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95章 殺機顯!-《北頌》
第(2/3)頁
大夫之所以稱呼寇季為館主,那是因為大夫是法醫館的人。
寇季法醫館的開創者,也是法醫館現任的館主。
所以法醫館里的人,為了表示親近,都會稱呼寇季一聲館主。
法醫館雖然創辦不久,可是在外傷治療方面,已經超越了傳統的大夫。
他們中間一些人,本就是隨軍的大夫,在戰場上治療傷員久了,也算的上是大宋外科的專家。
學習了大食的一些外科醫術以后,又有所精進。
加上了各地精通解刨學的仵作解刨尸骸為他們提供幫助,他們的外科醫術,已經達到了一個嶄新的層次。
法醫館里的大夫,并沒有一股腦的接受了大食的外科醫術。
他們在學習大食醫術同時,結合他們所學的一些大宋的外科醫術,以及一些中醫學,創出了一套他們自己的醫術。
只不過他們的醫術中,還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還需要許多難關需要攻克。
寇季對醫術并不懂,所以幫不上他們什么大忙。
只能通過醫術發展史,給他們提供一些建議,引導他們研究的方向,但在具體的醫術難關上,寇季幫不到他們什么。
寇季在聽完了大夫的話以后,緩緩點頭道:“陸銘,你送他們兩個回汴京城內的大宅內養著。”
侍衛頭領一聽這話有點急。
女子亦是如此。
寇季瞥了他們二人一眼,道:“我的安危你們不用擔心。隨后出現的刺客,大鳴大放的行刺,你們留下幫不上什么忙。反而還會傷了性命。”
侍衛頭領咬牙道:“小人無能,幫不上少爺了。還請少爺調遣陳大頭過來守著您。”
女子聽到了侍衛頭領的話,想到了趙禎派遣到寇季身邊的是兩個人,除了她,還有一個器械監的高手。
那個器械監的高手是誰,女子清楚。
那個人的手段,女子見識過,有那個人保護寇季,她倒是不用擔心寇季的安危。
再加上那個藏在暗處的啞先生。
有他們兩個人守著寇季,寇季應該不會有事。
想到此處,女子便如釋重負的躺在了床榻上。
侍衛頭領倒是急切的盯著寇季,生怕寇季拒絕了他的提議。
寇季看出了侍衛頭領十分擔心他,他若是不答應,侍衛頭領恐怕不會放心,所以就點頭答應了此事。
侍衛頭領見寇季點頭,同樣如釋重負的躺在了床榻上。
隨后,陸銘派遣人將他們二人送到了汴京城內的寇府大宅。
順便通過寇府的暗線,給遠在邙山講武堂的陳大頭傳了一句話。
陳大頭從邙山講武堂趕回寇府,需要一天一夜。
所以當天夜里。
寇府別院正堂內。
就只有寇季、陸銘、陳琳,以及躲在暗處啞虎四人。
入夜以后。
寇季再次在寇府別院正堂內擺了一桌酒菜,靜靜的等著客人上門。
月上中天的時候。
一道微光突然在寇府別院正堂門口的院子里閃爍而起。
陸銘見此,微微瞪大了眼。
寇季和陳琳二人則同時瞇起了眼。
微光由小變大,逐漸的變成了一團霞光。
有淡淡的香味在微光漸變成霞光的時候,飄蕩進了寇府別院正堂。
陳琳仔細嗅了嗅那香味,對寇季搖了搖頭。
陳琳是在告訴寇季,那香味沒毒。
香味到了一個十分濃郁的點上的時候。
突然從霞光中顯現出一個人影。
一道略顯異樣的聲音,從人影口中緩緩傳出。
“爾等凡人,見了本神,還不跪拜?”
陸銘驚的有些說不出話。
寇季和陳琳對視了一眼。
寇季緩緩從袖口取出了一柄火槍,對著那霞光中的人影就是一槍。
“嘭!”
一槍射出。
霞光散盡。
留在原地的只有一團灰燼。
“裝神弄鬼!”
“哈哈哈……一些尋常手段,自然難逃寇樞密慧眼。”
一道笑聲在寇府別院門口響起。
一個大袖飄飄的道人,甩著拂塵,緩緩的走進了寇府別院。
一路入了寇府別院正堂。
提著拂塵對寇季一禮。
“貧道靈虛子,見過寇樞密……”
靈虛子是一個四旬上下的道人,鶴發童顏,面白無須,在一身灰白相間的道袍襯托下,十分有出塵高人的氣息。
“靈虛子?!”
寇季重復了一句道人的名字,問道:“從何而來,下榻在何處?”
靈虛子一愣,笑著搖頭道:“不可說不可說……”
陳琳在一旁撇撇嘴道:“人家是怕你事后報復,所以你問了也是白問。人家肯定不會告訴你。”
寇季沒有言語。
靈虛子再次一禮,“不請自來,叨擾之處,還望寇樞密不要見怪。”
寇季淡然道:“坐下說話。”
靈虛子也沒有客氣,當即坐在了寇季對面。
寇季問道:“是敵是客?”
靈虛子笑著道:“那就看寇樞密能不能放我出家人一馬。”
寇季瞥著靈虛子道:“你是來談條件的?”
靈虛子點頭笑道:“沒到山窮水盡的那一步,誰也不愿意魚死網破。只要寇樞密能夠奏請官家,放棄針對我出家人,我出家人自然不會傷到寇樞密分毫。
非但如此,四時還有厚禮奉上。”
寇季微微瞇起眼,道:“想收買我,可不便宜。”
靈虛子笑道:“只要寇樞密可以奏請官家放過我出家人,要多少錢財,隨你開口。”
寇季眉頭一挑,“原以為朝廷清查天下廟宇,搜刮干凈了出家人的錢財,如今看來,并非如此,你們手里應該還掌控著巨大的浮財。”
靈虛子聞言,臉上的笑容略微有些收斂,他淡淡的道:“千年道統,千年積累,又豈是朝廷一朝一夕能搜刮干凈的。”
寇季緩緩點頭,“也對……我宋人善于藏金,朝廷搜刮的只不過是表面上的浮財,應該只有冰山一角。
暗中藏匿的錢財,應該超過了明面上浮財許多。
你們出家人若是每歲能向朝廷進貢一萬萬貫錢財。
我可以奏明官家,讓官家放過你們出家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