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0560章 兩個有眼無珠的人-《北頌》


    第(2/3)頁

    李元昊牙齒咬的咯嘣作響,心中的恥辱感一下子用上頭,渾身都在顫抖。

    夏竦就像是沒看到李元昊的神情一樣,幽幽的嘆息道:“陽關(guān)之?dāng)。瑪≡谀阌醒蹮o珠。至于西涼城之?dāng)。徽f也罷。

    你在陽關(guān)的謀劃既然已經(jīng)敗了,就應(yīng)該明白大勢已去,就應(yīng)該知道急流勇退。

    你居然還想著跟西涼城內(nèi)的野利旺榮,夾擊李昭亮部,給宋軍造成一次重創(chuàng)。

    既然大勢已去,為何還要用這種昏招?

    嫌自己死的不夠快嗎?”

    李元昊攥緊了雙拳,渾身哆嗦著沒有說話。

    夏竦盯著李元昊道:“現(xiàn)在,我有資格做你先生嗎?”

    李元昊仰起頭,瞪著夏竦道:“我可以認(rèn)你做先生,但你必須回答我一個問題。”

    夏竦一愣,示意道:“你問……”

    李元昊一字一句的道:“你為什么會敗?”

    夏竦站在原地愣了許久,濃濃的嘆息了一聲,“跟你一樣,有眼無珠。看錯了靠山,看錯了盟友,才會落得今日的下場。”

    李元昊冷哼一聲,“原來你跟我一樣……”

    夏竦剛要說話,就聽李元昊繼續(xù)說道:“聽你話里的意思,你并不是真心實(shí)意投靠我大夏?”

    李德明瞇了瞇眼,瞥了一眼夏竦,沒有說話。

    夏竦沒有看李德明,也沒有在意李德明的神色,他盯著李元昊道:“我跟你不一樣……你敗了,是你的錯。我敗了,卻不是我的錯。

    還有,我投靠你們,也屬于迫不得已。

    但凡大宋有人能跟寇季祖孫抗衡,我也不會投靠你們。

    我的一生,毀在了寇季祖孫手里。

    我要用我的余生,毀掉寇季祖孫。

    我一個人的力量,還不足以毀掉寇季祖孫,所以我要借助你們的力量。”

    李元昊冷哼道:“難道宋皇也抗衡不了寇季祖孫嗎?”

    夏竦像是看傻子一樣,看著李元昊,“大宋皇帝能在龍椅上穩(wěn)如泰山的坐著,憑借的就是寇季祖孫的力量。他如今能在大宋朝堂上耀武揚(yáng)威,憑借的也是寇季祖孫的力量。

    他會蠢到挖斷自己在朝堂上屹立的根基?”

    李元昊被羞辱的臉頰通紅,咬牙道:“那你為何不選擇更強(qiáng)的遼國,反而選擇了我大夏?須知,遼國更加強(qiáng)大,更容易幫你報仇。”

    夏竦再次像看傻子一樣的看著李元昊,“遼皇耶律隆緒強(qiáng)勢,天下人皆知。他在朝堂上任用南面官,也只是用南面官做事而已,很少聽取南面官的意見。

    我若投了他,他絕對不會聽取我的意見。

    我若想借遼國之力報仇,也得等他死了以后。

    遼皇耶律隆緒比寇準(zhǔn)年輕,等他死了以后,寇準(zhǔn)的尸骸估計(jì)都爛了。

    我又找誰報仇去?”

    李元昊哼聲道:“那你憑什么認(rèn)定,我們父子會聽從你的意見?”

    夏竦瞥了李德明一眼,見李德明做出了聆聽狀,就淡淡的道:“你們接連慘敗,手里富庶的地方,已經(jīng)所剩無幾。

    你們想要再次變強(qiáng),唯有和大宋交手才行。

    即便現(xiàn)在還沒能力跟大宋交手,也得跟大宋斗智斗勇,謀取更多的好處,壯大自己。

    在你們眼里,攻城略地才是戰(zhàn)事。

    在我眼里,兩國邦交也是戰(zhàn)事。

    我雖然不能借著兩國邦交,毀掉寇季祖孫。

    但卻能借著兩國邦交,給寇季祖孫制造無數(shù)的麻煩,削弱他們的力量。

    等到他們的力量削弱到了我們可以抗衡的地步的時候,我們就可以一擁而上。”

    “你……”

    李元昊還要再次開口發(fā)問。

    一直在一邊默不作聲的李德明終于開口了,他冷哼了一聲,對李元昊喝斥道:“不得對先生無禮。”

    夏竦到西夏已經(jīng)有數(shù)月了,跟李德明也聊過許多。

    但卻從沒有跟李德明推心置腹的談過。

    李德明深知夏竦是一個有才干的人,所以有心用他。

    但是夏竦不愿意跟他推心置腹的談話,他對夏竦有懷有一些戒心。

    如今夏竦為了說服李元昊,將心里的話全部說了出來,李德明也對夏竦放下了戒心。

    夏竦是不是真心投靠西夏的,李德明并不在乎。

    猛然冒出一個敵國的封疆大吏,跑到他面前說,愿意跟著他混,愿意為他赴湯蹈火,愿意為他賣命,他也不會信,更不敢重用。

    相反,夏竦這種為了報仇,投靠西夏,想要借助西夏力量的人,他反而可以放心的用。

    忠不忠誠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能力、有才干、又不會損壞西夏利益。

    李德明掌權(quán)多年,深知朝堂之上,不可能滿朝忠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