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32章 小蘇洵,你別跑啊!-《北頌》
第(1/3)頁
“嘶……”
幾個人說完這話以后,一起倒吸了一口冷氣。
幾個人不是官宦子弟,就是大戶公子,對大宋文制的了結(jié),遠比一般人要深刻。
再加上他們在河西歷練了幾年,對大宋文制的了結(jié)就深入了。
從太祖皇帝趙匡胤定鼎到如今,大宋歷任四位官家,其中三位官家,在文制方面下了苦功。
在他們共同努力下,大宋文制已經(jīng)融入到了大宋的每一個角落。
大宋的文制已經(jīng)定了形。
已經(jīng)定了形的東西,想要搬過來,十分艱難。
李太白在《蜀道難》中提到‘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革新文制,比上青天還難。
官家趙禎和樞密使寇季,在革新兵制的時候,用的是春風(fēng)化雨的手段,沒有掀起多少波瀾,讓不少人錯誤的以為,革新制度十分容易。
可事實上呢?
官家趙禎和樞密使寇季在革新兵制前,若是沒有先用雷霆手段懲治武勛、皇親國戚的話,你再看,他們革新是否容易?
官家趙禎和樞密使寇季在革新兵制前,先用雷霆手段懲治了武勛和皇親國戚,還是鬧出了石元孫叛亂的事情。
他們?nèi)羰菦]有懲治武勛和皇親國戚的話,只怕叛亂的就不止石元孫一人了。
十之仈Jiǔ的武勛和皇親國戚都會跟著揭竿而起。
可以說,官家趙禎和樞密使寇季革新兵制,是踩在刀尖上走過去的,稍有不慎就會玉石俱焚。
慶幸的是,他們踩著刀尖走了過去,完成了兵制革新。
可文制革新,遠比兵制革新要困難。
兵制只針對軍中的將士,牽連到的權(quán)貴、豪門大戶,大多也是軍中的人。
文制革新不同,文制革新牽連到的是天底下所有的權(quán)貴、豪門大戶,以及被那些豪門大戶和權(quán)貴們的百姓。
對,百姓。
雖然文制革新,有八成是為了維護百姓的利益。
但百姓們在革新的過程中,并沒有多少話語權(quán)。
那些幫百姓們爭取利益的官員,也很難從百姓身上得到一定的支持。
有時候還要防備著那些被人蠱惑了的百姓傷害自己。
如果是兵制革新是踩著刀尖行走的話,那么文制革新就是處在刀槍劍戟的叢林當中。
其中的危險不言而喻。
文彥博稱,他們幾個人參與進去,可能有性命之憂,并不是在夸大其詞,而是事實。
一旦他們跟著官家趙禎和樞密使寇季一起推行文制革新,不僅僅是有性命之憂,很有可能還會眾叛親離。
因為他們幾個人,不是出身于官宦世家,就是出身于豪門大戶。
他們要推行文制革新的話,遲早有一日會拿自己人開刀。
自己最親近的人。
幾個人都是聰明人,都知道他們?nèi)羰歉偌亿w禎和樞密使寇季推行文制革新的話,會面對什么。
所以他們坐在水池子里,悶著氣,沒一個人說話。
湯池里陷入到了一種詭異的平靜中。
許久以后,文彥博打破了平靜,他環(huán)視眾人,沉聲問道:“你們……會怎么選?”
歐陽修看向了文彥博,瞇了瞇眼道:“我知道你想要什么答案……”
韓琦等人聞言,齊齊看向了文彥博。
文彥博被幾個人看的頭皮發(fā)麻,他硬著頭皮道:“我們還年輕,我們的仕途還很長……”
韓琦等人收回了目光,一個個眉頭緊鎖了起來。
唯有歐陽修一人,平靜的道:“先生也年輕,官家更年輕……”
文彥博急忙道:“所以我們有的是時間可以慢慢來,沒必要過早的做一些過激的舉動。”
歐陽修直視著文彥博,沉聲道:“我知道你想明哲保身。這符合你的性子,你的性子就是那種遇事先保全自己,再顧及別人的性子。
你當著我們的面說出這些話,無非就是想說服我們,讓我們跟著你拒絕先生的好意。
你擔(dān)心自己一個人拒絕了先生的好意,先生會報復(fù)你。
所以你想拉著我們一起,幫你擋災(zāi)。”
文彥博被戳穿了心思,一點兒也不羞怒,反而一臉坦然的道:“我這么做有錯嗎?我們當中任何一個人去拒絕先生,都會被先生報復(fù),可我們一起拒絕先生的話,先生就算要報復(fù),分攤到我們幾個人身上,我們也扛得住。”
歐陽修譏諷的笑道:“先生真要是出手,誰扛得住?你真當先生是個善人?沙州城外那片最茂盛的葡萄園是怎么來的,你們心里都清楚。
僧侶在西域地位有多高,你們都見到過。
他們進了河西以后有多乖巧,你們也見到過。
千佛洞內(nèi)的那些僧眾們之前倒是鬧過一場,可是當鎮(zhèn)西軍堵到千佛洞門口的時候,那個不跪地請降。
如今河西的各個團練當中,就屬千佛洞內(nèi)的僧眾們最勤快。”
文彥博聽到了歐陽修這話,臉色十分難看。
韓琦等人的臉色也不好看。
沙州城外的那片最茂盛的葡萄園,那是汲取了敵人尸骨的養(yǎng)分。
那片葡萄園粗略估計,有五萬畝,下面埋了多少尸骨,河西的人都清楚,但是沒人敢說。
千佛洞內(nèi)的僧眾,此前不堪重壓,反彈了一次。
可當鎮(zhèn)西軍堵到千佛洞門口的時候,他們立馬跪地請降。
他們是怕鎮(zhèn)西軍嗎?
不是。
他們的力量雖然不敵鎮(zhèn)西軍,但他們能在鎮(zhèn)西軍的封鎖下,殺出一條血路。
他們之所以沒動手,是畏懼鎮(zhèn)西軍背后的那個人。
那個殺的西域人膽寒的人。
西夏覆滅的時候,那些在河西的西夏俘虜們鬧了一場,殺了一些人,逃出了河西。
此事奏到了汴京城以后,那個西域人最畏懼的人,直接派人去了元山國和青塘,命他們交出那些逃往元山國和青塘的西夏俘虜。
不到半個月。
元山國、青塘兩部,將逃亡到他們境內(nèi)的俘虜,一個不漏的盡數(shù)抓獲,恭恭敬敬的送到了沙州城。
一些在逃亡路上被殺的西夏俘虜,元山國和青塘兩部也搜尋到了尸骸,送到了沙州城。
有此例在前,千佛洞內(nèi)的僧眾們鬧的時候,都沒敢傷人。
鎮(zhèn)西軍出現(xiàn)在千佛洞門口的時候,僧眾們連條件都沒敢談,乖乖的就服軟了。
千佛洞內(nèi)的僧眾們之所以鬧,主要是為了漲待遇。
對,就是漲待遇。
如今在河西,待遇最好的自然是最早留在沙州的那批民夫。
其次是近些年遷移過去的那些宋人。
再就是正在改頭換面施行漢化的甘州回鶻人。
僧眾和俘虜們的待遇是最低的。
僧眾們?yōu)榱藵q待遇,鬧了一場。
可最后到了談條件的時候,他們屁都沒敢放一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