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00章 狠人張知白-《北頌》
第(2/3)頁
陸銘眉頭一挑。
寇季沉聲道:“此事我會交給其他人去辦,你無需多問。”
陸銘緩緩點頭,沒有多問,離開了書房去照著寇季的吩咐做事。
寇季在他走后,出了書房到了寇忠養病的院子。
一進院子,就看到了寇忠躺在院子里曬太陽,整個人渾渾噩噩的。
“忠伯……”
寇季輕聲呼喚了一聲。
寇忠迷迷糊糊的睜開了眼,看到了寇季以后,疑惑的道:“少爺……”
寇季對寇忠點了點頭,然后吩咐院子里伺候的丫鬟和仆人先離開。
等他們離開以后,寇季對寇忠道:“忠伯,我需要你派人去一趟海上,告訴曹利用,讓他帶著人,帶著錢,回一趟大宋。”
寇忠略微愣了一下,有些虛弱的道:“曹利用回大宋,萬一被人發現了行蹤,對少爺您而言可是一個大麻煩。”
寇季沉聲道:“事到如今,我也顧不了那么多了。你派人告訴朱能,讓他帶幾百萬貫的財貨入大宋。在南邊找一個大一些的寺廟,據為己有。
然后在里面掘土筑室,營造一個有大量錢財掩埋的地下密室。
期間他可以將營造地下密室掘出的土當成金銀財寶運出寺廟。
在他營造完了密室以后,可以做出一個挖掘寶藏暴露的假象。
當地衙門勢必會捉拿他們。
他們在帶著幾百萬貫財貨逃離的時候,可以不斷的將其拋下。
大致的計劃就是如此。
曹利用是個聰明人,知道我想要什么,他一定會將所有的細節補全。”
寇忠聽完了寇季的話,愣愣的盯著寇季道:“佛家的人得罪您了?”
佛家用長壽法陷害寇季,確實夠毒。
但寇季的法子更毒。
寇季只需要派人出去散步一下謠言,稱佛家藏有巨金,并且不止一處,然后在派人營造出一個佛家真有巨金的假象。
以后的佛家就別想消停。
各地的寺廟,會變成毛賊、流寇、土匪、逃兵、地方豪強的游樂場。
官府有可能也會插手。
只要謠言中的幾處佛家藏進之地沒有被掘干凈,佛家就別想清凈。
謠言有可能會傳幾十年,甚至上百年。
佛家也會被跟著禍害幾十年,或者上百年。
面對寇忠的疑問,寇季坦言道:“他們派人給我送了壽三百的長壽法。”
寇忠愣了一下,陷入到了沉默中,許久以后他緩緩的道:“那他們確實該收拾。”
寇季點頭。
寇季在將此事交代給了寇忠以后,陪著寇忠說了一會兒閑話,便離開了院子。
此后幾日。
民間果然傳出了寇季得到了壽三百的長壽法。
傳著傳著就變成了佛家為了答謝趙禎清理天下廟宇中的惡徒,借寇季之手,向趙禎獻上壽三百的長壽法。
佛家明顯是想將寇季置于死地。
佛家將壽三百的長壽法獻給寇季,和借著寇季之手獻給趙禎,完全是兩個概念。
此事傳到了朝中,被證實了以后。
趙禎將寇季呼入到了宮中。
資事堂內。
趙禎高居首位。
呂夷簡、王曾、張知白三人也在。
寇季入了資事堂以后,四個人的目光齊齊落在了寇季身上。
趙禎臉上沒有任何神情,呂夷簡三人皺著眉頭,臉上帶著濃濃的擔憂之色。
寇季入了殿,施禮過后。
趙禎緩緩開口,“朕聽說四哥得了可增壽三百的長壽之法。”
寇季一臉坦然的道:“什么長壽之法?臣并不知情。”
趙禎瞇了瞇眼,繼續道:“朕聽說,有人親眼目睹了一位僧人,將可增壽三百的長壽之法獻給了四哥。”
寇季盯著趙禎道:“那他肯定沒看到我看也沒看,就將拿東西扔到了火盆里焚了。”
趙禎聞言,面無表情。
呂夷簡三人齊齊松了一口氣。
呂夷簡沉聲道:“世上哪有什么長壽之法,不過是那些出家人弄出來愚弄百姓,蠱惑世人的罷了。”
王曾贊同的點頭道:“要長壽,也不是別無他法,似醫家的養身之道,便有長壽的功效。出家人的長壽之法,太夸張,也太假,不可信。
臣此前在巡視地方的時候,就曾見過。
出家人亡故,為了圓長壽之謊,假借童子之身,吹噓什么返老還童之術。”
張知白在王曾話音落地以后,也跟著開口道:“世人皆知,彭祖壽八百。可世人并不知道,彭祖的壽八百乃是以小花甲計歲之法。
其實際壽數,是一百三十多載。
以小花甲計歲之法論的話,臣等三人,也有幾百歲的壽數。”
呂夷簡三人,幾乎一面倒的抨擊所謂的長壽之法。
他們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趙恒的原因。
趙恒為了追求虛無縹緲的仙道,為了追求長生,將大宋折騰的不像樣子。
立道官、造道宮、行天書,荒唐至極。
大宋沒有在趙恒折騰下亡國,全是因為文臣武將們拼死守著大宋江山的原因。
文臣武將若是不拼死守著大宋的話,以趙恒的折騰法,恐怕在檀淵之戰的時候,大宋就會走向敗亡。
若不是寇準拼死逼迫著趙恒上戰場,激勵了戰場上將士的士氣。
遼人很有可能會一路長驅直入。
一旦遼人大舉南侵,占據了大宋一部分的疆土,那就不是一點點的歲幣就能平息戰事了。
有可能得割土。
遼國承天太后蕭燕燕和遼皇耶律隆緒可不是遼太宗耶律德光。
他們母子不會像是遼太宗耶律德光那般,在占據了中原一部分的疆土以后,大肆搜刮一番就輕易離去的。
他們母子兩人在遼國境內經營漢化多年,為的就是占據中原,將中原大地據為己有。
正是因為知道帝王追求長生之害,呂夷簡三人才不愿意看到大宋好不容易出現的英明之主趙禎,走上追求長生的道路,使得如今形勢一片大好的大宋毀于一旦。
他們在得知了寇季得了長壽法以后,心里就生出了濃濃的擔憂。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