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44章 李迪的苦心,寇季的明悟-《北頌》
第(2/3)頁
寇季沉聲道:“所以您攔下了我遞給朝廷的文書,也攔下了朝廷遞給我的文書,其目的就是打算在中間插一杠子,幫我攬下所有的麻煩。”
李迪毫不猶豫的點頭。
寇季臉色一沉,鄭重道:“以您現在的身份地位,攬下了這些麻煩,下場可能不會太好。您為什么要這么做?”
寇季好歹是官家的心腹,又有一位已經成為了圣賢的祖父。
只要他不造反,無論惹下多大的麻煩,朝廷都不會處死他。
李迪就不同了,他已經脫離了中樞,已經失去了權柄,幫寇季攬下所有的麻煩,很有可能會在百官們的彈劾下,丟掉身上僅存的寄祿官,再進一步的話,很有可能會丟掉性命。
畢竟,李迪在離開中樞的時候,可是背著罵名離開的。
如今趙禎尚沒有幫他洗去罵名,他還背著那個禍國殃民的名聲。
李迪臉上浮起了一絲笑意,道:“為了百姓,為了燕云。”
寇季一臉疑惑。
李迪笑道:“朝堂上真正為百姓做事,為百姓謀福的人不多,你就是其中之一。朝堂上有能力謀劃燕云,有希望拿回燕云的,也只有你。
你能富國,也能強兵。
雖不通兵事,卻能打出驚天大勝。
只要你一直屹立在朝堂上,我們就有收復燕云的希望。”
頓了頓,李迪臉上的笑容一斂,抓緊了寇季的手臂,道:“你要是離開了朝堂,那朝廷恐怕再也沒有收復燕云的希望。”
寇季聽到這話,不知道該說什么。
他不由的想起了陸游的那首詩。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想必陸游在做這首詩的時候,心情應該跟李迪差不多吧。
只是李迪看得見希望,而陸游卻看不到希望。
李迪或許能在生前,就看到王師收復燕云十六州的壯舉。
而陸游,直至死后,埋進了土里,尸骸腐爛成塵埃,也看不到王師北定中原的那一日。
寇季大概明白了一些問題。
明白了自己為何在看到了大宋朝堂上的那些蠅營狗茍以后,還沒有造反的原因。
明白了自己明明有機會振臂一呼,卻從來沒想過去振臂一呼的原因。
那是因為大宋朝堂上雖然充滿了蠅營狗茍,但仍舊有人赤膽忠心,為國家,為百姓,嘔心瀝血,舍身忘死,勞苦奔波。
他舍不得,舍不得將他們的赤膽忠心毀于一旦。
那些蠅營狗茍們,他有的是機會,有的是手段拍死。
但是他們的赤膽忠心若是毀了,可就沒有了。
李迪見寇季陷入到了失神當中,握著寇季的手臂又緊了幾分,他激動的對寇季道:“你沒有經歷過澶淵之戰,但是卻出使過遼國。
你應該知道在遼國的鐵蹄下,那些百姓過的有多苦。
想在遼國過的舒坦,就得背宗忘祖。
想要記住祖宗,就得被奴役、壓榨,過著比狗還慘的生活。
他們不該如此的。
他們所受的每一點苦楚,都是我們的錯。
在沙州,死了幾萬我大宋百姓,你屠戮了沙州回鶻的貴族,屠戮了沙州回鶻的王族,為他們報仇。
在燕云十六州,數十年,死了去的百姓,早已超過了幾萬之數。
難道你不打算幫他們報仇?”
寇季在李迪的激動聲中緩緩回神,他斬釘截鐵的道:“我自然會救出他們,為他們報仇,但我不需要你幫我被黑鍋。
朝廷若是容得下我,我自然會率領著朝廷的兵馬,去拿回燕云十六州。
朝廷若是容不下我,那我就用自己的辦法,去拿回燕云十六州。”
李迪一愣,驚愕的瞪大眼,“你不能這么想……你這個想法很危險……”
李迪沉聲道:“曾經有無數人的想法跟你一般,可他們去了遼國以后,就再也沒回來。不是被宰了,就是位列遼國朝堂之上。”
寇季皺眉道:“遼國的朝堂容不下我,我也容不下遼國的朝堂。”
李迪眼睛瞪的更大了,心中生出了一個恐怖的想法,一臉驚恐的看著寇季。
寇季淡然笑道:“您老別瞎想,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情,我可不做。朝廷要是真的容不下我,我就在距離遼國最近的城邦,設立一處交易場。
花錢雇傭那些遼國的女子過來,為我大宋的百姓們生娃。
等她們懷孕了,就將她們送回遼國。
如此往復,總有一日,遼國遍地都會是我大宋百姓。
您老是知道的,我別的本事沒有,斂財的本事比一般人強。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