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種世衡和朱能沆瀣一氣,一唱一和之間,不僅剝奪了李昭亮參與大理戰事的權力,甚至還有剝奪李昭亮參與其他對外戰事的心思。 李昭亮自然氣的不行。 李昭亮沉聲對趙禎喝道:“官家,臣家中三代人為國廝殺,不敢說居功甚偉,但也頗有建樹。臣自幼苦讀兵法,勤習武藝,為的就是幫我大宋開疆拓土。 而今,臣掌管兵部,卻不能參與我大宋對外的戰事,臣心中十分不甘。 臣愿為官家赴死,還請官家給臣一個機會。” 李昭亮氣急之下,搬出了祖父三代說事,種世衡和朱能張了張嘴,卻說不出任何話。 李昭亮祖父乃是大宋開國功臣李處耘,死后被追封為豳王。 李昭亮的父親乃是霸圖將軍李繼隆,一代名將,位列昭勛崇德閣。 種世衡還算有個家底,有一個大儒叔父。 朱能祖上可沒什么能人。 比家世,他們二人比不過李昭亮。 趙禎聽到了李昭亮的話,臉色莊重了幾分,“李家三代,皆是我大宋的肱骨之臣,朕豈會忘卻。眼下我大宋對大理用兵的事情,還在商量,并沒有定下。” 趙禎目光落在了種世衡三人身上,鄭重的道:“三位愛卿一片忠心,朕感受到了。待朕和四哥商議好如何對大理用兵以后,三位愛卿再爭帥位也不遲。” 種世衡三人聞言,對趙禎躬身一禮,不再爭搶討伐大理的帥位。 寇季見此,笑瞇瞇的道:“官家,此次我大宋對大理用兵,必然是他們三人中一人掛帥。不如就將如何對大理用兵的事情交給他們三人。 由他們三人決定如何對大理用兵,然后將其謀略寫成奏疏,呈報到樞密院。 到時候臣和官家可以從中挑選一個謀劃妥當的人掛帥。 如此一來,臣和官家也省去了一樁麻煩。 種世衡三人也會因此提前推演一番針對大理的戰事。 這對他們中間以后討伐大理的人而言,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 趙禎聞言一愣,種世衡三人也是一愣。 唯有呂夷簡等人捏著胡須,十分贊同的點點頭。 種世衡、朱能、李昭亮三人領兵的才能都是經過戰場驗證過的。 所以讓他們提前準備一份謀略奏疏,不會出現紙上談兵一類的事情。 三個人,三種謀劃,必然有長有短,若是互相借鑒一番的話,興許能制定出一套更加好的謀略。 雖說戰場上的戰局瞬息萬變,需要隨機應變。 但是早有準備,總比臨機準備要好一些。 趙禎略微思量了一下,明白了寇季話里的深意。 當即,趙禎點頭道:“四哥言之有理……” 趙禎看向了種世衡三人道:“你們一人準備一份謀略奏疏,送到樞密院。誰的謀略奏疏能同時打動朕和四哥,那朕就任命誰掛帥。 此事全看你們各人的本事。 中間還能省去你們爭吵的時間,也能避免你們吵出真火,傷了和氣。” 種世衡和李昭亮二人聞言,幾乎毫不猶豫的拱手應允道:“臣遵旨……” 朱能露出了一張苦瓜臉,站在哪兒猶豫不決。 趙禎瞥了朱能一眼道:“朱愛卿有問題?” 朱能苦著臉道:“臣雖然識字,可筆墨不精。府上雖然有幾個幕僚,但是比起他們二人,差了不止一星半點。 臣覺得此事對臣不公平。” 趙禎撇撇嘴,“筆墨不精,那就去找幾個筆墨精的人幫你。你負責口述,他人幫你代筆,朕也認。” 趙禎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朱能沒辦法再推托,只能甕聲甕氣的應允了一聲。 他之所以猶豫不決,不肯答應此事。 可不僅僅是因為筆墨不精。 主要是對比種世衡和李昭亮二人,他在此事上不占優勢。 種世衡是文人出身,舞文弄墨,那是他的強項。 李昭亮家底豐厚,家中三代積攢了無數能人義士,能幫他出許多主意。 朱能近些年也招攬了一些人,但質量不高。 所以比不過人家。 趙禎決定了此事以后,就沒有再多言。 眾人結伴離開了北御街蒙學,又前往了其他幾處蒙學視察了一番。 然后又回到了宮里,討論了一些蒙學推廣中出現的小問題。 討論過后,提出了解決方案。 趙禎宣了一聲,眾人才紛紛離開了皇宮,各自回府去了。 寇季出了皇宮,坐上了馬車,晃晃悠悠的過了御街,在路過金水河的時候,被人給攔下了。 攔下寇季的是朱能。 朱能跨坐在馬背上,如同一個螃蟹一樣立于大道正中,寇季的馬車難以通行。 寇季下了馬車,瞥了朱能一眼,道:“找我?” 朱能鄭重的點頭。 寇季左右瞧了一眼,道:“這里不是說話的地方,找個能說話的地方。” 朱能沉吟了一下,道:“去城西,我在城西有一處別院。” 說完這話,朱能策馬在前面引路,寇季坐上了馬車,跟著朱能一路到了城西。 朱能在城西的別院不大,緊緊有十數畝地大小而已。 里面的布置倒是精致。 只不過朱能顯然不懂得欣賞,他一路策馬進了別院,馬蹄踩踏了一些珍貴的花草,他也無動于衷。 到了別院內。 朱能請寇季坐下,吩咐人上了一桌酒菜。 然后端著酒杯對寇季道:“咱們可是一家人,你可得幫我。” 寇季狐疑的盯著朱能道:“你就那么想去大理的?” 朱能瞪起眼,“你不想去?” 寇季略微愣了一下,道:“我為什么要去?” 朱能嚷嚷道:“大理遍地金銀玉石,還有許多的銅礦。如此驚人的財富,居然吸引不了你的注意?” 寇季翻了個白眼道:“大理的財富確實驚人。但我堂堂一個樞密使,還不需要為了一些錢財,親自去動手。再者說,朝廷如今已經盯上了大理的財富。 無論誰去大理,滿朝文武都會緊緊的盯著。 就算撈錢,也撈不了多少。” “那還有功勞……” 朱能鄭重的道。 寇季撇撇嘴道:“我要功勞做什么?封王嗎?我倒是敢要,問題是朝廷敢給嗎?” 朱能咬牙道:“你不稀罕征討大理的功勞,可我稀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