身退。
為了成為圣賢。
不然的話,他為何要做這種費力不討好,還得罪人的事情?
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參知政事了,只需要熬下去,熬個七八年,李迪就會從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位置上退下來。
只要不出意外,在李迪退下來以后,他就會接替李迪的位置,擔(dān)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以他的年紀(jì),位極人臣,那是遲早的事情。
他若是不求名,不求功,犯不著去得罪人。
只是。
呂夷簡不等到自己坐上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時候推行修訂律法的事情,反而在李迪擔(dān)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時候推行修訂律法的事情。
有一種拿李迪當(dāng)槍使的意思。
畢竟,李迪擔(dān)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時候,開始推行修訂律法的事情,那些反對的聲音,就會將炮火集中在李迪身上。
始作俑者的呂夷簡,反而只需要承擔(dān)一點點的炮火。
呂夷簡此舉有些不地道。
李迪明顯已經(jīng)知道了呂夷簡的心思。
卻依然心甘情愿的為呂夷簡當(dāng)槍。
所以他才會在跟寇季說話的時候,流露出一絲絲悲觀的語氣。
“目的是相同的,都是為了百姓好……只是所求的不同……李迪只想為百姓謀福,呂夷簡卻為了求名……一個愿打,一個愿挨……我卻沒資格評價……”
“我跟他們擁有同樣的目的……我的目的遠(yuǎn)比他們的更深遠(yuǎn)……為了達(dá)到目的,犧牲掉的人,可能會更多……”
寇季漫步走在路上,腦海里想了很多,感嘆了很多。
到了王府門口的時候,才緩緩回神。
入了王府。
王曾不在府上,寇季將請?zhí)唤o了接待他的王家大郎,閑聊了幾句,喝了兩口茶,離開了王府。
一路到了呂府。
呂夷簡也不在府上。
呂夷簡的叔父,熱情的招待了寇季,并且邀請寇季到了他藏書的書房,參觀了自己的藏書,拉著寇季引經(jīng)據(jù)典的聊了許久。
寇季有些招架不住呂夷簡叔父的熱情,在呂夷簡的叔父提出,要請自家偏房孫女和寇季會面的時候,寇季起身告退。
寇季離開了呂府,又相繼去了張府,拜訪了禮部尚書張知白。
張知白為人清正,年齡和寇準(zhǔn)相仿,寇季拜訪了諸多府邸,屬他的府邸最寒酸。
兩進(jìn)的宅子。
沒有多少華麗的裝飾,唯一可取的,就是樹木花草繁多。
大概是借著樹木花草,取代那些假山流水,裝飾府邸。
門口的門子是一個缺了兩顆牙的老仆。
老仆雖然已老,卻有一股不服輸?shù)臍鈩荩v然是面對寇季,也僅僅是微微彎下腰,不卑不亢的搭話。
“張禮部可在?”
寇季到了張府門口,詢問了一聲,就被張府老仆,帶著入了張府。
張府內(nèi)的擺設(shè)很簡單,簡單的令人發(fā)指。
仆人們也很少。
寇季在進(jìn)入到張府內(nèi)以后,隱隱約約看到了仆人,只有兩三個,年齡一個比一個大。
到了正堂以后。
張府的老仆,奉上的茶水,是街邊茶點里的那種粗茶。
品茶的時候,全無口感。
寇季在張府老仆的安排下,坐在正堂內(nèi)等了一會兒。
張知白著一身帶著補丁的青衫,出現(xiàn)在了正堂內(nèi)。
衣服略顯寬大,穿在他身上更像是一個袍子。
張知白年齡僅僅比寇準(zhǔn)小三四歲,看著卻比寇準(zhǔn)蒼老,身形略顯消瘦,隱隱帶著一絲菜色。
顯然是長期營養(yǎng)不良造成的。
寇季見到了張知白出現(xiàn)以后,主動起身,迎上前,“晚輩寇季,有禮了……”
張知白上前扶起寇季,笑道:“你我同朝為官,同任六部主官,無需跟我施禮。”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