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0790章 該殺之人!-《北頌》


    第(1/3)頁

    “沒有盡頭?”

    趙禎一臉愕然。

    寇季緩緩點頭,“人心是沒有盡頭的,所以我們要做的事情也沒有盡頭。”

    趙禎擰起了眉頭。

    寇季見此,笑著道:“我們不需要去探尋那個盡頭。我們只需要在我們能力范圍內,將我們要做的做到最好就行。

    畢竟,人心是沒有盡頭的,但人力卻又窮時。

    官家也不必為此煩憂,更不應該自擾之。”

    趙禎一愣,失笑道:“是朕想太多了……”

    寇季笑著點點頭。

    趙禎問道:“大相國寺清查的如何?”

    寇季笑著道:“大相國寺的錢財,已經全部收繳,里面的惡僧也盡數下獄。如今守著大相國寺的只有一些清清白白的僧人。

    那些惡僧,臣已經交給開封府的人去查了。

    等查證清楚以后,開封府會依照他們所犯的罪行,給他們定罪。”

    趙禎沉吟道:“大相國寺身為國寺,尚且如此,其他的廟宇恐怕更不堪。”

    說到此處,趙禎盯著寇季,嘆息道:“父皇不該封道官的。我大宋若是沒有道官的話,廟宇也不會斂財至斯。”

    寇季聞言,略微有些失神。

    趙禎在說什么?

    他在指責、非議他老子。

    這話要是傳出去了,滿朝文武還不逮住他往死里噴。

    趙恒確實不堪,如今大宋朝上上下下的人都能感受到。

    但沒人會說,也沒人敢說。

    趙禎更不該說。

    趙禎縱然因為大相國寺一些僧眾作惡多端,埋怨趙恒奉道官之舉,也不該說出來。

    在這個孝字當頭的年代,不孝是一個十分大的污點,怎么洗都洗刷不掉的。

    就拿唐太宗李世民說。

    李世民縱然勵精圖治,將自己變成了千古一帝。

    他也沒辦法改變他殺兄弒弟、逼迫父親的名聲。

    趙禎非議趙恒的話一旦傳出去,他縱然是將自己打造成一個功蓋三皇德超五帝的蓋世帝王,后世的史官也會如實將他的不孝之舉原原本本的寫在史書上。

    寇季覺得,趙禎現在大概是對他老子失望到了極點,不然也不可能開口說出非議他老子的話。

    但失望歸失望,沒必要為了一時口快,給自己找麻煩。

    寇季略微沉吟了一下,干咳道:“官家,此事也并非先帝之錯。縱然先帝不封道官,天底下的廟宇依然能斂財巨萬。

    廟宇之所以能輕易斂財,其根本是世人愚昧之果。

    世人愚昧,不知天地變化。

    天地間發生的一切,皆以鬼神論。

    廟宇就應運而生。

    為求神避鬼,他們心甘情愿的將自己的錢財獻到了廟宇里。

    供奉那些虛無縹緲的鬼神。

    廟宇自然輕而易舉就斂財巨萬。

    所以,歸根結底,問題的關鍵還在教化上。

    只要我們重視教化,推行教化。

    讓世人了解到天地變化,乃是自然變換,而非鬼神所為,他們自然就不會再信奉鬼神。”

    趙禎聽完了寇季的話,若有所思,“說到底,還是教化?”

    寇季緩緩點頭。

    趙禎沉吟道:“我們此前商量過,在推行完了蒙學以后,再推行縣學。如今蒙學已經步入正軌,我們是不是可以推行縣學?”

    寇季沒有回答趙禎的問題,反問道:“那再高一級的學府呢?”

    趙禎一愣,道:“朝廷有國子監和太學……”

    寇季繼續問道:“國子監和太學教授的那些東西,對朝廷真的有用嗎?”

    趙禎張了張嘴,有些語塞。

    寇季沒有出現以前,國子監和太學教授的東西,那就是為官的根本。

    寇季出現以后,在寇季的影響下。

    趙禎才發現,國子監和太學教授的只是學問,并不是為官之道。

    為官之道,是如何帶領百姓致富,如何帶領百姓安居樂業。

    而不是捧著一卷書,之乎者也。

    寇季見趙禎不言語,就坦言道:“國子監和太學里教授的東西,只是讓讀書人們懂得如何做學問。卻沒教授他們為官之道。

    朝廷開科取仕。

    取中的進士大多分配到了地方當了牧民之官。

    雖說朝廷會給他們足夠的時間觀政。

    可到了地方,了解了地方情況以后,他們更多的人都是睜眼瞎。

    他們是最基礎的官員,他們都睜眼瞎了,他們治下的百姓能好?”

    趙禎沉吟著道:“四哥這話是什么意思?”

    寇季正色道:“最關鍵的問題還在官制上。朝廷開科取仕,取中的進士下放到地方以后,就不該直接擔任主官。

    應該讓他們擔任佐官,先學習如何牧民。

    等他們學會了以后,再牧民,自然能事半功倍。

    此外,朝廷官制混雜。

    地方衙門的職能也十分混雜,根本不可能做到有效的治理地方。

    一旦發生了什么大事,轄內的各個衙門都能管,也都可以左右推脫著不管。

    如此一來,就會消極怠工。”

    趙禎瞥了寇季一眼道:“咱們現在聊的是縣學。”

    寇季沉吟道:“這恰恰是縣學推廣的關鍵。地方官員職能不明確,地方轄地不明確。一些在兩縣交界處的學生,很有可能就會被拒之門外。

    此外,縣學一旦推廣,更高一級的學府就得跟上。

    朝廷如今正在大肆推廣教化。

    讀書人會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增長起來。

    到時候,僅憑國子監和太學,是不可能容納完的。

    而我大宋境內,有路、府、州、縣衙門,一些路衙門和府衙門的職能沖突,一些州、縣衙門的只能也沖突。

    一旦推廣更高一級的學府。

    歸誰管,就會成為一個扯皮的事情。

    還有,朝廷不可能將這么多讀書人全部培養成進士。

    所以讀書人們到了縣學以后,朝廷就應該想辦法因材施教。

    比如,自知科舉無望,卻又不甘心放棄讀書的。

    可以培養他們成為先生。

    等他們學成以后,就可以分派到地方擔任先生。

    再比如一些有其他天賦的,諸如破案、醫學等等,就可以培養他們去學習如何破案,學習醫術。

    他們出了縣學以后,就可以進入到各級衙門,成為衙門里的捕快,惠民藥局的大夫。

    如果各地方轄地不明確,到時候在分派他們進入到地方的時候,肯定還會出問題。

    而更高一級的學府,在培養進士之余,可以著重培養一些破案、學醫等等的讀書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