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是曹瑋看不起他們,而是他們真的差了點。 曹瑋覺得,大宋好不容易站起來,就應該好好的守著如今的霸主局面,不能再跪下去。 所以于公于私,狄青他都得保一保。 經過了一番試探,知道了趙禎有容人之量,曹瑋心里真的是很高興。 他高興趙禎是一個英明的帝王,也高興狄青能遇到一個明主。 只要趙禎能重用狄青,曹瑋可以保證,狄青能保大宋數十年太平。 人是他教出來的,有多少能耐他心里清楚。 他高興之余,也有一些感嘆,他若是早些遇到趙禎的話,何至于連滅國之功都混不到,何至于列入昭勛崇德閣,都被人詬病稱,是靠著裙帶關系進去的。 曹瑋除了幫狄青試探趙禎以外,也順便幫著自己那個外甥試探了一下趙禎。 看看趙禎對立儲是什么看法。 看看他的外甥能不能安安穩穩的做一個太平的太子。 趙禎告訴他的答案,他很滿意。 要么立為皇太子,要么去寇季身邊當長隨。 無論那一條,曹瑋都十分滿意。 若是趙禎冊立趙潤為皇太子的話,有他的功勞護身,有他的舊情在,趙禎一定會偏袒著趙潤。 若是趙禎不冊立趙潤為皇太子,反而派遣趙潤去給寇季當長隨。 那更好。 皇后和曹佾費勁了心機想將趙潤跟寇府綁在一起。 可寇季始終都沒有答應。 若是趙禎出手,硬將趙潤塞給寇季的話,那皇后和曹佾的心思輕而易舉就達到了。 以趙潤的身份,趙禎若是真的將他強賽給寇季的話,寇季不可能讓他做一個長隨。 想要合理的讓趙潤待在寇季身邊,最好的借口就是師生。 做不了翁婿,做師生也挺好。 有時候師生在政治方面的作用,遠比翁婿更大。 寇季門下的門生不少,一個個如今都已經展露頭角,以后注定會成為人物。 趙潤若是成了寇季的學生,那跟寇季的其他門生就是師兄弟。 無論是套近乎,還是拉攏,都十分容易。 到時候有一幫子厲害的師兄弟幫忙,再加上曹皇后和曹家在背后出力。 趙潤的太子之位會坐的更穩當,更容易。 只要趙禎將趙潤安排到寇季身邊,趙禎什么時候立太子,立誰為太子,根本不重要。 因為寇季不開口,趙禎要立其他的皇子為太子,滿朝文武不會答應。 文臣們一直恪守著長幼有序的制度。 所以只要趙潤不犯大錯,趙禎要立其他皇子為太子的話,文臣們不會答應。 至于那些少數的野心家,根本難以成事。 絕對的實力和絕對的權力面前,野心家們也只能望洋興嘆。 所以,在趙禎立其他皇子為太子的時候,武臣的態度就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寇季點頭,武臣們點頭。 寇季不點頭,武臣們不點頭。 寇季一個當先生的,總不可能將自己弟子的太子之位往外推吧? 顯然不會。 因為寇季不喜歡把好東西送給別人。 雖然寇季自己不喜歡那張皇位。 但真要是將決定權交到了他手里,他絕對會推一個跟自己親近的人上去。 曹瑋正是因為從趙禎口中得到了滿意的答案,所以即便是被趙禎罵了,也依舊喜笑顏開。 曹瑋坐上了轎子,笑吟吟的吩咐轎夫抬著他往城主府走去。 路上,曹瑋更是悠然自得的哼起了不知名的小曲兒。 哼了一半,就哼不下去了。 因為一道幽幽的聲音在曹瑋轎子外響起,曹瑋差點沒一頭從轎子里栽出來。 “曹愛卿啊……頂撞朕,就讓你那么高興啊?!” 曹瑋渾身一僵,快速的掀開簾子,往外看去,就看到了一張熟悉的面孔隔著馬車的車窗,似笑非笑的盯著他。 曹瑋苦笑了一聲,準備吩咐轎夫停轎。 趙禎卻搶先一步,對那些轎夫大大咧咧的吩咐道:“你們別停……” 趙禎收回了目光,落在曹瑋身上,笑瞇瞇的道:“曹愛卿也別停,繼續唱。朕從出了汴京城以后,已經很久沒有聽過充滿汴京風味的小曲兒了。” 曹瑋苦著臉道:“臣……臣……” 曹瑋一連遲疑了兩次。 趙禎瞥了他一眼,“唱啊!難道你想抗旨嗎?” 曹瑋臉色更苦,“臣就會那么三兩句。” 趙禎哼了一聲,“你曹瑋年輕的時候,不僅是軍營里的一霸,也是汴京城里的一霸。如今汴京城里那些紈绔子弟們玩的那些東西,都是你曹瑋昔日玩剩下的。 論起對煙花柳巷的熟悉,朝堂上那些自詡風流的老家伙們加起來,也未必比得上你。 花鳥魚蟲、淺唱低吟,沒有你曹瑋不精通的。 所以,你不僅想抗旨,還想欺君嗎?” 曹瑋聽到此話,便明白了趙禎的心思。 他剛才在金塔寺里讓趙禎不舒服,趙禎現在果斷報復了回來。 大帽子一頂一頂的往他腦袋上扣。 雖說趙禎不可能殺他。 可趙禎的面子還是要給的,趙禎的君威也是要維護的。 曹瑋硬著頭皮道:“臣……唱……” 說完這話,曹瑋就哭笑不得的唱起了小曲兒。 只是被人逼迫著唱小曲,總是沒有自己抒發心情的時候唱出來的入耳。 趙禎就那么用手肘撐著馬車的車窗,聽了一路。 若不是曹瑋不經意間瞧見了趙禎耳中的耳塞,說不定還真以為趙禎是他的知音。 趙禎一路陪著曹瑋到了城主府。 下了馬車,也沒等曹瑋下轎,就大大方方的邁著步子進了城主府,就像是逛自己家后花園似的。 曹瑋對此沒有任何看法。 對趙禎而言,去天底下任何地方,都跟逛自己家后花園差不多。 即便是去了其他邦國,也是一樣的。 因為趙禎敢去其他邦國逛的話,就說明那些邦國已經被大宋所掌控,算是大宋的后花園。 大宋的后花園就是趙禎的后花園。 趙禎入了城主府以后,也沒有客氣,吩咐著陳琳,指示著城主府內的仆人忙活的團團轉。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