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此事算是定下了。 有楊家老太君出面,折家軍必然能夠聽從朝廷的命令,配合朝廷的兵馬抵御遼人。 寇準嘆了一口氣,道:“那就讓寇季去一趟銀州和麟州吧。” 王曾趕忙道:“我這就讓人去擬旨。” 資事堂門口。 寇季愣愣的站在那兒,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說是請他過來商量事情的,可他人還沒到,就已經商量完了。 那還請他做什么? 寇季最終還是硬著頭皮進了資事堂。 寇季進了資事堂,向坐在上首一言不發(fā)的趙禎施禮過后,在最末尾的空位上坐下,也沒有出聲。 寇準和王曾都贊同他往銀州、麟州等地一行,這事算是定下了,他反對也沒用。 王曾派人草擬了圣旨,加蓋了印璽以后,就送到了寇季手里。 他也沒有命人宣讀,直接讓寇季自己翻看。 寇季翻看著圣旨,王曾在他身邊叮囑道:“老夫給了你最大的權力,西北所有的兵馬,任你調遣;軍中將領任命,由你作主;地方官員,任你調度;三品以下,可先斬后奏。 你在西北鬧一個天翻地覆,老夫也不管。 老夫只求你能做好一件事,那就是守住國門,將遼人擋在我大宋疆土之外。 只要你在西北能擋得住遼人,曹瑋等人就能在燕云之地,為我大宋開疆拓土。” 寇季聽完了王曾的話,有些頭疼。 王曾的話,讓他覺得頭疼。 王曾在圣旨上給他的頭銜,也讓他頭疼。 頭銜很多,有招討使、安撫使、兵馬總管、監(jiān)兵事等多個職位。 寇季如今已經不是那個初入朝堂的懵懂少年了,他現(xiàn)在也明白了職位越多,責任越大的道理。 王曾給了他這么多頭銜,等于是將西北的軍政大事,全部交給他了。 讓他處理西北的政務,他勉強可以應對,可是處理西北的兵事,他真的是一個頭兩個大。 “王相,你也太看得起下官了吧?” 寇季揉了揉眉心,盯著王曾發(fā)問。 王曾知道寇季的心思,但他只是咳嗽了一聲,沒有說話。 朝廷若是能抽得出合適的人手去西北,他也不至于強趕著讓寇季去。 他也沒有將西北的所有事情都壓在寇季身上。 朝廷已經派遣了王云升先行一步,去了西北。 寇季到了西北,有王云升幫襯,壓力會小很多。 “何時啟程?” 寇季疑問。 事情到了這一步,寇季也沒有拒絕的余地了。 他只能硬著頭皮,去西北走一遭。 王曾、寇準二人沒有開口,而是看向了楊家老太君。 楊家老太君哀聲一嘆,“明日便啟程吧。” 早到一刻,就多一分希望。 若是他們趕到西北的時候,折惟忠還活著,說不定還能保全性命。 寇季緩緩點頭。 幾個人坐在一起,又商量了一些細節(jié)。 幫著寇季在三衙中挑選了幾個沖鋒陷陣的先鋒將軍,然后分別離開。 寇季準備離開的時候,被趙禎給留下了。 資事堂內只有寇季和趙禎兩個人的時候,二人十分隨意。 寇季盯著趙禎,沉聲道:“折家……” 趙禎似乎猜到了寇季想問什么,沉聲道:“折母有性命之憂的事情,朕知道。折惟忠身體抱恙,朕也知道。朕沒料到敵人會用此事算計折惟忠,也沒料到,西夏人居然有膽子放遼人過境。 也正是因為如此,朕沒有重視折惟忠身體抱恙的事情。”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