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求援的奏報,很快就傳回了汴京城。 趙禎在拿到了奏報以后,足足愣了許久,然后吩咐陳琳去召寇季、呂夷簡等人入宮。 寇季是第一個入宮的,到了資事堂,趙禎神色復雜的將種世衡求援的奏報遞給了寇季。 寇季拿過了奏報,掃了一眼后,略微一愣,然后快速的拿起了奏報,仔細的閱讀了起來,閱讀完了以后,拿著奏報,久久也沒有開口。 呂夷簡第二個入宮,入宮以后見到趙禎和寇季坐在原地一句話也不說,狐疑的瞅了二人許久。 寇季順手將奏報遞給了呂夷簡。 呂夷簡下意識的拿過了奏報翻看了起來,看完以后,反應跟寇季差不多。 隨后,王曾、張知白、李昭亮三人相繼入宮。 入宮以后傳閱了一番種世衡的奏報。 看完以后,反應也跟寇季差不多。 幾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沉默了許久。 趙禎忍不住開口道:“你們說說,黑汗王玉素甫是什么意思?放著大好的東西夾擊的大勢不用,非要率先進攻我大宋。 他是覺得,黑汗王朝的兵馬,足以跟我大宋的兵馬抗衡嗎?” 呂夷簡沉吟道:“他應該是這么想的,不然也不會不等遼皇耶律隆緒率領著兵馬南下,就想提前發動攻勢。” 王曾遲疑道:“遼皇耶律隆緒要率兵南下,最不起碼也要等到明年三月。在這三個半月內,我們要是擊潰了黑汗王朝的兵馬,那遼皇耶律隆緒會不會放棄攻打我大宋?” 張知白皺眉道:“黑汗王朝和遼國的兵馬加起來有八十萬之多。我們在河西有禁軍五萬,地方兵馬三萬,總共加來才八萬。兵力方面有十倍的差距,根本不可能擊潰黑汗王朝的兵馬。 我們其他地方的兵馬調遣到沙州,少則得半個月,多則得三五個月。 所以我們很難在明年三月前,擊潰黑汗王朝的兵馬。 就算我們擊潰了黑汗王朝的兵馬,遼皇耶律隆緒也不會放棄進攻我大宋的。 因為他此次進攻我大宋的目的,是為了為他兒子耶律宗真成長換取時間。 所以即便沒有黑汗王朝,他也會率領兵馬跟我大宋一戰。” 眾人贊同的點點頭。 寇季在張知白話音落地以后,沉聲道:“黑汗王朝和遼國一起攻打我大宋,已經成了定局,所以現在說這些,沒有半點意義。 黑汗王朝提前發起進攻,對我大宋而言,有益也有害。 益處就在于,黑汗王朝提前向我大宋發起了進攻,只要我大宋擋得住黑汗王朝的進攻,并且拖住黑汗王朝的腳步,那么隨后遼國耶律隆緒率兵攻打我大宋的時候,東西夾擊的壓力,就會銳減許多。 害處就在于,黑汗王朝提前發起了進攻,跟我們之前的部署存在著出入。我們并沒有及時在沙州邊陲部署足夠多的兵馬。所以很難將黑汗王朝和我大宋的戰事,擋在國門之外。 在我大宋調兵遣將期間,黑汗王朝的兵馬必然壓著我大宋打,所以我大宋在戰爭之初,肯定要吃一些虧。 必要得時候,還得將黑汗王朝的兵馬放進來打。” 王曾在寇季說完此話以后,臉色難看的道:“一旦黑汗王朝的兵馬入境,那河西境內的良田、樹林、果林,很有可能會被毀的干干凈凈。 李迪在河西境內多年經營會毀于一旦。 李迪的心情恐怕會不好受。” 呂夷簡皺眉道:“良田、樹林、果林被毀,還能重建。可要是人沒了,那什么都沒了。” 王曾沉聲道:“李迪今年七十多了。他還能再在河西待幾年,誰也說不準。一旦他經營的東西被毀,他很有可能這輩子再也見不到恢復的場面了。” 王曾此話一出,資事堂內所有人陷入到了沉默。 許久以后。 寇季開口道:“隨后我會趕去河西,跟李公詳談一番。李公心在社稷,他應該會明白,河西的那些良田、樹林、果林被毀,是迫不得已。” “哎……” 王曾嘆了一口氣,沒有再多言。 國朝大事面前,個人的心情,根本不算什么。 寇季見無人開口,繼續道:“黑汗王朝既然搶在遼國動手之前,就有對我大宋發起進攻的意思,那么我大宋就必須馬上做出應對。 依照此前的部署,黑汗王朝的兵馬一旦兵臨我大宋邊陲,那么永興軍即刻得調遣到沙州去,馳援鎮西軍。 整個北方的地方兵馬,也必須盡快趕到沙州去。 邕州的永字頭禁軍,隨后也得趕到西域戰場。 大理境內新建的禁軍,調遣到建昌府。 一面震懾國內的宵小,一面威懾青塘。 青塘若不出手則罷,出手的話,新建的禁軍就會殺入青塘,給青塘一個迎頭痛擊。 此外,黑汗王朝既然對我大宋發起了進攻。 那么開春以后,遼皇耶律隆緒必然也會率領著兵馬南下。 我大宋東北的兩靜兩永,應該即刻拔營,趕往宋遼邊陲坐鎮。 東北的地方兵馬,也應該即刻趕往邊陲。 此外,駐扎在登州的鎮東軍,也應該沿海而上。” “鎮北軍呢?” 張知白疑問。 寇季道:“鎮北軍繼續坐鎮北疆,以防遼皇耶律隆緒會派遣兵馬偷襲我大宋北境。” 呂夷簡沉聲道:“如此一來,我大宋除了坐鎮雷州的鎮南軍以外,其他的兵馬都調動起來了。” 寇季點頭道:“我們目前面對的強敵有兩個,隨后可能會變成三個,所以我們必須全力以赴。” 呂夷簡點點頭,沒有再多言。 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這個道理呂夷簡還是懂得的。 馬上要掀起的是前所未有的國戰。 大宋不能留手,一旦留手,很有可能就會讓敵人有可乘之機,所以必須全力壓上。 趙禎在寇季說完話以后,開口道:“大戰掀起以后,四哥會趕到河西去坐鎮,朕會前往真定府。朕在臨走之前,回立趙潤為皇太子。 呂愛卿、王愛卿、張愛卿,你們三人負責監國。” 呂夷簡、王曾、張知白聞言,對視了一眼。 呂夷簡主動請纓道:“臣去真定府吧。” 趙禎沉聲道:“朕意已決。” “官家……” 呂夷簡三個人變得有些緊張。 王曾一臉鄭重的道:“官家,如今種世衡在沙州,隨后狄青也會去沙州。朱能坐鎮在大理,要防著大理,防著青塘,所以沒辦法調離。 寇樞密隨后也要去沙州。 趕往真定府的,就只有李昭亮和王凱。 所以坐鎮真定府的差事,還是交給呂夷簡的好。” 言外之意。 一旦大宋東西兩面戰事一起展開。 沙州那邊,兵多將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