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14章 膽正的種世衡-《北頌》
第(2/3)頁
“拿過來我瞧瞧。”
門子將信遞給了寇季。
寇季拆開了信,仔細的閱讀了一番后,隨手將信扔到了火盆里,然后對陸銘道:“不用查了。”
陸銘一臉愕然。
寇季坦言道:“人家猜到了我們會查他們,所以特地送了一封信給我,表明了他們的身份。不過他們的身份有些特殊,我不能告訴你。”
陸銘聞言,點了點頭,退出了書房。
寇季在陸銘走后,長嘆了一聲,“原來是一群可憐的孤魂野鬼,難怪官家會毫不客氣的將他們甩給天賜。”
昔年宋太祖皇帝趙匡胤陳橋兵變的時候,幾乎是兵不血刃的拿下了汴京城。
那些人便是昔年汴京城內的守門將士。
他們雖然在趙匡胤進入到汴京城的時候投了,但卻沒有接受趙匡胤許下的高官厚爵。
而是選擇了潛藏在汴京城內,成為了一支暗中守衛著汴京城的兵馬。
大宋到現在,歷任三位官家,無一人動用他們。
他們如今已經垂垂老矣。
對趙禎而言,他們就是雞肋。
所以趙禎才會大方的賞賜給寇天賜。
無人提起他們,無人在意他們,是因為他們曾經擁有的是前周的番號。
而在大宋,他們并沒有正式的番號和名分。
所以,沒人將他們當成大宋的兵馬。
“搞不懂他們的想法……”
寇季有些搞不懂那些人的想法。
若是心念前周,完全可以在趙匡胤陳橋兵變的時候,跟趙匡胤血拼一場,留一個忠臣良將的美譽傳世。
若是心里沒有前周,為何在投降以后,不接受趙匡胤的高官厚爵呢?
寇季想不通那些人是怎么想的,也就懶得再想。
反正他們沒有能力危害到寇天賜,也沒有能力危害到大宋社稷。
寇季完全不用在意。
搞清楚了那些人的來歷以后,寇季也就可以放心的讓寇天賜跟他們接觸。
他也不用時時刻刻的惦念此事。
入夜以后。
寇季便跟向嫣一起,打點起了行囊。
寇季此次趕往河西,不知道要待多久,所以有很多東西要帶。
忙忙碌碌的收拾了半晚上,足足收拾了十幾大車的東西。
收拾完了以后,跟向嫣溫存了一下,天色便亮了。
寇季沒怎么休息,就坐上了馬車,踏上了前往河西的路。
跟之前去河西不同。
寇季此次是輕車簡從,沒帶多少人,也沒帶多少東西。
所以一行只有兩百多人。
在人來人往的汴京城,并不怎么引人注目。
出了汴京城,一路西行。
到了五里外的一處草棚前。
寇季吩咐人停下了馬車。
草棚里。
趙禎、呂夷簡、王曾、張知白四人,著一身便衣,坐在其中。
寇季入了草棚,施禮過后,便坐了下來。
趙禎在寇季坐定以后,對寇季道:“朕知道四哥喜歡吃奇珍,所以在四哥臨行之際,特地吩咐御膳房做了一桌上好的奇珍,為四哥踐行。”
趙禎揮揮手。
陳琳帶著六個宦官,提著巨大的食盒出現在了草棚里。
食盒打開。
一股熱氣奔騰而出。
陳琳吩咐著宦官,將一道道的美食擺在了寇季面前。
都是寇季沒吃過的一些東西。
一個個看著十分不凡。
趙禎算是破天荒的奢侈了一次。
寇季也沒有客氣,抄起了筷子就吃了起來。
趙禎、呂夷簡、王曾、張知白四人坐陪在一旁,頻頻舉杯請寇季痛飲。
酒過三巡。
張知白一臉正色的道:“此去河西,路途遙遠,寇樞密珍重。”
寇季點頭一笑,舉起酒杯請張知白痛飲了一杯。
王曾在寇季和張知白痛飲過后,舉起酒杯道:“待寇樞密凱旋,老夫親自為你牽馬。”
寇季失聲一笑,陪著王曾喝了一杯。
隨后,呂夷簡也舉起了酒杯,神色凝重的道:“賊兵犯境,勢力龐大,寇樞密要小心應對。我大宋半壁江山的安危在寇樞密手里握著,寇樞密應該清楚其中的輕重。”
寇季點點頭,陪著呂夷簡也喝了一杯。
趙禎最后舉起了酒杯,對寇季道:“西疆一切,朕就托付給四哥了。西疆所有兵事,有四哥一言決斷,朕不會過問。
朕所求不高,能將賊兵擋在我大宋之外即可。
若無余力還擊,便再等時機,且不可冒險。
西疆的疆土,朕固然惦念,但朕更在意四哥的安危。”
寇季點點頭,舉起酒杯陪著趙禎痛飲了一杯。
痛飲過后,趙禎放下了酒杯,吩咐陳琳道:“取天子劍,取王命令箭,取王命令旗,取蟒袍……”
寇季、呂夷簡、王曾、張知白四人聞言,皆有些動容。
趙禎賜下天子劍、王命令箭、王命令旗,四人都能理解。
可蟒袍是怎么回事?
趙禎要給寇季封王?
還是暗示寇季,打贏了黑汗王朝和遼國聯軍,就給寇季封王?
寇季四人一臉疑惑。
趙禎卻什么也沒有解釋,只是將一樣一樣的東西賜到寇季手里。
寇季謝恩以后。
趙禎叮囑道:“此去河西,二品以下,四哥皆可先斬后奏。”
言外之意,寇季此去河西,就是河西境內最大的。
因為河西境內,以及隨后調往河西的官員里面,沒有超過二品的。
“喏……”
“朕親自為四哥著蟒袍。”
“……”
趙禎拒絕了呂夷簡三人的勸阻,親自為寇季穿上了蟒袍,送寇季踏上了征程。
在寇季的隊伍消失在趙禎四人眼中的時候,一片片雪花,飄然而下。
當年征討河西的時候,寇季就是踏著雪,趕往的河西。
如今再赴河西,又是踏著雪。
汴京城下雪的時候。
河西也在下雪,雪遠比汴京城要大,還伴隨著寒風。
種世衡站在寒風中,任由雪片飄落在身上,也無動于衷。
他雙目直直的盯著沙州邊陲外,那一眼望不到頭的軍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