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42章 李迪感受到的震撼-《北頌》
第(3/3)頁
李迪一行,頂著風沙,出現在了沙州的綠地上。
經歷了西域的風沙洗禮,李迪整個人看上去又蒼老了幾分。
一行人在綠洲邊上站了許久,也沒見到迎接他們的人。
李迪苦笑了一聲,撫摸著干硬的胡須,長嘆道:“世人皆知,寇吏部瑕疵必報,果然不假。老夫不過攔下了他幾封家書,他就如此對待老夫,還真是小心眼。”
“事關寇吏部的妻兒,寇吏部自然上心。”
李迪身邊,一個年輕的宦官,擦拭了一下臉上的沙土,低聲說道。
李迪瞪起眼,不屑的道:“你懂個屁!”
宦官目光幽怨的瞥了李迪一眼,果斷閉上了嘴。
對于李迪攔下了通往汴京城和通往西域的文書的舉動,宦官真的看不懂,他十分不明白李迪為何要冒著被彈劾的風險,干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李迪見宦官閉上了嘴,不再胡亂插話,便背負起了雙手,長嘆了一句。
“人之常情,老夫如何不懂……老夫有兒孫,老夫自然知道一個父親,在得知妻子快要生產的情況下,卻得不到妻兒一點兒消息的焦急心情……”
宦官翻了翻眼皮,很想問一句,那您為何還要攔下寇吏部的家書。
但他感覺,他要是問出口的話,李迪很有可能會再罵他一頓,所以他果斷沒有問出口。
李迪長嘆了一句別人聽不懂的話以后,攀上了馬車,躺舒服了以后,催促著車夫,趕著馬車往沙州城駛去。
往前行了一段距離。
李迪聽到了震耳欲聾的呼喝聲,他立馬催促著車夫趕著車,快速的往聲音傳來的地方駛去。
等到了地方以后,李迪就看到了他畢生也沒有見過的一幕,驚愕的瞪大了眼珠子。
圍繞在李迪身邊的人,表情差不多。
一個個驚愕的張大嘴巴,一臉呆滯。
十萬多人開荒的場面,十分壯觀。
他們喊著號子,揮舞著手里的農具,將一塊塊的雜草地,變成了一塊塊良田。
一眼望不到頭的開荒人,一眼望不到頭的濕潤土地,讓人看著十分震撼。
“這……這……這……”
宦官結巴的說不出話。
李迪震驚的感慨道:“好一處大糧倉啊!”
李迪遠比宦官看到的更多,所以他不至于詞窮。
在宦官眼里,那是數值不清的良田。
在李迪眼里,那就是數值不盡的糧食。
“難怪你小子,待在西域不肯回去……難怪你小子,敢私自調遣大軍跟西夏叫板……難怪你小子,逼死了薛田,都不懼怕……”
“有這數值不清的良田,別說是要了薛田性命,就算是要了老夫性命,老夫也心甘情愿啊。”
“老夫還擔心你在西域的所作所為,傳回了朝廷,朝廷會因此怪罪于你,所以才攔下了那些文書,打算用自己最后的臉面,幫你度過一次難關。”
“如今看來,你在西域所做的一切,都沒有錯。是老夫的錯,是朝廷的錯。”
“是朝廷和老夫鼠目寸光,竟不知道西域居然也有如此寶地,竟不知道你在西域干出了如此豐功偉績。”
“……”
如此一眼望不到邊的良田,代表著什么。
沒有人比李迪更清楚。
它代表著,西域以后將會產出無數的糧食。
它代表著,大宋許多百姓以后再也不用擔心挨餓。
它代表著,無數人的性命。
大宋富庶嗎?
大宋十分富庶。
可糧食在大宋依舊緊缺。
即便是無災無傷的豐收年,依然有人會因為沒有糧食吃,而餓死。
就這,朝廷還得從百姓們嘴里摳出一部分,存在常平倉內,以備不時之需。
可以說,大宋的糧食一直不夠吃。
從立國之今,大宋的糧食一直緊缺。
朝堂上的官員,民間的百姓,每年為了糧食的問題,要生出許多事端。
感謝‘讀者1203199943408017408’五百書幣打賞!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