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43章 黑山威福府-《北頌》
第(1/3)頁
趙禎失聲笑了,曹瑋也跟著笑了。
笑過之后,趙禎感慨道:“既然北境的遼人跨不過興慶府,那朕也就放心了。朕還真怕他們會越過興慶府,出現在長城后面。
真若是如此的話,那朕就不得不率兵回援了。”
大宋內部如今很空虛,十分空虛。
若是有兵馬在大宋內部作亂的話,可以說是猶如入無人之境。
遼國的兵馬若是越過了興慶府,跨過了長城,進入到大宋腹地,那對大宋而言,是一個巨大的災難。
如今確認了遼國兵馬沒有那個能力越過興慶府,趙禎也放心了不少。
放下心以后,趙禎就想起了其他事情。
趙禎盯著曹瑋道:“適才在金塔寺,你我君臣論天下英雄。你直言狄青乃是我大宋以后的國之柱石。那種世衡呢?
種世衡難道就不能成為我大宋的國之柱石?”
曹瑋直言不諱的道:“種世衡坐鎮一方的話,必然萬無一失。可統領全局的話,始終差一線。”
趙禎疑問道:“差在何處。”
曹瑋坦言道:“我大宋以后的兵馬作戰,用的軍備很有可能都是火器。火器作戰,跟刀槍劍戟作戰,大有不同。
種世衡已經習慣了用刀槍劍戟作戰,即便現在學著去適應火器作戰,在作戰的時候依然會被刀槍劍戟作戰的戰術所影響。
所以始終會差一線。
狄青不同,狄青還年輕,想法還沒有僵化。
他會很快適應火器作戰的戰術,也會在適應了火器作戰以后,創出新的戰術。
數十年以后,我大宋將士們學習兵法謀略的時候,繞不開狄青。”
大宋如今是應用火器作戰的先行者。
世界上并沒有例子可以讓大宋借鑒。
所以大宋的將士們運用火器作戰的時候,得一直摸索。
誰先摸索出火器作戰的戰術,誰就能借著火器揚名,并且能為以后的將士們提供戰術教材,以及訂立火器戰場上的一些規矩。
曹瑋嘗試著去適應火器作戰了,也嘗試著為火器推導出一些新的戰術。
只是,他腦子里一些思想,依舊被舊有的冷兵器作戰的兵法謀略所影響。
所以他推導出的一些戰術,帶著一些冷兵器作戰的影子。
一時半刻很難改變。
也正是因為如此,曹瑋才將更多的希望寄托在了狄青身上。
趙禎大概明白了曹瑋口中所言,他笑著道:“照你的說法,狄青以后有可能成為我大宋第一教頭?”
曹瑋笑著道:“官家大可以讓狄青效仿臣,有仗打的時候就出去打仗,沒仗打的時候就留在汴京城內教書育人。”
趙禎瞥了曹瑋一眼道:“如此說來,朕是不是還應該設立一座專門培育將帥之才的官學?”
曹瑋哈哈笑道:“有何不可?我大宋以前只仰仗著太學和國子監培育良才。時間一長,內部腐朽,培育出來的人都是酒囊飯袋。
自從寇公創里的文昌學館以后,培育了不少良才,也激勵了國子監和太學的官員奮發圖強。
如今三座學府,互相比斗,每一歲都有光彩奪目的人才被培育出來。
三座學府斗的越兇,我大宋的人才越多。
所以學府不僅要設,最好能設立兩座。
如此,互相之間也能有一個較量,能更快更好的為我大宋培育出更多的將帥之才。
再碰到了戰事,我大宋也不用愁無人可用。”
趙禎笑著點點頭。
有些話曹瑋沒說,但是趙禎卻清楚。
一旦設立了培育將帥之才的學府,那朝廷就會削弱將門對將帥之位的壟斷。
將門對朝廷的威脅將會降到最低。
在削弱將門的同時,還確保了朝廷有人可用,確保了朝廷的武力一直維持在一個很高的水準。
如此才是解決將門為禍的最好的手段。
相比起來,他家里那三個長輩一直推行的重文抑武的政令,真的是不堪入目。
至于學府內出來的將帥之才,會不會形成學府黨。
趙禎一點兒也不擔心。
他只需要效法寇季設立的邙山講武堂的規矩,將山長之位包攬,那些學府培育出來的將帥之才就算是分成一百個學府黨,對他也不會有半點影響。
因為那些人再怎么分,再怎么斗,都是他的學生。
他們不論分出多少學府黨,最終都有一個統一的身份,那就是帝王黨。
趙禎笑著道:“諸多學府的設立,對我大宋而言,確實是好處多多。以后朕不僅要設立培育將帥之才的學府,還要設立其他諸多學府。”
邙山講武堂、天圣館、法醫館的設立,為大宋培育了不少人才。
其效果是顯而易見的。
就拿法醫館說,法醫館從設立至今,一直不被人們重視,也不被杏林之中的大夫認可。
但從法醫館里走出的大夫們,在外傷方面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
隨著軍中的隨軍大夫和各地衙門里的仵作輪番進入到法醫館里學習,法醫館里研究出的知識,也逐漸的進入到了軍中、各地衙門中。
各地衙門,憑借著經過法醫館培訓的仵作,破獲了不少大案要案。
軍中的將士,憑借著經過法醫館培訓的隨軍大夫,大批量的減少了傷亡。
他們的功績,別人看不到,不承認。
但趙禎看得到,也承認。
正是因為看到了法醫館的成果以后,趙禎才有心多開設一些學府。
學府開設的越多,培育出的良才就越多。
推行教化也就容易了不少。
所以開設學府,對大宋只有好處,沒有太多壞處。
曹瑋聽到了趙禎的話,淡然一笑,沒有開口。
因為朝廷開不開設更多的學府,他其實不好插話,也不好參與。
趙禎見曹瑋沒有開口,也就沒有再說這個話題,他盯著曹瑋道:“朕之所以追著你過來,其實是有兩件重要的事情要告訴你。”
曹瑋臉色一正,看向了趙禎。
趙禎沉聲道:“有一件事情朕一直沒有告訴你,如今該告訴你了。朕在出兵之前,曾經派遣劉亨帶著一支人馬,沿海而上,去突襲遼國上京城。
前些日子,探子傳來消息。
劉亨三月底的時候破了上京城。
俘虜了遼國的皇后和幾位皇子、公主。
且大肆搜刮了一番后,退出了上京城。
如今在遼國北境流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