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蕭匹敵一邊策馬前行,一邊打量著那殘垣斷壁,然后以漫不經心的口吻詢問元山,“此番青塘繳獲到的火器有多少?” 元山挑了一下眉頭,笑著道:“大概有三萬多火槍,幾百門炮……” 蕭匹敵又漫不經心的問道:“我沒看到你們兵馬手里有人拿火器,你們將火器囤放在了何處?” “陽關關城衙門,也就是安將軍下榻之處!” 元山知道蕭匹敵問這話的意思,所以沒有絲毫猶豫,就給出了答案。 如今天下諸國,除了宋國以外,就沒有不惦記火器的。 火器在戰場上的威能,以及在戰場上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 只要是領兵之人,都知道火器的厲害,也知道火器對戰事的影響。 此次黑汗、遼國、青塘攻宋,純粹是占了人數優勢,逼的宋國不得不據城而守。 若是沒有人數優勢,那他們就不可能逼得宋國據城而手。 宋國完全可以憑借著火器的威能,將他們壓著打。 不僅如此,宋國的火器一旦展開了攻勢,他們除了挨打,幾乎沒有還手的余地。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有大宋之外的國邦,都十分重視火器。 都想將火器拿到手,將火器的鍛造方法拿到手。 只是寇季和趙禎二人對火器管束的很緊,所以大宋之外的諸國,也只能眼饞一下。 如今破了陽關,繳獲了大批火器。 自然要好好圖謀一些。 蕭匹敵得知了火器被存放在守關將軍衙門以后,下意識的催動胯下的戰馬,快速的往守關將軍衙門跑去。 期間。 蕭匹敵并沒有對元山和克魯伊二人生疑。 因為他不覺得元山和克魯伊會投靠宋國,然后幫著宋國一起對付他。 二人是兩個勢力的人,角廝羅派遣他們的時候,又是隨機的。 所以兩個人一起出問題的幾率,幾乎是沒有。 也正是因為如此,蕭匹敵對二人并沒有太多警惕。 蕭匹敵率領著兵馬一路匆匆趕到了守關將軍衙門,在進守關將軍衙門之前,蕭匹敵感覺到了一絲不對勁。 他從入了關城,一直到守關將軍衙門,貌似沒有看到多少宋軍尸骸。 難道是被青塘兵給清除了? 青塘兵辦事的效率是不是有點太快了? 懷著疑惑,蕭匹敵進了守關將軍衙門。 一進衙門口,遙遙望去,就看到了一個人坐在衙門正堂的大堂上。 由于時間已經到了傍晚,天色有些暗,所以蕭匹敵看不清是誰。 等到蕭匹敵走進了以后,看請了大堂上坐著的人影以后,臉色大變。 蕭匹敵下意識的去抽腰間的長刀。 只是元山和克魯伊搶在他之前,擒住了他雙臂,將他給按住。 那些跟隨在元山和克魯伊身后的將士,果斷拔刀抹了蕭匹敵侍衛的脖子。 蕭匹敵被按倒在地上,難以置信的質問道:“怎么會?怎么會這樣?” “哈哈哈……” 大笑聲從衙門正堂里傳了出來。 狄青面帶笑意,邁步出了衙門正堂,盯著蕭匹敵,道:“蕭將軍,別來無恙啊?” 蕭匹敵瞪著眼,大聲質問,“為什么?為什么會這樣?” 狄青盯著蕭匹敵笑道:“安子羅逃跑的時候,應該跟你想的一樣。” 蕭匹敵瞳孔一縮,艱難的別過頭,看向了克魯伊和元山。 “你們一起背叛了青塘?!你們中間到底還有多少人背叛了青塘?” 蕭匹敵心里是又驚又怒,但并沒有失去理智。 角廝羅派遣人來攻打陽關,必然是隨機挑選的。 那么他挑選的人全是叛徒的幾率就微乎其微。 如今他挑選出來攻打陽關的兩個人,全是叛徒,那就說明角廝羅身邊的叛徒遠遠不止兩個人。 不然,角廝羅就算再怎么選,也不可能十分巧妙的選到兩個叛徒。 如果角廝羅身邊的叛徒超過了半數的話。 那角廝羅此次攻打大宋河西的戰事,就可以宣告結束了。 半數的叛徒一起反水,角廝羅會被直接坑死。 不僅角廝羅得死,青塘恐怕也會落入到大宋手里,又或者是被那些叛徒們瓜分。 狄青盯著伏在地上的蕭匹敵,笑著道:“他們可不是背叛,他們是棄暗投明。因為角廝羅跟我大宋作對,注定會被消滅。 而你遼國,下場也是一樣的。” 蕭匹敵聽到此話,面目猙獰的道:“你想得美,你宋國半數兵力被我牽制于此,我大遼皇帝陛下率領數十萬兵馬南攻,你大宋拿什么擋? 宋國終將會淪為我大遼的牧馬場。 你們這些人,終將要成為我大遼的階下囚。” 狄青嘆了一口氣,道:“據我所知,此次我大宋派遣去對付遼皇的,是我師傅曹瑋。你覺得有我師傅坐鎮邊陲,遼皇能南侵一步?” 蕭匹敵咬牙道:“曹瑋離死不遠了。” 狄青譏諷的笑道:“遼皇難道不是一樣嗎?” 蕭匹敵兇狠的瞪了狄青一眼,“成王敗寇,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狄青站在哪兒,沒有言語,似乎在側耳傾聽著什么。 蕭匹敵一開始沒在意,可是時間一長,他似乎想起了什么,臉色大變,“放過他們!他們可以投降!” “呼!” 狄青呼出了一口濁氣,淡然道:“晚了……” “嘭……” “噗噗噗……” “啊……” “……” 槍聲、弓弩聲,慘叫聲,一起響起。 一瞬間響徹了陽關內外。 蕭匹敵盯著狄青憤怒的咆哮道:“你就算留下他們當個奴隸也好!為什么要將他們全殺了!” 狄青淡淡的道:“我從黑汗王玉素甫手里抓捕的俘虜超過六十萬了,夠用了,再多我們可養不起。” 蕭匹敵憤怒的質問道:“你大宋那么富庶,怎么可能養不起?!” 狄青冷冷的盯著蕭匹敵道:“我大宋之所以富庶,是因為我大宋百姓勤懇,我大宋百姓勤勤懇懇種出來的糧食,憑什么去養一群強盜。” 蕭匹敵氣的咬碎了牙。 數萬遼兵,數萬他一手培養出來的遼兵,就因為他一時失察,被人屠戮。 心里的懊悔、自責、絕望,塞滿了蕭匹敵的胸膛。 有鮮血順著他的嘴角流出來,他是真的把牙咬碎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