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0775章 根本問題-《北頌》


    第(2/3)頁

    種世衡和朱能,如今都是中樞之臣。

    若是以前,朝廷對外征戰,派遣兩位中樞之臣,那也不會有人說什么。

    可如今,大宋已經崛起了,成為了名正言順的地上霸主。

    派遣兩個中樞之臣去對付一個小小的大理。

    確實有點興師動眾。

    寇季笑道:“呂相只盯著大理,卻忘了交趾。如今交趾境內也有戰事,稍有不慎,戰火就會燒到我大宋。雖說交趾邊陲有陳堯資坐鎮,可陳堯咨目前并沒有經歷過什么大陣仗,萬一交趾的戰事出現了什么大變故,他不一定應付的過來。

    大理毗鄰交趾。

    將種世衡和朱能二人一起派遣去大理,一方面能征戰大理,一方面也能防止交趾的戰事出現意外。

    交趾一旦出現了什么大變故,朱能也能及時趕過去幫忙。”

    呂夷簡三人聽到了這話,一臉遲疑。

    寇季繼續笑道:“大理要真被打下來,那可就是滅國之功。”

    呂夷簡三人先是一愣,隨后毫不猶豫的開口。

    “他們二人一起去,確實妥當。”

    寇季聞言,笑了笑,沒有再多言。

    呂夷簡三人之所以如此痛快的贊成了朱能和種世衡一起去,就是因為寇季口中的‘滅國之功’四個字。

    滅國之功,一個人背太過耀眼,兩個人分擔才合適。

    更重要的是,寇季成為了武臣第一人以后,武臣在朝堂上的地位已經得到的顯著的提上。

    若是再出現一個功勞大、身身份高的武臣,那武臣在朝堂上的地位還能上升一層。

    如今武臣已經跟文臣有了分庭抗爭的實力。

    再出現一個功勞大、身份高的武臣的話,武臣就有了壓著文臣打的實力。

    呂夷簡三人絕對不愿意看到類似的事情發生。

    寇季正是因為知道他們的心思,所以專挑他們難以拒絕的說。

    趙禎再聽到了呂夷簡三人的話以后,并沒有急著表態,而是對寇季道:“四哥當真覺得,種世衡和朱能一起去合適?”

    寇季笑著點點頭。

    趙禎沉吟道:“那誰為主,誰為次呢?”

    寇季拱手道:“一切由官家定奪。”

    趙禎思量了一下,道:“那就種世衡為主,朱能為次。朕會加朱能一個招討使的職位,他也不至于被種世衡壓的抬不起頭。”

    呂夷簡聞言,急忙道:“職權上會不會有沖突?”

    不等趙禎開口,王曾率先開口道:“一個對外,一個對內,并不沖突。再說了,真要發生了矛盾,朱能也辯不過種世衡。

    官家給朱能一個招討使的身份,只要是為了避免朱能被欺負的太慘。”

    此話一出,垂拱殿內的所有人,一臉哭笑不得。

    “那就這么定了,找個吉日,讓他們出師!”

    趙禎一錘定音。

    寇季等人齊聲應允。

    隨后,趙禎便命中書舍人草詔,吩咐陳琳將旨意送去種府和朱府。

    此次征討大理,朝廷準備調遣十萬禁軍上陣。

    川府等地的地方兵馬,配合著十萬禁軍作戰。

    最先派遣往交趾的是天武軍。

    天武軍若是打的順利,那朝廷就不會派遣第二支禁軍。

    天武軍若是打的不順利,那么隨后永興軍會跟著投入到戰場中。

    倒不是朝廷吝嗇,為了節省兵力,不愿意將兩支禁軍一起派遣出去。

    而是種世衡、朱能、李昭亮三人在奏疏上共同認為,在對大理的戰事中,應該先用一支禁軍對戰,不夠再追加。

    在他們看來,大宋的禁軍經過了重新整編以后,兵力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現有的五萬禁軍兵馬,恐怕比以前十萬,甚至更多的禁軍兵馬還強。

    再加上他們這些久經沙場的宿將指揮,爆發出來的戰斗力肯定比以前強橫很多。

    更重要的是,他們都在奏疏中提到了火器。

    他們都想在外出征戰的時候帶上火器。

    火器如今正在鍛造,全面的配備,還需要一些時間。

    兵馬熟悉火器,也需要一個過程。

    樞密院就算給他們配備火器,也不可能配備太多。

    必須要等到了兵馬熟悉了火器,會用火器作戰以后,才能全面的配備火器。

    不然一口氣將火器配備上去,兵馬不熟悉用火器作戰,甚至如何合理的應用火器都不知道。

    那火器就不是他們作戰用的利器,而是催命符。

    寇季為此跟趙禎商量了一番,最終決定給天武軍配備一萬人的火器軍備。

    同時從火器營內抽調了一千人,充入到了天武軍中擔任基礎的軍官職位,教導和指揮兵馬用火器。

    大理,將會是他們的試煉場。

    一些的細則都商定妥當了以后,朝野上下立馬快速的進入到了準備的狀態。

    經過了九日的準備。

    一應所需的全部準備妥當以后。

    種世衡和朱能,率領著五萬一千兵馬,悄然的離開了汴京城。

    在出兵的時候,趙禎聽從了寇季的建議,并沒有興師動眾的四處去宣揚。

    寇季認為,戰前四處宣揚,容易讓百姓產生恐慌,也容易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

    還不如悄無聲息的出兵。

    等到大捷入京的時候,再宣告給百姓。

    百姓,只需要知道朝廷打勝仗了就行,其他的,沒必要讓百姓知道。

    因為百姓知道了朝廷打了勝仗,會心生自豪感,會歡呼慶祝。

    知道了朝廷打敗仗,只會產生恐慌。

    知道朝廷悍然出兵,只會產生濃濃的擔憂。

    無論是恐慌和擔憂,對朝廷和百姓都沒有益處,所以能避就避。

    朱能和種世衡二人在離京的時候,寇季前去相送。

    寇季原以為,朱能會因為被種世衡搶了主帥的位置,心生不滿。

    可是見到了朱能以后,寇季才發現,朱能不僅沒有對此不滿,反而一臉燦爛的笑容。

    汴京城外。

    十里亭內。

    寇季瞧著笑呵呵的朱能,狐疑的道:“被人搶了主帥之位,你居然不生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