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57章 西涼破,河西歸宋-《北頌》
第(2/3)頁
若是將大宋兵馬和青塘兵馬扔到曠野上,誰輸誰贏還不一定呢。
青塘兵馬更習慣于野戰,而不是攻城戰。
在寇季、李迪二人的注視下,近二十萬的兵馬壓到了西涼城下。
青塘兵馬借著馬力,最先沖到了城下。
開始攻城。
朱能緊隨其后。
其次是李昭亮。
種世衡反而是最后。
近二十萬兵馬攻城。
黑壓壓的一片,宛若黑幕,籠罩在了西涼城外,逐漸的在侵蝕整座西涼城。
一枚枚大火球飛進了西涼城,砸在西涼城的城墻上,城內,爆裂而開,在西涼城內點燃了無數的火焰。
磅礴的箭雨內外交錯,在空中形成了一張密集的箭矢網。
煙火氣、喊殺聲,瞬間彌漫了整個戰場。
李迪盯著山下了磅礴的攻城場面,略顯振奮的道:“老夫還從沒有見過二十萬兵馬攻打一座城池的場面,今日一見,果然震撼。”
寇季贊同的點點頭。
他也沒見過。
二十萬兵馬攻打一座城池的場面,在古代是十分罕見的。
往往一場國與國之間的戰斗,投入的兵力總和,也不過二十萬左右。
強國與強國之間的戰斗,投入的兵力總和,也很少有超過一百萬左右的。
兵馬人數在超過了三萬以上后,就不會聚在一起,攻打一座城池。
而是會分兵。
分左中右三路兵馬。
然后再細分。
其目的就是將更多的兵力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
以最短的時間內擴大戰果。
在此期間,主力兵馬很少有超過十萬之數的聚攏在一起。
二十萬兵馬攻打一座城池的場面,很難見到。
除非是大軍匯合,攻打都城一類的地方。
……
攻伐西涼城的戰役。
從中午一直持續到了傍晚。
雙方廝殺了足足一個下午。
種世衡以一支精干的奇兵,破開了城頭上西夏兵馬的防守。
種世衡隨后發起的攻擊,卻最先攻上了城頭。
隨著種世衡打開了局面,角廝羅方隨后也攻上了城頭。
然后是朱能,最后是李昭亮。
朱能手下的兵馬雖然人困馬乏,但是得到了寇季許諾的封爵賞賜以后,還是十分勇猛的,加上巡馬衛的兩千多火槍手助陣,比李昭亮快了一步。
城內的野利旺榮很努力了,也很拼命了。
但是他無法逆轉局勢。
他率領的兵馬多是騎兵,并不適合守城。
加上手里沒有大型軍械輔助,很難擊潰四倍的敵人。
敵人如同潮水一樣從西面八方涌來。
他可以將手下的兵馬分成四份,固守在四面城墻上,卻沒辦法將自己分成四份,放在四面城墻上,指揮四面城墻上的西夏兵馬作戰。
城外指揮著兵馬作戰的人,李昭亮可能會比他弱一線,朱能跟他不相上下。
角廝羅和種世衡,卻比他強了不少。
種世衡治下的清澗城,就像是一枚釘子一樣,扎在西夏邊上,扎了多年,西夏也沒能奈何他。
由此可見,種世衡的厲害。
角廝羅雖然很少在戰事上見到他的身影,但并不代表他不會作戰。
論戰場上的殺伐之道,他比安子羅還強一線。
遼國、青塘、西夏,不會指揮兵馬作戰的人,根本沒資格稱王,沒資格凌駕于其他人頭上。
頭狼,不僅要擁有過人的智慧,還得擁有過人的勇猛。
當手下的統領們率領著狼群殺不死敵人的時候,頭狼就得親自上陣。
角廝羅在混亂的局勢中,一統青塘,無疑是一位合格的狼王。
所以他不僅智慧過人,殺伐一道上,也十分過人。
所以,戰事從一開始的那一刻,就已經結束了。
四位強敵,率領著數倍的兵馬攻打野利旺榮,除非出現奇跡,不然野利旺榮不可能反叛。
然而,奇跡并沒有出現。
野利旺榮大概在開戰的時候,就已經料到了會輸,所以他賭上了一切。
也許在更早的時候,他就料到了自己會輸。
李元昊率領著兵馬趕到了西涼城外,卻沒有沖開重圍,跟他匯合的時候。
那個時候,他大概就已經料到了自己的下場。
因為西夏在河西,大勢已去,很難翻盤。
野利旺榮在西涼城被攻破的那一刻,有沒有在心里咒罵李元昊,寇季不知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