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68章 黃頭回紇覆滅-《北頌》
第(2/3)頁
楊文廣、張元二人,得到了寇季到了的消息以后,率領著手下的心腹,以及一些小部族的頭人,親自迎接出了二十里地。
張元還特地給寇季備了一輛十分豪華的車架,供寇季落腳。
寇季也沒有客氣,在見到了張元、楊文廣二人以后,互相寒暄了幾句,就登上了那一輛豪華的車架。
寇季不是一個喜歡張揚的人。
但此時此刻他不得不張揚。
他此行代表的是大宋,代表的是趙禎,需要有一定的儀式感、莊重感。
在大宋兵馬整齊的吶喊聲中,在元山部境內的各小部族族人稀稀拉拉的歡迎聲中,寇季進入到了柴旦城。
入了柴旦城。
入眼看到最多的是行人、貨物、駱駝。
戰爭并沒有將柴旦城內的商業摧毀,反而讓柴旦城內的商業,變得更加繁榮。
張元在西域待久了,大概摸清了西域人的習性。
所以他在占據了柴旦城以后,迅速的就將柴旦城內的商業給恢復了。
柴旦城內的人,似乎沒有受到任何戰爭的影響,商業交易,十分熱鬧。
寇季看到了柴旦城的繁榮,不得不感嘆,張元真的是一個人才。
寇季在張元的引領下,入了柴旦城內臨時安置的王宮內。
陪著張元、楊文廣,各小部族頭人,看了一些歌舞,吃了一些美酒佳肴,說了一些客套話,就徹底散開。
張元派人安置下了寇季沒多久以后。
楊文廣率先一步找到了寇季。
楊文廣剛坐下沒多久,張元也到了寇季的房內。
三人坐定以后。
寇季滿意的笑道:“看得出你二人在黃頭回紇境內征戰期間,相處的不錯。”
楊文廣聽到這話,笑著道:“元山首領,是我見過的諸多草原部族首領當中,最有智慧的一個。這樣有智慧的一個部族首領,能真心投靠我大宋,實乃我大宋之幸。”
張元十分謙遜的道:“楊將軍說笑了,楊將軍也是我元山畢生所見的最能征善戰的一位。”
楊文廣慚愧的搖頭道:“元山首領說笑了,據我所知,得勝川一戰,就是元山首領謀劃的。在征討黃頭回紇的過程中,元山首領的許多見解,也讓楊某茅塞頓開。
論起能征善戰,楊某不如元山首領良多。”
寇季哭笑不得的道:“你們兩個別自吹自擂了,大家又不是什么外人。”
此話一出,楊文廣、張元二人皆愕然的看向寇季。
寇季笑著道:“元山部跟我大宋,乃是盟友,我跟元山首領也曾歃血為盟。細細算下來,我跟元山首領,也能互稱一聲兄弟。
既然是兄弟,那就是自己人,自己人就別說那么多客套話。”
楊文廣聞言,一臉恍然大悟。
他還真被寇季的話嚇了一跳。
他還以為寇季和元山首領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原來寇季是為了拉近跟元山部的關系,才如此說。
張元聽到了寇季的話,瞬間明白了寇季的心思,寇季這么說,也是為了方便二人以后的解楚,當即他十分配合的道:“不錯……在旦山城,寇天使為了取信我元山部的族人,跟我歃血為盟。如今又派遣大軍,幫我元山部在西域拿下了立足之地。
我跟寇天使,雖然不是親兄弟,卻勝似親兄弟。”
楊文廣對于張元如此拾取,很滿意,非常滿意。
大宋能多一個如同忠犬一樣的盟友,他在里面可是居功甚偉的,以后回到了朝堂上,論起了功勞,那也是大功一件。
若是以后元山部再幫大宋建功立業,那也有他一份隱性的功勞在。
三人又互相寒暄了幾句。
寇季開門見山的道:“元山部如今在西域立足,可愿意遣使,前往汴京城,向我大宋皇帝陛下,遞交國書,表示臣服。”
張元單手錘胸,十分鄭重的道:“元山代表元山部,愿意向天朝表示臣服。”
寇季點點頭,“如此甚好。”
之前元山部沒有在西域立足,寇季和張元的一切協議,皆是口頭協議。
如今元山部在西域站穩了腳跟,那么就需要向大宋遞交國書,簽訂正式的盟約。
該守的規矩還是要守的,該走的過程也要走。
確認了元山部愿意真心臣服大宋以后,寇季很多話就能很方便的往外說了,“元山首領準備和青塘締結盟約,請我大宋做見證,不知道元山部和青塘,準備締結怎樣的盟約。”
張元鄭重的道:“互為兄弟之邦,開通邊市,互相不得攻伐。”
寇季略微愣了愣,一臉若有所思的神情。
青塘作為西域一強,在跟元山部締結盟約的時候,并沒有要求元山部上貢,也有流露出吞并元山部的野心,著實讓寇季感覺到意外。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