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大王……” 就在李德明愁眉不展陷入沉思的時候,一道輕忽在他耳邊響起。 李德明微微仰起頭,就看到了他的心腹宦官一臉擔憂的將一封文書放在了他的面前。 李德明翻開了文書,瞧了幾眼,長出了一口氣。 “朱能部的兵馬,已經蕩平的紅水河以西的疆土,正在向紅水河東進軍嗎?伯爾城城主求援,請我派遣兵馬過去……” 李德明看向了心腹宦官,自嘲的笑了一聲,“我能派嗎?清澗城坐鎮的種世衡,會眼睜睜的看著我派去的兵馬從他眼皮底下溜走? 我若派遣了兵馬去馳援伯爾城,又從哪兒調遣兵馬,守衛興慶府?” “大王……” 宦官哀呼了一聲。 李德明擺擺手,“我沒事……如今我不僅不能將兵馬派出去,反而還得收縮兵力,為之后的大戰做準備。之前讓你傳達的命令,傳達下去了嗎?” 宦官趕忙點頭,“回大王,奴已經將大王的命令傳給了黨項各部的首領,命令他們帶著族中的所有青壯前來興慶府。” 李德明緩緩點頭,“這一次,我們不能再吝嗇了。大難將至,我若是還吝嗇,他們肯定不會為我出死力,說不定還會暗中倒向大宋。 你回頭派人去幾處鐵冶務傳令,命令他們將庫藏的盔甲、兵刃,全部送到興慶府。 等到黨項各部的首領們到了,就將盔甲、兵刃派發給他們。” 宦官點點頭,答應了一聲。 李德明繼續道:“等各部首領到了,你幫我舉辦一場宴會,我要宴請他們。” 宦官再次點頭。 李德明宴請黨項各部首領的目的,宦官也能猜到,無非是收攏人心,許下重利,借此激勵他們一番,讓他們出死力對付宋人。 李德明吩咐完了公事,又提起了一些私事。 “昊兒那邊如何?” 宦官趕忙道:“太子殿下已經帶兵到了遼國邊陲。” 李德明緩緩點頭,繼續問道:“沒發生什么意外?” 宦官道:“宋軍王凱部,跟太子殿下的兵馬擦肩而過。太子殿下差點率領著兵馬跟王凱部兵馬打起來,不過太子殿下記得大王的叮囑,在關鍵時候忍住了。” 李德明長出了一口氣,“他沒意氣用事就好,沒意氣用事就好……” 李德明派遣李元昊率領著兵馬離開興慶府,就是為了讓他避禍的。 如今他已經抵達了遼國的邊陲,已經避開了宋兵的兵鋒。 若是他突然跳出來跟王凱部兵馬一戰,那就會暴露出來。 到時候不止宋兵會盯著他,黨項各部的首領們,也會盯上他。 只要李元昊不暴露,李德明就能騙黨項各部的首領,說李元昊率軍去奇兵突襲了。 黨項各部首領們在作戰的時候,一定會記得李元昊會奇兵突襲了,時時刻刻等待著奇兵出現,即便是宋兵兵鋒強盛,他們也不會輕易服軟。 可若是讓黨項各部首領知道,李元昊去了西夏和遼國的邊陲。 那他們一定會猜到李德明是讓李元昊去避禍的。 西夏大廈將傾。 李德明瞞著所有人,讓李元昊出去避禍。 黨項各部首領都不會容忍。 到時候,不用宋兵攻打,西夏會自己先亂起來。 李德明在確認了李元昊沒有出現什么紕漏以后,盯著宦官又問道:“夏竦和夏安期父子如何?” 宦官趕忙道:“依照您的吩咐,派人緊緊的盯著呢。” 李德明點點頭,道:“再派一些人手,一定要盯緊了他們父子。” 宦官猶豫了一下,低聲問道:“大王,派遣那么多人盯著夏氏父子,是不是有些過了,難道他們還能在眾目睽睽之下逃跑不成。” 李德明冷冷的道:“宋人,十分狡猾。他們什么事情都做得出來。眼見我大夏大廈將傾,他們很有可能會跑。” 宦官驚訝道:“他們不是誠心投靠我大夏?” 李德明冷哼道:“夏竦那種人,只忠于自己,不會忠于其他人,他又怎么可能真心實意的投靠我大夏。” 宦官猶豫了一下,低聲道:“那您……” 李德明看向了宦官,問道:“你是不是想我問,明知道他們不是真心實意的投靠我大夏,為什么還會用他們?”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