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0911章 給大宋一個百花齊放的機會-《北頌》


    第(1/3)頁

    “王公?”

    寇季有些意外,寇季原以為來的會是呂夷簡,亦或者陳堯佐等人。

    沒想到居然是王曾。

    王曾在遼陽府的時候,跟寇季表過態,算是加入到了趙禎和寇季建立的革新聯盟。

    也算是自己人。

    他們五個新封的王爵聚集在一起,按理說王曾不應該擔心的才對。

    “請王公到后院里一敘。”

    寇季吩咐了一聲。

    向嫣立馬吩咐管家去將王曾迎到了后院。

    向嫣自己則帶著丫鬟下去泡茶。

    王曾到了以后,寇季和劉亨二人起身施禮。

    王曾回了一禮,三人落座。

    坐定以后,王曾一臉埋怨的對寇季道:“你可真會給我找麻煩……”

    寇季翻了個白眼,“麻煩可不是我給你找的,是他們自己送上門的。”

    王曾沒好氣的道:“你明知道他們身份十分敏感,還敢讓他們入府。”

    寇季攤開手,“他們來的時候,我不在府上。他們可都是王爵,我府上其他人可不敢攔。”

    王曾嘆了一口氣,“你不知道,種世衡幾個人剛到你府上,就有人入宮去找官家稟報此事。

    官家倒是不在意,但是呂夷簡卻十分在意,所以讓我過來看看。

    看看你們幾個王爺湊在府上,到底在做什么。”

    寇季沒有隱瞞,坦言道:“還能做什么?他們舍不得府上的那點田產、房產、鋪面,所以來找我出個主意。”

    王曾眉頭一皺,“那些東西,朝廷可是要收回,歸于國庫的。戶部的人時時刻刻盯著。他們怎么敢惦記?”

    寇季淡然笑道:“人心的貪婪永無止境。漢光武帝劉秀曾言:人心苦于不知足,才平定隴右,又想著蜀地。

    得隴望蜀,是每一個人都難以避免的。”

    王曾挑眉,盯著寇季道:“你是怎么給他們出主意的?”

    寇季笑著道:“我當然是勸誡他們放棄這個愚蠢的想法。”

    王曾瞥了一眼劉亨,目光又落在了寇季身上,沉聲道:“可他們如今都走了,你們是談崩了嗎?”

    寇季直言道:“崩倒是沒崩,他們之所以急著離開,是因為他們還有其他的事情要做。”

    王曾對寇季的話將信將疑。

    他緩緩起身,對寇季拱了拱手,“無論如何,我得去盯著點,避免他們干出什么蠢事。”

    眼見王曾要走。

    寇季趕忙開口。

    “王公,近些日子我不宜入宮,煩勞你回宮以后,告訴官家一聲,就說我祖父已經決定,要遷去韓地?”

    王曾聽到這話,一臉難以置信,他驚叫道:“你瘋了,還是你祖父瘋了?就他那個身子骨,一路舟車勞頓他受得了嗎?

    再說了,官家封你為王,是讓你寇氏族人遷去韓地,而不是讓寇公。”

    寇季感慨道:“此事是我祖父自己定下的。”

    王曾大搖其頭,“官家除非是瘋了,不然不可能讓一個活著的圣賢離開汴京城,離開大宋。”

    圣賢,是受萬人敬仰的存在。

    圣賢,也是一個標桿。

    只要圣賢人在汴京城,那汴京城就是天下文人的圣地。

    天下文人,無論是追隨圣賢,又或者效仿圣賢,都會聚集到汴京城。

    趙禎可以在中間任意取用。

    同時也可以在給祖宗的祭文中,吹一吹自己的文治功勛。

    著史的人,看在他坐朝的時候出現了圣賢的份上,也會對他手下留情,甚至褒獎幾句。

    圣賢重要性如此大,趙禎怎么可能讓圣賢離京。

    寇季看著王曾認真的道:“王公,我祖父是什么性子,你一清二楚。如今他心意已決,誰也攔不住。

    官家要是執意留他,他要犯了脾氣,那到時候恐怕就會鬧出許多讓官家難堪的事情。

    所以還請你勸阻官家一二,讓官家放我祖父離京。”

    王曾盯著寇季沉聲道:“那可是圣賢,在百姓們心里,在讀書人心里,地位僅次于官家。

    你們這些王爺,宮里那些皇子皇女,也遠遠沒有他重要。”

    寇季失笑道:“圣賢也是人,不是廟宇里的泥塑雕像。想走的時候誰也留不住,想留的時候誰也趕不走。”

    王曾陰沉著臉,陷入到了沉默中。

    許久以后,瞪著眼看著寇季,“寇公離京,是不是跟你有關?”

    寇季聽到王曾這話,一臉哭笑不得。

    王曾的話不重,但是里面蘊含的意思卻很重。

    他在質問寇季,是不是寇季求著、逼著寇準離京的。

    寇季感嘆道:“就我祖父那性子,他要是不愿意離開,誰能逼他?”

    王曾遲疑了一下,嘆了一口氣道:“也對,你祖父要是犯了脾氣,誰的面子也不給。當年拽著太宗的袖子,硬拉著太宗聽他諫言,險些弄的太宗下不了臺,他也渾然無懼。

    他要是不愿意離開汴京城,你非逼他的話,他肯定會大嘴巴子抽你。”

    說到此處,王曾頓了一下,心里十分不痛快的疑問道:“他為何要離開汴京城?他難道不知道,離開了汴京城,我們這些老友,他很有可能就再也見不到了嗎?”

    寇季坦言道:“其中有一部分是因為我,還有一部分是因為天賜,還有一部分是因為寇氏。”

    王曾沉聲道:“聽說今日寇公封了寇府老宅,難道跟此事有關?”

    寇季搖頭笑道:“有一點,但不全是。祖父是覺得,汴京城里的文脈,已經徹底的成型了。

    汴京城里有他無他,影響都不大。

    所以汴京城他可留,也可以不留。

    寇氏世代名門,傳承的時間長了,多少有點問題。

    你也知道,我不會離京。

    所以到時候韓地就要交給天賜。

    天賜年幼,未必能治理好韓地,也很難壓得住那些寇氏的族老,以及我爹和我那些不成器的弟弟。

    所以我祖父得去一趟韓地。

    幫著天賜在韓地站穩腳。

    順便幫韓地立起文脈。

    只要在韓地立了華夏文脈,那韓地以后無論如何變遷,都將會成為我華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王曾聽完寇季一席話,神色十分復雜。

    寇準去韓地,私心大于公心。

    但寇準早以離開了中樞,為自己的氏族考慮,那也是應有之理。

    當然了,這只是從眼前看。

    從長遠的看,寇準公心大于私心。

    因為寇準一旦在韓地立起了文脈,讓華夏文化取代韓地所有的文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