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0873章 再征遼,起風波-《北頌》


    第(2/3)頁

    如今趙禎能將軍中的大權寇季,給種世衡等人,絕對算得上是一個超級大度的皇帝了。

    若是換成趙光義或者趙恒的話,估計他們兩個人身邊早以站滿了宦官和重臣,一個個都將刀子擱在他們背后了。

    所以,趙禎對他們的信任,已經超出了一個皇帝對臣子的信任了。

    所以趙禎要是隨后將他們換回去的話,寇季完全能理解。

    畢竟,趙禎就算再信任他們,也不可能將皇位主動往他們屁股底下送。

    寇季不知道趙禎該怎么選。

    但是趙禎卻知道自己該怎么選。

    在趙禎派人去給王凱和李昭亮二人送調令的時候,也寫了一封奏疏,送到了汴京城。

    奏疏一入京,立馬引起了熱議。

    朝堂上出現了詭異的一幕。

    往日里跟武臣們不對付的文臣,居然跳出來推舉朝堂上的那些武臣去邊陲征戰。

    其目的是什么,朝野上下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就是不能讓寇季、種世衡等人在建功立業了。

    要是讓寇季和種世衡等人再立下破天大功,那皇位就真的有改姓的危機了。

    值得一提的是,寇季猜測的很準確。

    朝臣們只是奏請讓趙禎派人替換寇季和種世衡,但是沒有人對寇季提出的趁機攻打關外的遼土有任何異議。

    姿事堂內。

    呂夷簡沉聲道:“臣推舉老將呼延必求為征遼先鋒……”

    張知白拱手道:“臣推舉老將王德用為征遼中軍大將……”

    剛剛押送著大批金銀還朝的王曾,也拱手道:“臣推舉老將高繼勛為征遼先鋒……”

    呂夷簡三個人推舉的人很有意思。

    三人推舉的三個人幾乎都是老將。

    呼延必求是大宋名將呼延贊的兒子,真宗皇帝在位的時候,也算是為大宋打了不少仗,只是沒有曹瑋和李繼隆那么大名聲而已。

    真宗晚年,呼延必求重病纏身,幾乎處在了半隱退狀態。

    趙禎登基以后,呼延必求幾乎一直處在隱退狀態,所以名聲不怎么顯。

    王德用幾乎不用多說,那是絕對忠誠的保皇黨,因為年邁的關系,兵制革新以后不久被調到了御林衛,擔任御林衛大將軍,負責趙禎的安危。

    趙禎此前出宮的時候并沒有帶他,所以他率領著剩余的御林衛,幫著趙禎守著皇宮。

    高繼勛,那是老將中的老將,其父是大宋開國大將王審琦的部下,名喚高瓊。

    大宋太宗皇帝趙光義的潛邸之臣,功勛卓著。

    死后被追封為衛王,謚號烈武。

    所以很多人有稱他為烈武王。

    高繼勛也算是將門虎子,為大宋建立了不少功勞,爵封渤海郡開國公,如今已經是七十多歲的高齡,疾病纏身。

    真宗晚年,高繼勛就處在半隱退狀態。

    趙禎繼位以后,他也一直處在隱退狀態,這些年,只在趙禎登基的時候露過一面,其余時間幾乎待著不出來。

    并且極力約束著家中的子弟,不讓他們出來惹禍。

    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們家中子弟,才免過了此前趙禎處理武勛的禍事。

    值得一提的是,大宋有兩個高家。

    一個是高懷德所立的高家,一個是高瓊所立的高家。

    很多時候很多人總是將這兩家混為一談。

    總是覺得人家是一家。

    比如,史書上記載的大名鼎鼎的女中堯舜高太后高滔滔,就是出自于高瓊所立的高家,而非高懷德所立的高家。

    高滔滔的祖父,正是王曾推舉的高繼勛。

    呂夷簡三人推舉了三個老將接替寇季、種世衡、高處恭三人,并不是覺得這三個老將能打。

    而是覺得這三個老將的身份地位夠格,勉強能替換寇季、種世衡、高處恭。

    趙禎在聽完了呂夷簡三人的推舉以后,一臉不悅的道:“為了將朕的四哥和種世衡換回來,你們也是能掰扯。

    高繼勛,七十多歲的高齡,走路都需要人攙扶。

    你們也敢推舉?

    你們是覺得我大宋連戰連捷看著不痛快,所以想讓我大宋敗幾場。

    還是覺得我大宋兵鋒無人可擋,需要培養一個對手?”

    呂夷簡三人對視了一眼。

    呂夷簡開口道:“高繼勛隨老,但尚能一戰。”

    王曾贊同的道:“曹瑋行將就木之軀,尚且能幫我大宋拿回燕云十六州。高繼勛的身子骨比他稍微好一些,也能為我大宋出力。”

    趙禎面色一冷,“朕的手底下是沒人了,還是我大宋沒有良將,需要派遣三個加起來快超過兩百歲的人上陣?”

    呂夷簡三個人聽到此話,臉色有些難看。

    派遣三個老將上陣,確實不妥。

    但是其他人,可沒有他們這種資歷,沒資格替換寇季三人。

    呂夷簡硬著頭皮道:“他們三人皆有馬革裹尸的志向,還望官家給他們一個機會。”

    “馬革裹尸?!”

    趙禎拍桌而起,“好一個馬革裹尸!馬革裹尸聽著好聽,可朕看在眼里卻心痛。他們為我大宋征戰了一輩子,朕不能讓他們安詳晚年,還要讓他們馬革裹尸,那朕如何為人君父?

    朕就是怕曹瑋馬革裹尸,死在兩軍陣前,所以朕在燕云十六州收復以后,就拋下了幾十萬大軍,親自帶著曹瑋回來。

    如今你們卻要送三個老臣去馬革裹尸,你們當朕沒脾氣嗎?!”

    呂夷簡三人趕忙道:“臣等不敢……”

    趙禎惱怒道:“不敢你們還推舉?!”

    呂夷簡咬了咬牙,道:“臣等也是為了大宋江山考慮。寇季、種世衡,皆爵列一等。他們在河西打了一場大勝仗,朝廷還沒有封賞。

    他們在燕云十六州打了幾場大勝仗,朝廷也沒有封賞。

    等他們拿下了遼國全境,朝廷就不得不賞。

    到時候,非異姓王難以彰顯他們的功勞。

    曹瑋行將就木,封異姓王還好。

    可他們身強力壯的,封了異姓王,對我大宋就是禍患。

    一旦他們當中有人生出了異心,對朝廷,對百姓,都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趙禎陰沉著臉道:“他們對朕忠心耿耿。”

    呂夷簡沉聲道:“臣也知道他們對官家忠心耿耿。可太祖皇帝當年對后周柴榮也忠心耿耿,但手下的人卻起了二心,將黃袍硬披到了太祖身上。

    如此才有了我大宋江山。

    臣能保證他們對官家忠心耿耿,卻保證不了他們屬下的人對官家也是忠心耿耿。

    所以臣懇請官家三思。”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