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狄青在寇季的安慰下,重新振作了起來。 他也不是那種喜歡鉆牛角尖的人,更不是那種仁慈的人。 有道是慈不掌兵。 狄青身為一個掌兵之人,前前后后打了不少勝仗,殺死的敵人加起來,恐怕超過了十萬數。 殺了超過十萬數人的人,又怎么可能是仁慈之人。 他之所以從黑汗人俘虜營回來以后,情緒不對。 并不是因為仁慈,而是因為傷感。 作為一個心懷國家、心懷百姓的人,看到了黑汗人為了討好自己,對其他族人下狠手,很容易往自己的族人身上聯想,一想就會生出傷感和擔憂。 狄青重新振作起來以后,對寇季道:“兄長,我去城頭上巡視一番,防止遼人夜間偷襲。” 寇季點了點頭,任由狄青離開。 狄青邁步往門外走,李迪就晃晃悠悠的出現在了寇季身邊,望著狄青的背影,李迪好奇的問道:“那小子怎么了?” 問話的工夫,李迪已經坐在了寇季面前,取了一壺果酒,給自己斟了一杯,順勢將酒壺推到了寇季面前。 寇季拿起了果酒,聞了一下味,放棄了陪李迪喝果酒的想法,感嘆道:“他剛去了黑汗人的俘虜營,提拔了一些小頭目。” 李迪略微一愣,哈哈一笑,“肯定是看到了黑汗人殘害自己的同袍了,心里生出了傷感。” 寇季點了點頭。 李迪贊嘆道:“老夫不得不承認,你小子看人的眼光是真準。隨手從牢里救了一個即將刺配的人,便是一個心懷家國的人。 如此人物,以后即便是不能位極人臣,也能名留青史。” “位極人臣?” 寇季嘀咕了一下,搖頭道:“估計不太可能。” 李迪狐疑的道:“有你提拔,為什么不可能?” 寇季翻了個白眼道:“他位極人臣了,那我坐那兒?” 李迪一下子被懟的說不出話。 在寇季圣眷不衰的情況下,狄青若是位極人臣,那寇季就只能封王,或者是坐上垂拱殿內那一張唯一的寶座。 無論是封王,還是去坐那張寶座,都不是李迪愿意看到的。 也不是朝野上下所有人愿意看到的。 李迪沉默了許久,突然嘆了一口氣,“他跟你生在同一朝,實在是悲哀。” 言外之意。 有寇季在朝堂上鎮著,其他人很難坐到位極人臣的位置上。 寇季聽到此話,又翻了個白眼,“他得慶幸跟我生在同一朝,不然他能被你們這幫子文臣給欺負死。” 李迪一愣,苦笑著搖頭,“你說的也對,你沒有出現在朝堂上之前,朝堂上那幫子人,根本不給武人出頭的機會。即便是給他們機會,也會將他們架在火上烤。” 寇季撇嘴道:“你貌似也是那幫子人中間的一員。” 李迪瞪起眼,“你怎么能拿老夫跟那群迂腐之輩相提并論?” 寇季冷冷的一笑,沒有說話。 李迪提起了酒壺,在寇季面前重重的一放,瞪直了眼,沒好氣道:“喝酒!” 寇季有些嫌棄的將酒壺推開,“不喝,酸的。” 李迪搶過了酒壺,“愛喝不喝……” 寇季和李迪二人斗了一會兒嘴,李迪喝完了一壺果酒,二人各自回房歇下。 狄青踏著夜色,在城頭上晃悠了一圈,最后吩咐人搬了幾床被子,干脆在城門樓子內住下。 翌日。 天明以后。 蕭匹敵率領著遼軍,再次逼到了陽關關城下。 狄青立馬調集了黑汗人上城墻守城。 戰事一起,便進入到了最慘烈的階段。 遼兵發了瘋似的往城頭上涌。 狄青這邊只是調遣黑汗人守城,所以數次被遼兵攻上了城頭。 一萬黑汗人,鏖戰了半日,便被打沒了,死了近三千多,傷了六千多。 狄青再次調集了一萬黑汗人登上了城墻,繼續守城。 戰事一直持續到了天黑,新調遣上來的一萬黑汗人也打沒了。 最后狄青并沒有調遣第三批黑汗人上城頭守城,而是吩咐陜西府的地方兵接替了黑汗人守城。 火炮在陜西府的地方兵守城的時候被推了出來。 火炮一出。 遼兵立馬感覺到了壓力。 蕭匹敵果斷下令退兵。 戰場在入夜以后歸于了平靜,只剩下了一地的尸骸,在寒風中靜靜的躺著。 蕭匹敵此次攻打陽關的目的,就是為了刺探陽關內的虛實。 如今,大宋精銳禁軍沒出,僅僅是一些地方兵,借助著火炮,就把他們按在地上打,這讓蕭匹敵感受到了一些壓力。 入夜以后。 遼營中軍大帳內。 一切亦如昨夜。 蕭匹敵坐在大帳當中,一邊用刀子劃著羊肉吃,一邊沉聲問道:“戰損如何?” 從將鄭重的道:“戰損已經過萬。” 蕭匹敵扔下了刀子,皺起了眉頭道:“戰損過萬,還是沒有探清楚陽關內宋兵的實力。陽關內的宋兵精銳,到底是兩萬,還是五萬,我們到現在還不知道。 他們若是只有兩萬,另外三萬人去了別處,那必然會對戰局有所影響。” 從將沉聲道:“要不,明日再強攻一場,爭取將對方所有的兵力全部逼出來。” 蕭匹敵緩緩搖頭,“不妥……我們入了宋國河西以后,前前后后戰損的兵馬已經超過了兩萬,已經超過我們總兵力的五分之一,不能再耗下去了。 隨后的戰事,我們只能智取,不能硬拼。 今日一戰,我們雖然沒能試探清楚陽關內宋兵的虛實,但我們卻砸破了陽關的城門,看到了城門口那高高壘起的石墻。 宋人用石墻堵死了陽關的門戶,那就說明他們選擇死守到底。 如此,剛好順應了我們的心意。 我們只需要順水推舟,陪著宋人耗下去就是。 我已經派人趕往西州回鶻去押解西州回鶻的百姓。 等西州回鶻的百姓到了,我們就用西州回鶻的百姓跟他們對敵。” 從將沉吟道:“陽關這邊,宋兵決定了死守。可玉門關那邊,恐怕不會死守。眼下我們沒有探聽清楚坐鎮在陽關的宋國精銳動向,他們若是悄悄的前往了玉門關,很有可能會跟黑汗王玉素甫大戰一場。 若是黑汗王玉素甫敗了,對我們而言,可是十分不利。 我們要不要派人去跟黑汗王玉素甫提個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