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0924章 借東風,扶搖而上(今晚一更,后天補……)-《北頌》


    第(1/3)頁

    江寧府興起的波瀾隨著呂公著的涉入,瞬間變的風平浪靜。

    就在江寧府的豪門大戶以為諸事已畢的時候。

    呂公著突然提出了撲賣往后三年江寧府商稅收稅權。

    此事傳揚出去以后,江寧府再次興起了波瀾。

    江寧府的豪門大戶,紛紛派人趕到了江寧府,參加撲賣。

    只是,此次的撲賣,跟以往的大有不同。

    參加撲賣的不只有江寧府的豪門大戶。

    還有一些過江龍。

    為首的便是呂家。

    呂家祖籍是淮南壽州的,家里有兩大生意,其一是糧食,其二是干貨。

    所以在稅收權撲賣開場以后,呂家的管事,就一路將糧食、干貨,兩種的生意抬到了一個極高的價格。

    往年,江寧府一府的糧食稅收權,撲賣出去的價格在十萬貫左右。

    今歲,呂公著主持的撲賣會上,糧食稅收權一下子攀升到了三十萬貫左右,遠超往年三倍。

    花三十萬貫錢,拿下了江寧府一府之地的糧食稅收權,可以說是無利可圖。

    因為江寧府一府之地,每年糧食的交易額有限,能收取到的稅負,最多的時候也只有二十三萬貫左右。

    呂家將糧食稅收權的價格提到了三十萬貫,不僅沒得賺,還得倒貼進去數萬貫。

    但是,即便是呂家已經將糧食稅收權提高到了一個無利可圖,還要倒貼錢的地步,江寧府的豪門大戶們也沒敢放棄糧食的稅收權。

    為何?

    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將稅收權掌握在自己手里。

    他們互相之間也制定了一些不成文的規定。

    大家各掌一項商稅的稅收,互不為難,共同發財。

    可是猛然出現了過江龍,花高價錢從他們手里搶走了糧食稅收權,會瞬間摧毀他們好不容易建立起的規矩。

    更重要的是,稅收的權力掌握在別人手里。

    他們就沒辦法借著稅收的權力去謀取更多的私利。

    還要處處受制于人。

    也正是因為如此,即便是呂家的人將糧食稅收權的價格抬到了一個極高的位置,他們也不愿意放棄。

    陪是會陪一點。

    可總比受制于人,任人拿捏的強。

    于是乎,江寧府的豪門大戶私底下商量了一下,就將價格抬到了三十五萬貫。

    呂家的人幾乎沒有任何猶豫,果斷就將糧食稅收權抬到了四十萬貫。

    江寧府的豪門大戶看到這個價格,只能遺憾的放棄了糧食稅收權。

    因為價錢抬到了四十萬貫,不僅沒得賺,還得倒貼進去十數萬貫錢。

    對他們其中某些人而言,已經頂得上一年的收入了。

    他們不可能將所有的收入全部砸進去。

    江寧府的豪門大戶放棄了糧食稅收權,準備去謀取其他的稅收權的時候,卻發現,其他的稅收權也被人抬到了一個極高的價格。

    幾乎都超過了稅收的盈利。

    只要有人出價,立馬就有人抬價。

    似布匹、地方榷酒,幾乎都超出了盈利的十多萬貫。

    遠遠不是他們能承受的。

    他們幾乎全部都放棄了爭奪稅收的權力。

    他們也意識到了呂公著此舉,是針對他們。

    所以他們準備故技重施,對付呂公著。

    他們選擇了再次罷市。

    只不過,在他們罷市的當日,糧食稅收權被撲賣了出去。

    也是在當日,撲賣到了糧食稅收權的呂家,通過漕運,運送到了江寧府一大批的陳糧,以低于市場價一倍的價格售賣。

    呂公著擺出的姿態很簡單。

    你們不聽話,你們不配合,你們不愿意做生意。

    那我呂家代替了你們,把江寧府的糧食生意給包攬了。

    呂公著一口氣派遣出了族中的上千人,將糧食販賣到了江寧府的每一個角落。

    呂家掌著糧食稅收權,所以他們家的糧食想怎么賣怎么賣。

    其他人想效仿呂家低價售賣,那就得依照呂家的規矩,交出高額的稅收。

    為了應對呂公著如此手段。

    江寧府的豪門大戶私底下商量了一番,派出人暗中收購呂家的糧食。

    反正呂家的糧食低于市場價一倍,只要他們賣空了呂家的糧食,那糧食在市場上是什么價,就是他們說了算。

    呂家定下的高額的稅收,他們完全可以將其加在糧價上,讓貧寒百姓去承擔。

    于是乎他們拿出了大量錢財購買呂家的糧食。

    呂家的糧食幾乎一下船,就會被人搬空。

    江寧府的豪門大戶,一邊收購著呂家的低價糧食,一邊坐等著呂家糧食買完,他們好重新掌控糧價。

    可他們小遜了呂家,也小遜了呂家家主呂夷簡的能量。

    呂夷簡身邊可是一大群背后擁有著豪門大戶的官員。

    他們一起動手。

    弄出的糧食,可遠遠不是江寧府能消化的。

    此外,交趾出售給大宋的稻米,也被源源不斷的運送到了江寧府。

    交趾的稻米,那可是一年三熟。

    如今交趾地廣人稀,當地百姓們自留的稻米根本沒多少,而種植稻米的又是從大宋遷移過去的一部分勤懇的百姓。

    糧食幾乎是源源不斷的在涌入大宋。

    所以呂公著暫時借用一部分,只要戶部的人不挑刺,幾乎不會有任何問題。

    戶部上下有一大半人跟呂夷簡是一條心的,他們怎么可能在z合格關鍵的時候,給呂公著使絆子?

    所以,呂公著調集了數額龐大的糧食,將江寧府的糧價徹底沖垮,將江寧府豪門大戶手里的錢財,斂去了大半。

    江寧府豪門大戶不肯認輸,還想著再多召集一些人,組成一場饕餮盛宴,借此大肆屯糧的時候。

    呂公著再次拋出了榷酒。

    榷酒被拋出以后,獲得榷酒的人,立馬聯系了官府挨家挨戶的上門去,封了其他的酒鋪。

    榷酒,便是準許釀酒的資質。

    由于古代糧食一直處在短缺的狀態,所以古代的各個王朝,都用榷酒把控著民間釀酒的數量。

    凡是用糧食釀酒的作坊,必須獲得朝廷的榷酒,才有資格釀酒。

    不然,就只能釀造一些諸如桃花酒、杏花酒、梅子酒一類的酒水。
    第(1/3)頁