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以大宋表現(xiàn)出來的強大,庇佑那些被角廝羅逼的無路可走的人,還不是輕而易舉。 這種墻角還不是一挖一個準(zhǔn)。 青塘人不像是宋人,沒有太多家國情懷。 他們在投靠大宋的時候,一點心理負擔(dān)也沒有。 從大宋立國至今,從青塘、西夏、遼國叛逃的小部族,多不勝數(shù)。 每年總有那么幾百帳的人逃出青塘、西夏、遼國,依附我大宋麾下,成為大宋的百姓。 所以那些被角廝羅逼的走投無路的人,投靠大宋不僅沒有心里負擔(dān),還有前車之鑒可循。 種世衡忍不住感嘆道:“官家和你當(dāng)真是算無遺策啊?!? 寇季搖頭笑道:“這你就說錯了。我和官家最初其實只是惦記上他們的錢財。我和官家最初想著,他們把錢財存到了我大宋,等角廝羅弄死了他們,我們就順手弄死他們的子嗣,吞了他們的錢。 只是沒想到,他們把錢存到了我大宋以后,有了退路,面對角廝羅的時候也光棍,居然果斷投了角廝羅。 角廝羅居然沒殺他們,還給了他們官做。 此事從頭到尾都是角廝羅在主導(dǎo),我和官家只是順?biāo)浦鄱眩伤悴簧纤銦o遺策。 你也別把我和官家想的那么心黑?!? 種世衡忍不住翻了個白眼。 還不心黑? 就算將青塘的那些各部族頭人逼上了反叛的路,是角廝羅的錯。 可想趁著人家死了,弄死人家子嗣,侵吞人家的資產(chǎn),跟角廝羅可沒有半點關(guān)系。 角廝羅那是明搶,你們屬于暗奪。 寇季見種世衡翻著白眼,默不作聲,就輕笑了一聲,提醒道:“腹誹官家,可是殺頭的大罪。” 種世衡嘴角抽搐了一下,有點想罵人。 寇季收斂了一下臉上的笑容,盯著城外的青塘軍營,道:“事到如今,青塘軍營中有叛徒,并且數(shù)量不少的事情,瞞不住角廝羅。 你覺得角廝羅隨后會怎么做?” 種世衡沉吟了一下,道:“角廝羅應(yīng)該會退兵!” 角廝羅身邊也不知道埋伏了多少叛徒。 在沒有查出叛徒之前,角廝羅若是敢戰(zhàn),那他就不配為青塘王。 寇季緩緩點頭,“我也覺得他會退兵,不過他想退兵,得問過我們才行。他既然敢出兵圖謀我大宋,就要付出相應(yīng)的代價?!? “將他們?nèi)苛粼诤游??? 種世衡疑問。 寇季點頭道:“我為了釣他們出來,可是跟遼兵和黑汗兵耗了月余。如今好不容易將他們釣出來了,又怎么可能讓他們退回去。” 種世衡沉吟了一下,道:“我這就下去布置,等他們退兵的時候,就率兵出去追擊?!? 寇季提醒道:“能打就打,不能打就咬著他們。角廝羅耗費了數(shù)年,秘密的鍛造了一支重甲騎,應(yīng)該就潛藏在他軍中。 他若是在你追擊的時候,派出重甲騎反咬一口,你也的吃虧。 所以你能戰(zhàn)就戰(zhàn),不能戰(zhàn)就等狄青率領(lǐng)陽關(guān)的兵馬過來,形成合圍?!? 種世衡點頭道:“明白……” 種世衡下了城頭,挑選了十萬精騎,又挑選了十萬黑汗人,準(zhǔn)備追擊青塘兵。 青塘軍營。 軍中有叛徒的消息經(jīng)過了一日發(fā)酵以后,徹底傳的沸沸揚揚的。 角廝羅在營地內(nèi)巡視了一圈,見營地內(nèi)人人自危,皆生出了退意,就知道火候到了。 當(dāng)即,他召集了軍中所有的將領(lǐng),宣布了退兵肅州的事情。 軍中的將領(lǐng)在得到了這個命令以后,雖然十分不甘心,但居然沒有一個人反對。 由此可見,將領(lǐng)們通過軍中將士們反應(yīng)也明白了。 叛徒不除,軍營里的將士們?nèi)诵幕袒痰?,根本沒辦法打仗。 隨后,將領(lǐng)們將角廝羅的命令傳達到了軍中。 軍中的將士們知道了此事以后,一個個臉上都流露出了輕松之色,好像是放下了什么心頭的大事一樣。 角廝羅在軍令傳達下去以后,當(dāng)即吩咐軍中的將士們打點行囊,準(zhǔn)備撤軍。 就在他們收拾了帳篷,打點了行囊,坐上馬背準(zhǔn)備離開的時候。 玉門關(guān)的城門緩緩打開。 十萬黑汗人殺了出來。 從玉門關(guān)內(nèi)沖出的十萬黑汗人,是寇季在玉門關(guān)外救下的十萬黑汗人。 他們在玉門關(guān)外跟寇季相處了一個多月,認可了寇季神使的身份,也愿意為寇季廝殺。 他們對寇季的命令言聽計從。 種世衡直到現(xiàn)在都不能理解。 因為種世衡從沒有見過任何一個勢力的俘虜,在被俘虜以后,會心甘情愿的幫助敵人去打仗。 寇季給種世衡解釋過。 說是信仰的力量。 可種世衡不信。 寇季也沒有再多解釋。 黑汗人作戰(zhàn),沒有多少章法。 所以十萬黑汗人沖出了玉門關(guān)以后,一窩蜂的沖向了青塘人。 期間沒有擺出什么矢鋒陣一樣的陣型。 他們明明是兵卒,可他們作戰(zhàn)的方式卻像是馬賊。 角廝羅在看到了十萬黑汗人沖出了玉門關(guān)以后,牙齒咬的咯嘣作響。 那獨特的膚色和發(fā)色告訴了角廝羅,那些從玉門關(guān)沖出來的人是什么人。 黑汗人。 曾經(jīng)宋國的敵人。 如今卻是宋國的先鋒。 面對著兵力比他們多了兩倍多的青塘兵,他們沒有絲毫猶豫的發(fā)動的沖鋒,就說明他們愿意為宋國赴死。 宋國的人已經(jīng)收服了他們的心。 “走!” 角廝羅踢了一腳馬的腹部,帶著他麾下的將士揚長而去。 黑汗人緊咬在他們身后,寸步不離。 種世衡率領(lǐng)的十萬鐵騎,在黑汗人追著青塘人追出去了三里地以后,才出了玉門關(guān)。 并不是種世衡消極待戰(zhàn),而是種世衡覺得,有合格的先鋒去幫他們咬住青塘人,他完全沒必要帶著大宋將士去逼迫青塘兵。 角廝羅要退,種世衡就給他足夠的時間退。 在后面有追兵的情況下,退兵是一件十分消耗心力和體力的事情。 在青塘兵心力和體力都消耗的差不多的時候,種世衡再帶人向青塘兵發(fā)起進攻,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當(dāng)然了,還有更重要的一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