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0734章 流言惹人嫌-《北頌》


    第(2/3)頁

    向嫣聽到了寇季有辦法將向家小妹接出宮,心里也稍微松了一口氣。

    寇季笑道:“此事一時半刻也辦不了。我們暫且不去提它。我過來找你,是有一件事需要你幫我分析一下。”

    向嫣微微坐起身,一臉鄭重的盯著寇季。

    寇季十分難得的請她分析問題,她覺得應該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寇季見到向嫣一臉鄭重的模樣,失笑道:“輕松點,不是什么大事,只是一個小事。趙絮那丫頭老大不小了,也到了婚配的年齡,如今她在府上住著,各地拔尖的士子如今也在府上住著,你覺得趙絮有沒有可能從中覓得一個佳婿?”

    向嫣聽到這話,略微一愣,一臉狐疑的道:“你怎么關心起趙絮的婚事了?”

    寇季緩緩的將趙絮和包拯之間的事情講給了向嫣。

    講完以后,寇季道:“小蘇洵叫嚷著說,包拯對趙絮有愛慕之情,但我猜測,包拯應該是發現了趙絮的身份,所以才會在小蘇洵胡說八道的時候,幫趙絮說話。”

    向嫣若有所思的點頭道:“包拯看似在幫趙絮說話,其實是在暗中保護小蘇洵,他是怕小蘇洵說出什么犯忌諱的話,惹上殺身之禍。”

    寇季點頭,道:“我也是這么認為的。只是小蘇洵和趙絮明顯沒有看破包拯的心思。”

    向嫣略微有些遲疑的道:“所以相公找妾身,是為了分析他們三個人的心思嗎?”

    寇季點點頭,又搖了搖頭,“包拯對趙絮應該沒有什么愛慕之意,應該只是將趙絮當成朋友。小蘇洵沒心沒肺的,心思都寫在臉上,不用猜。

    我找你,主要是想讓你幫我推測推測趙絮的心思。

    你也知道,女兒家的心思最難猜。”

    向嫣眨了眨眼,道:“相公是想知道,趙絮對包拯有沒有愛慕之情?”

    寇季笑著點頭道:“不錯……”

    向嫣失笑道:“若是有情呢?相公難道還要棒打鴛鴦不成?”

    寇季聞言,惡趣味的笑道:“若是有情,那我就奏明官家,等今科殿試的時候,讓官家點包拯一個狀元,然后將趙絮許給他。”

    向嫣一臉意外的道:“相公將包拯一個素不相識的士子帶回府上,明顯是看好他,有心栽培他。他要是取了趙絮,那可就成了駙馬了。

    我朝駙馬可是不許出仕的。”

    寇季笑道:“我朝駙馬能不能出仕,那還不是官家說了算?”

    向嫣愕然道:“相公的意思是,包拯真要是做了駙馬,相公會想辦法諫言,讓包拯出仕?”

    寇季緩緩點頭。

    向嫣長嘆了一口氣,幽幽的道:“那相公恐怕要失望了。”

    寇季略微一愣,一臉疑惑的看著向嫣。

    向嫣細細的分析道:“趙絮應該是相信了小蘇洵說的話,覺得包拯對她有愛慕之意。但她對包拯明顯只有朋友之情,并愛慕之意。”

    寇季狐疑的道:“何出此言?”

    向嫣笑道:“趙絮若是對包拯有愛慕之意,怎么可能呆呆的跑到書房去找你?她肯定是一臉嬌羞的跑到后院來找妾身。

    她去書房請教你這個先生,說明她心里將這個問題當成了一個學業上的問題,而非私情。

    小蘇洵說包拯對她有愛慕之意,但她對包拯卻沒有愛慕之意。

    她將包拯和小蘇洵當成朋友,所以在得知了包拯對自己有愛慕之意以后,不知道該怎么面對包拯,所以才會到書房去請教你。”

    “真的?”

    “妾身豈會騙你。”

    “……”

    寇季有些意興闌珊的道:“可惜了……”

    向嫣有些意外的道:“相公似乎很想看到包拯和趙絮喜結良緣?”

    寇季笑道:“我就是覺得包拯過的太清貧,娶了趙絮的話,應該會過的滋潤一些。”

    向嫣聽到此話,哭笑不得。

    寇季知道了趙絮對包拯沒有愛慕之情,也就不再關注此事。

    他相信,以包拯的智慧,一定會完美的處理好他和趙絮之間的朋友之情。

    此后幾日。

    寇季就待在后院里陪著向嫣。

    范仲淹和歐陽修等一眾士子在前院吟詩作賦好不快活。

    一群未來的文壇大佬坐在一起,自然是佳作連連。

    一首首的佳作傳出了寇府,傳揚到了汴京城,讓范仲淹等人名聲大噪。

    在范仲淹等人名聲大噪的時候,一則小小的流言也傳開了。

    流言稱呼。

    樞密使寇季,把持了此次文試科考,他已經內定了進士的名額,并且將能中進士的士子,全部邀請到了府上。

    流言一出,汴京城內自然是一片嘩然。

    那些盤踞在汴京城各個會館的士子、國子監和太學兩大學府的士子,紛紛站出來質疑寇季主持文科科考的公平性。

    一些人還跑到了呂府、王府、張府,請三位宰相出面作主。

    只是呂、王、張三人,皆閉門不出。

    士子們在三位宰相府上沒有得到幫助,就只能去找六部尚書,以及文壇的一些大儒。

    然而,六部尚書,幾乎都是閉門不見。

    只有一些大儒,站出來為士子們張目。

    此事越鬧越大。

    最終鬧到了朝堂上。

    年終最后一場大朝會。

    文武百官們齊聚在垂拱殿。

    文武百官們向趙禎施禮過后,分成兩班站好。

    剛剛站定,一人出現在了殿中,奏道:“臣殿中侍御史里行高若訥,有本要奏……”

    高若訥是一個三旬上下的人。

    他出現在殿中以后,立馬引起了滿朝文武的注意。

    高若訥此前在商河縣擔任知縣,后經過了御史臺的御史知雜舉薦,出任了殿中侍御史里行。

    他是剛被舉薦上來的,所以垂拱殿內認識他的人不多。

    趙禎聽到了高若訥的話,淡淡的宣了一聲,“講……”

    高若訥躬身一禮道:“近些日,汴京城有傳言稱,樞密使把持文試,并且暗中內定了進士人選,將一應進士人選邀請到了府上做客,直言樞密使處事不公,此事已經在汴京城內傳的沸沸揚揚了。

    還望官家明查……”

    趙禎高坐在殿中,聽完了高若訥的話以后,臉上看不出任何喜怒,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朕知道了……”

    高若訥遲疑了一下,沒有多言,退回了班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