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寇季不咸不淡的道:“那些大食人不會找上門的,他們根本不會在乎這些,他們只在乎他們的宗教。此舉也不算無恥,那些大夫雖然沒有研究這些醫術,但是他們傳揚了這些醫術,活了無數人,也算是一場功德。” “萬一呢?” 趙禎執著的問。 他一個富有四海的皇帝,背地里干剽竊這種事情,心里始終有些不舒坦,生怕有人找上門,他會因此丟了臉面。 寇季攤開手道:“誰找上門,就把誰砍了就沒有萬一了。” 趙禎嘴角抽搐了一下,覺得寇季此舉有點無恥的過分。 不過寇季這么做,也是為了能讓那些醫術在大宋暢通無阻的傳揚,歸根結底也是為了大宋好。 至于找上門的大食人,被他們砍了,會不會不仁義,趙禎完全沒有考慮。 你不是朕的子民,你是死是活,跟朕有什么關系? 趙禎心里安慰了一下自己,努力的把這件恥辱的事情當成一種光榮的事情,然后詢問寇季道:“那朕該授予他們什么官職,大理寺評事的話,是不是不太合適?” 新科進士被授予大理寺評事,只要是為了讓他們學習如何斷案。 畢竟新科進士在選官的時候,大多會被分配到各地去擔任知縣、判官、推官一類的官職。 他們需要接觸的刑事案件、民事案件多不勝數。 他們若是不懂得斷案的話,會制造出許多冤假錯案。 所以他們在中了進士以后,都會被授予大理寺評事,學習一段時間如何斷案。 只是今科選出來的進士,是用來翻譯書的,所以授予大理寺評事,明顯不合適。 寇季略微思量了一下,“權差遣直龍圖閣如何?” 趙禎聞言,一愣再愣。 “權差遣?” 龍圖閣是收藏皇室的典籍、圖畫、寶瑞,以及宗正寺宗室名錄的地方。 里面的官員并不多。 龍圖閣大學士,一般都是授予給重臣的加官。 真正做事的是龍圖閣直學士、修撰、直閣。 直龍圖閣,就是直閣,地位僅次于修撰。 但即便如此,直閣也不是新科進士能擔任的。 所以寇季在前面加了一個權、差遣。 大宋官制,正職便是正職,有一些人想要做正職的事情,卻擔不起正職名頭的話,就會加一個權字。 例如,開封府知府。 開封府知府,從宋初開始,一直就是由皇儲兼任。 真正知開封府的官員,地位自然比不上皇儲,所以在他們出任開封府的時候,會加一個權字。 意思就是比正職低一等。 若是在權后面再加一個差遣的話,意思就是低兩等。 也就是說權差遣直龍圖閣,比真正的直龍圖閣低兩等。 放在新科進士身上的話,剛剛合適。 趙禎略微思量了一會兒后,道:“那就一甲授予直龍圖閣,二甲授予權直龍圖閣,三甲授予權差遣直龍圖閣?” 一甲二甲,待遇終究有所不同。 趙禎這么任命,寇季也能理解。 寇季緩緩點頭。 趙禎笑道:“朕對外會聲稱他們是在修史,朕在瑞圣園內劃撥一塊地方,供給他們修書。修書嘛,自然需要找一個僻靜的地方。” 趙禎如此安排,也是為了不引人注意。 寇季沒什么好反對的,所以果斷點頭。 趙禎笑道:“一切都商量妥當了,那么我們君臣就準備準備,去金明池見一見我們的新科進士,看看他們御街夸官以后,是不是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寇季拱手答應了一聲。 君臣二人準備了一番,乘著車出了皇宮,又一路趕到了汴京城西的金明池。 上下虎翼軍調離的汴京城以后,金明池顯得有些冷清。 金明池已經逐漸的從軍事重地,淪為了皇帝游玩的園林之一。 偌大的金明池,如今都交給宦官和宮娥們在打理。 趙禎和寇季到了以后,金明池內的宦官和宮娥們已經齊齊到了金明池門口,恭迎著趙禎。 趙禎下了龍攆,他們一個個皆躬身施禮。 趙禎略微點了點頭,吩咐御前衛接管了金明池的防務,然后帶著寇季進入到了金明池。 沒有了上下虎翼軍操練的金明池,少了一絲喧囂,多了一絲的寧靜。 寇季和趙禎踏著廊橋,一路上欣賞著金明池的風景。 看那碧綠一片,看那波光粼粼,看那楊柳依依,倒是生出了幾分神清氣爽的感覺。 趙禎跨過了廊橋,站在了金明池內的第一座宮殿前,望著那碧色一片的池水,感慨道:“朕以后,應該經常到金明池來走走,不然浪費了這一片風景。” 正在趙禎說話的時候,一條龐大的龍船緩緩的出現在了池面上。 趙禎看到了龍船以后,眼中一喜,“不如今日飲宴,就擺設在龍船上如何?” 不等寇季開口回答,趙禎就興致勃勃的問陳琳,“陳琳,朕的龍船可以容納多少人?可容得下朕和那些進士們?” 陳琳躬身一禮,笑瞇瞇的道:“回官家,容得下。” 趙禎哈哈一笑,道:“好!吩咐人將飲宴的東西都搬上船,朕今夜要在船上宴請諸位進士。” “喏……” 陳琳應允了一聲,回頭吩咐了一聲身后的宦官。 身后的宦官悄無聲息的離開了此地。 沒過多久以后,金明池內的宦官和宮娥們全部動了起來,開始往船上搬東西,重新布置飲宴的場所。 夜幕在宦官和宮娥們忙碌的時候,悄然降臨。 等到太陽徹底落下了山頭的時候。 龍船上的一切已經布置妥當。 新科進士們也游完了街,到了金明池。 新科進士,各有身份憑證。 他們到了金明池以后,亮出了身份憑證,就會有宦官引領著他們抵達飲宴的場所。 新科進士在宦官們引領下,到了金明池內的一個小渡口上。 他們看著眼前燈火通明的龍船,略微有些失神。 對他們中間很多人而言,眼前的龍船絕對是他們這輩子見到過的最大的船只。 事實上,這條龍船,確實是目前大宋最大的船只。 它營造的不僅大,而且十分豪華,用料也是上乘的。 遠遠看去,宛若一座宮殿。 事實上它當初就是以一座宮殿為雛形改造的。 新科進士們在宦官引領下,上了這一艘他們見過的最大的船只。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