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寇季擺了擺手,示意狄青可以下去了,狄青卻沒有動,而是對寇季笑道:“兄長,我在來的路上,碰見了一個人,他是來找你的,所以我就將他帶過來了?!? 寇季一臉狐疑。 狄青看向了身后不遠處將士們聚集的地方。 寇季也順勢望了過去。 然后就看到了一個蒼老的身影,緩緩的策馬脫離了將士們。 寇季看到那身影,略微一愣,“陳琳?!” 陳琳策馬到了寇季面前,道:“正是咱家!” 寇季狐疑的道:“你跑來此處做什么?” 陳琳沒有言語,而是下了馬背,整理了一下衣冠。 寇季見此,挑了挑眉毛。 狄青果斷的彎下了腰。 陳琳在整理完了衣冠以后,從袖口取出了一卷圣旨。 寇季見到了圣旨,拱手彎腰。 其他的將士們齊齊彎腰施禮。 坐在馬背上的將士們,雖然沒有下馬,但一個個也拱著手彎下了腰。 陳琳展開圣旨,緩緩的將圣旨宣讀了一遍。 拋去了那些華麗的詞語外,圣旨內傳達的消息,就一個意思。 許寇季開府建衙,儀同三司。 在大宋,開府儀同三司,很多時候都是一個虛名,并沒有多少人真的去開府建衙。 即便是開了府,建了衙,也得依照大宋的律法做事。 開了等于沒開,建了等于沒建。 原因無他,因為大宋開府建衙的起點太高。 大宋開府第一府,叫做霸府。 霸府府主叫做趙匡胤。 正是大宋太祖皇帝。 霸府內的官員,幾乎全是大宋的開國功臣。 大宋建衙第一衙,叫做南衙。 南衙第一人叫做趙光義。 大宋太宗皇帝。 南衙出來的官員,最后幾乎都成了朝堂上的重臣。 有這一府一衙在前。 其他人開府建衙,自然沒辦法超越。 更重要的是,那兩位都當了皇帝。 其他人開府建衙就得小心翼翼。 其他人開府建衙以后,只會招募一些輔助自己操持政務的佐官。 其他的權力,他們都不想享有,也不愿意享有。 生怕被人惦記,生怕被人誣陷。 寇季倒是沒想那么多,他從陳琳手里拿過了旨意以后,躬身謝恩。 謝恩過后。 寇季吩咐狄青先帶著將士們下去休息,然后他自己一邊帶著陳琳往山上走,一邊問道:“你怎么來了?還有官家許我開府建衙是什么意思?” 陳琳坦言道:“官家之所以派咱家過來,就是讓咱家看看你有沒有受傷。你此前在西夏征戰,差點被人刺殺得逞,官家嚇的心驚肉跳的。 所以你每次出征在外,官家都會擔心你的安危?!? 寇季感嘆道:“官家還真是厚愛……” 陳琳撇了撇嘴,“別在咱家面前說那些場面話,咱家不想聽。” 寇季翻了個白眼。 陳琳繼續道:“官家之所以許你開府建衙,也是為了安撫人心。近些日子,汴京城里風氣不對,許多人都覺得你們功勞太大,怕你們功高蓋主,所以一直在奏請官家換了你們,甚至有人還奏請讓官家用一些制衡你們的手段。 官家怕前方的將士們知道了這個消息以后,人心浮動。 所以許給了你一個開府建衙的權柄,讓將士們知道,官家對前往所有人,都十分信任?!? 寇季哭笑不得的道:“所以我這個開府建衙的權柄,只是為了安前方將士的人心?” 寇季沒想到,趙禎居然會將他當成一個工具人。 有點傷人了。 陳琳感慨道:“官家兩次出京,兩次參與戰事,雖然沒有出聲干涉戰事,但通過戰事,了解了不少東西。 官家深知前方將士的士氣和人心的重要性。 官家怕后方的一些風言風語,影響到了前方的將士,所以才出手安撫人心。” 寇季由衷的感慨了一句,“官家越來越像是個帝王了……” 陳琳下意識的說了一句,“誰說不是呢……” 剛剛說完這話,陳琳就意識到了不對,他瞪起眼珠子,瞪了寇季一眼,喝道:“你我怎能非議官家?!” 寇季瞥了陳琳一眼,不咸不淡的道:“我也沒非議???” 陳琳哼了一聲,沒有再搭理寇季。 寇季也沒有跟他說話。 寇季帶著陳琳到了山頂的帳篷內,吩咐人給陳琳準備了一些吃食。 在陳琳吃飽了喝足了以后,寇季開口道:“你來的正好,我有一些事情想問你。” 陳琳捧著水碗抿了一口,道:“你問!” 寇季疑問道:“封王的事情官家到底是怎么想的?” 陳琳一愣,放下了水碗,淡淡的道:“咱家一個奴婢,怎么知道官家是怎么想的……” 寇季沉聲道:“官家真要封王?!” 陳琳沒有隱瞞,點頭道:“這是自然。” 寇季問道:“官家不怕活著的異姓王對我大宋的影響?” 陳琳瞥了寇季一眼,坦言道:“自然不怕。” 寇季一愣,點了點頭道:“如此說來,官家應該是已經有了一套完整的應對的辦法。” 陳琳捧著水碗又抿了一口,沒有言語。 寇季能猜出趙禎有完整的應對異姓王存在辦法,陳琳并不意外。 畢竟,寇季也算是看著趙禎長大的。 兩個人又經常在背地里謀劃著害人,算是了結的頗深。 寇季能猜倒趙禎的一些心思,很平常。 感謝‘你已被皇城錄取’三千書幣打賞!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