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0780章 大理的名人-《北頌》


    第(1/3)頁

    商定好了此事,趙禎也沒有耽誤時間,次日在垂拱殿內(nèi)召見了大理使者楊允賢。

    陪同的只有寇季、呂夷簡、王曾、張知白四人,其余的文武百官并不在此列。

    垂拱殿上。

    寇季在聽完了楊允賢自報家門以后,略微有些意外。

    大宋以外的名人,寇季知道的不多,但楊允賢恰恰在此列。

    寇季之所以知道楊允賢,是因為他在翻看大理史的時候,大理最出名的兩個臣子之一,就是楊允賢。

    還有一個叫高智升的,跟他齊名。

    楊允賢和高智升之所以出名,是因為他們二人干過一件大事。

    什么大事?

    謀朝篡位。

    公元1044年,時任大理相國的高智升發(fā)動政變,逼迫大理天明帝段素興退位,扶持大理孝德帝段思廉繼位,自此權(quán)傾朝野,挾天子以令諸侯。

    楊允賢見高智升發(fā)動了政變以后,不甘示弱,于公元1063年發(fā)動了政變。

    最終被高智升出兵剿滅,其子楊義貞又在公元1080年發(fā)動政變,殺死了大理第十二任皇帝段廉義,自立為帝,號廣安,改元德安。

    在位不足四個月,被高智升父子剿滅。

    高智升父子剿滅了楊義貞以后,扶持了大理上明帝段壽輝繼位。

    大理上明帝段壽輝不聽從高智升父子擺布,上任不足一年,就被高智升父子逼迫著出家為僧。

    高智升父子在逼迫了大理上明帝段壽輝出家為僧以后,又扶持了大理保定帝段正明繼位。

    高智升死后,其子高升泰覺得大理保定帝段正明有些礙眼,于是在公元1094年,廢除了大理保定帝段正明,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大中國,簡稱大中,自封為大中國正德皇帝,簡稱正德帝,追其父高智升為文戎天佑安邦皇帝,廟號太祖。

    公元1096年,高升泰死的時候,迫于傳統(tǒng)勢力及佛教意識影響,臨終前囑托其子高泰明還位于段正淳。

    公元1096年,大理文定帝段正淳繼位。

    在長達五十二年的時間內(nèi),大理皇族段氏,就像是個陪襯。

    楊氏像是個配角,高氏才是真正的主角。

    楊允賢在其中雖然只是一個配角,但敢謀朝篡位,說明其野心不小。

    寇季覺得,有必要跟楊允賢私底下談?wù)劇?

    楊允賢在向趙禎自報家門過后,就吩咐人將大理郡王準備的禮物一口氣全抬到了垂拱殿上。

    趙禎看著那些財物,心里十分高興,但臉上卻一點神清也沒有。

    從頭到尾都是一臉高冷,一句話也沒說。

    從頭到尾,都是張知白在跟楊允賢交涉。

    當張知白提出,大理還需要出兩百萬貫錢財?shù)臅r候,楊允賢的臉色十分難看,但卻沒有說出什么拒絕的話。

    因為張知白在提出索賠兩百萬貫錢財之前,先告訴了楊允賢,大理若是不能拿出足夠的錢財平息大宋的怒火,除了現(xiàn)在大理境內(nèi)的五萬精兵外,大宋隨后還會派遣十萬兵馬趕去馳援。

    五萬兵馬,兩日之內(nèi),攻破了大理四城。

    十五萬兵馬,兩日之內(nèi)估計能拿下整個建昌府。

    而且大宋真的再派遣十萬兵馬加入到戰(zhàn)事中的話,那大理要付出的,就不是兩百萬貫,很有可能會是八百萬貫,甚至更多。

    面對大宋的強勢逼迫,楊允賢無法拒絕。

    大宋兵鋒的銳利,楊允賢是見識過的,所以他知道一旦大理和大宋掀起了驚天大戰(zhàn),大理一定討不到好。

    楊允賢在經(jīng)過了長時間的猶豫以后,稟告了趙禎,此事他做不了主,他需要返回大理去,將此事告訴他們的皇帝段素興。

    趙禎沒有搭理他。

    張知白則告訴楊允賢,讓他盡管回去稟報,但是時間不得超過一個半月,超過了一個半月以后,大宋十萬兵馬就會抵達大理。

    楊允賢滿口答應(yīng)了此事,留下了禮物,退出了垂拱殿。

    寇季在楊允賢退出了垂拱殿以后,對趙禎笑道:“臣先告退一步……”

    趙禎見寇季在楊允賢離開以后,也要離開,略微思量了一下,露出了笑容,道:“四哥準備去找大理使節(jié)聊聊?”

    寇季笑著點點頭。

    呂夷簡瞪著眼質(zhì)問寇季,“你不會是想將我大宋的軍備賣給大理吧?”

    王曾沉聲道:“寇季,眼下跟大理交戰(zhàn)的,是我大宋的精兵。你出售軍備給大理,就是在資敵?!?

    寇季失笑道:“兩位是覺得,我會傻到自找麻煩嗎?”

    呂夷簡、王曾一愣,說不出話。

    寇季笑道:“我只是覺得楊允賢此人十分有趣。想跟他聊一聊,看看能不能為我大宋以后統(tǒng)治大理,先布一子?!?

    呂夷簡冷哼一聲道:“你乃是我大宋樞密使,做事就不能堂堂正正的嗎?”

    寇季一怔,撇著嘴道:“我倒是想堂堂正正的將我大宋六十萬禁軍,一口氣全派遣到大理去,將大理境內(nèi)的敵人殺一個干干凈凈。

    可六十萬禁軍外出征戰(zhàn)所需的吃穿用度,國庫肯出嗎?”

    “你……”

    呂夷簡被懟的說不出話,只能狠狠的瞪了寇季一眼。

    “國庫既然不肯出血,又不許我用那些陰謀詭計的手段,那如何從大理撈錢?等著大理主動送上門嗎?”

    寇季譏諷的說了一句。

    呂夷簡氣的臉頰發(fā)紅。

    王曾站出來當和事佬,“無論是陰謀和陽謀,只要對我大宋有好處,都是好謀略?!?

    “哼……”

    呂夷簡在王曾勸解下,哼了一聲,不再搭理寇季。

    寇季也懶得搭理他。

    寇季對趙禎一禮,退出了垂拱殿,緊追著楊允賢的步伐,追了上去。

    一路追出了金水橋,追到了御街上,才追上了楊允賢。

    寇季并沒有攀上去找楊允賢,而是吩咐著馬夫駕著馬車從楊允賢的身邊經(jīng)過。

    在寇季的馬車經(jīng)過楊允賢身邊的時候,楊允賢主動湊了上來,出現(xiàn)在了寇季馬車前。

    “可是大宋樞密使當面?”

    楊允賢到了寇季馬車前,攔下了寇季馬車,恭恭敬敬的一禮。

    寇季掀開了馬車簾子,抬頭往外一瞧,“大理使臣?”

    楊允賢趕忙道:“正是外臣。”

    寇季不咸不淡的道:“你攔下我馬車,于意何為?”

    楊允賢急忙道:“外臣聽聞,寇樞密最喜歡結(jié)交朋友,所以想跟寇樞密結(jié)交一番?!?

    “我喜歡結(jié)交朋友?”

    寇季故作狐疑的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